第三節 言語語言功能的評定
一、概述
言語(speech)是人們掌握和使用語言的活動。語言(language)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會以視覺、聲音或者觸覺等方式在人群之中傳遞。
(一)言語語言產生的基礎
言語的形成主要是由肺部噴出氣體,經器官進入聲道,通過呼吸、發聲、共振、構音及韻律產生聲音,實現交流的運動活動和實際過程。而語言的形成為外界刺激通過視聽感觸傳入中樞,中樞進行整合處理分析后,對傳入信息通過發音器官或肢體肌肉或表情肌的運動而構成語言,以文字、手勢和表情等方式來表達出來。因此,以上言語語言形成的任何一個環節受損,均可發生言語語言功能障礙。
(二)常見的言語語言功能障礙
言語功能障礙是指在發音、言語連接、流暢性、速度及詞義表達等方面存在障礙。而語言功能障礙主要指語言的理解、表達、交流過程中出現障礙。
1.失語癥
失語癥是指意識清晰下,優勢半球語言中樞病變致語言表達或理解障礙。主要表現為口語表達障礙、聽理解障礙、閱讀障礙、書寫障礙等。臨床上常見于腦卒中、顱腦損傷等疾病。
2.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是指由于神經病變,言語相關的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等所致的言語障礙。強調呼吸、共鳴、發音和韻律方面的變化,中樞病變或構音器官功能障礙都可引起構音障礙。
3.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各兒童言語語言能力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常見于腦癱、發育遲緩、自閉癥等患者。
二、言語語言功能障礙的評定
(一)言語功能障礙的篩選
1.言語語言障礙的評定程序
在進行言語語言障礙的評定時,通過詢問病史、臨床觀察及言語語言行為的評定等,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言語語言功能障礙(篩查)、了解障礙的性質、類型和程度等,進而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評定。
2.常用言語語言障礙篩選方法
常將容易出錯的音節、字、詞、短語等作為檢查項,編成“篩查測試表”。
(1)Halstead-wepman失語癥篩選測驗:
是一種判斷有無失語障礙的快速篩查方法,可用于各種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態者。該測驗除對言語理解、接收、表達等各環節進行評價外,還包括對失認癥、口吃和言語錯亂等的檢查。
(2)標記測驗:
主要檢查言語理解能力,可敏感地反映出失語障礙表現輕微或完全沒有的患者的言語功能損害。
(3)其他:
Franchay失語癥篩選測驗、語言發展遲緩篩選量表等。
(二)失語癥
失語癥(aphasia)是指由于腦的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言語和語言相關認知過程的損害,主要表現為語言表達和理解障礙。
1.失語癥的主要癥狀
失語癥臨床上主要有口語表達障礙、聽覺理解障礙、閱讀障礙、書寫障礙等。失語癥的主要癥狀見表3-10。
表3-10 失語癥的主要癥狀及其特點

2.失語癥的分類
根據患者的表達、理解、復述及書寫等方面的特點,可將失語癥分為以下幾類(表3-11)。
表3-11 失語癥的分類

3.失語癥的評定方法
包括失語癥的診斷測驗、實用交流能力評定、失語癥嚴重程度評定等。
(1)失語癥診斷測驗
1)波士頓失語檢查(BDAE):
由27個分測驗組成,分為5大項目:①會話和自發性言語;②聽理解;③口語表達;④書寫語言理解;⑤書寫。該測驗不適合病情嚴重的患者。
2)西方失語成套測驗(WAB):
包括言語、理解、復述及命名四方面,可對失語癥進行鑒別診斷,進行嚴重度分級,見表3-12。
3)漢語失語癥診斷測驗(ABC):
參考WAB編制,大多測試語句較簡單;閱讀及書寫檢查較少使用。
4)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法(CRRCAE):
是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以日本的標準失語癥檢查(SLTA)為基礎編制的。此檢查第一部分了解語言功能的一般情況,第二部分包括聽理解、復述、說、出聲讀、閱讀理解、抄寫、描寫、聽寫和計算9個項目。該法只適合成人失語癥患者。
表3-12 主要類型失語癥的WAB評分

(2)實用交流能力評定
1)日常生活交往活動檢查(CADL):
評價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動中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傳遞信息的能力。
2)美國言語與聽力學會交流能力的功能性評價(ASHA-FACS):
從社會交往、基本生活需求、讀寫和數字概念、日常生活計劃等四方面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交流能力。
3)其他:
功能性交流圖(FCP)、Porch交流能力指數(PICA)等。
(3)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
可使用BDAE或WAB進行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評定,如BDAE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表3-13)。
表3-13 BDAE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

(三)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dysarthria)是指神經系統損傷導致與言語相關的肌肉麻痹、張力異常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以言語聽覺特征改變為主的言語障礙,主要表現發聲異常、構音異常、音調和音量異常和吐字不清,嚴重者喪失發聲能力或完全不能說話。
1.常見構音障礙及其特點
(1)根據病因:
構音障礙可分為運動性構音障礙、器質性構音障礙、功能性構音障礙。運動性構音障礙是由神經肌肉病變導致言語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所致。臨床上最為常見,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發音不準、欠流利、音量、音調、節律等異常。多為神經肌肉病變所致。器質性構音障礙是在言語中樞正常,而構音器官形態結構異常情況下所致,如腭裂等。而部分學齡前兒童,不存在上述神經肌肉功能異常、構音器官形態結構異常及聽力障礙,但發音不清晰,稱為功能性構音障礙。
(2)運動性構音障礙:
根據神經解剖及言語聲學特點又分為痙攣性、遲緩性、失調性、運動過多性、運動過弱性、混合性等六種構音障礙(表3-14)。
表3-14 構音障礙的分類及其特點

2.常見構音障礙的評定方法
主要評定內容包括呼吸功能評估、共鳴功能評估、發聲器官功能評估、構音器官功能評估及社會心理評估等方面。使用較普遍的有以下兩種:
(1)Frenchay構音障礙評定法(表3-15):
Frenchay構音障礙評定法分為八個部分,包括反射、呼吸、舌、唇、頜、軟腭、喉、言語。每一細項按損傷嚴重程度分為a~e級,a級為正常,e級為嚴重損傷。
表3-15 Frenchay構音障礙評定法

續表

注:評定指標:a項數/總項數。評定級別:正常為28~27/28;輕度障礙為268~18/28;中度障礙為178~14/28;重度障礙為138~-7/28;極重度障礙為68~0/28。
(2)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評定法:
評定方法包括兩大項目,即構音器官檢查和構音檢查。后者包括會話檢查、音節復述檢查、文章檢查、構音類似運動檢查及結果分析。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構音障礙及構音障礙的類型和程度,可推斷原發病及其損傷程度。
(3)其他方法:
言語評估設備及系統、智能語音識別技術、鋇餐、熒光攝像、肌電圖、頻譜分析、氣體動力學檢查等。
(四)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發育遲緩、聽覺障礙、構音器官異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1.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及表現
從出生前到語言功能建立期間,各種原因導致的言語信號的接收、傳導、中樞處理及語言的表達的結構異常或功能障礙均可引起語言發育遲緩。詳見表3-16。
表3-16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及表現

2.語言發育遲緩的評定方法
常見評定方法包括皮博迪圖片詞匯檢測法、韋氏學齡前及入學兒童智力量表(WPPSI)、CRCC版語言發育遲緩檢查法(S-S法)等。其中CRCC版S-S法(表3-17)我國最為常用,它包括促進學習有關的基礎過程、符號與知識內容的關系、交流態度三個方面。它將正常兒童語言發育分為若干階段,每個階段對應兒童的實際年齡水平。通過該法可檢查出語言發育遲緩的水平與實際年齡的差,以及語言發育遲緩的狀況,并可協助制訂訓練程序及選擇訓練方法。
表3-17 CRCC版語言發育遲緩檢查法(S-S法)評價總結

續表

(高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