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抗腫瘤生物免疫藥理研究歷史與進展

第一章 免疫藥理學研究進展

第一節 概述

免疫藥理學是免疫學和藥理學相結合而成的一門交叉學科,研究并闡明免疫藥物對宿主免疫系統的影響及其對免疫相關性疾病的治療機制。免疫藥理學研究起步較晚,第一本免疫藥理學專著immunopharmacology出版于1975年。事實上,若追根溯源的話,自從人痘疫苗和牛痘疫苗用于天花的治療起,即開始了免疫藥理學的研究,也可以說,免疫學起源于免疫制劑藥理學作用的發現,只是當時免疫學尚處于經驗時期和萌芽階段,免疫藥理學還無法被人們所認識,我們不妨將其稱為“經驗免疫藥理學”。隨著更多的免疫制劑用于疾病治療,如炭疽桿菌和狂犬病減毒活疫苗、白喉抗毒素等“經驗免疫藥理學”推動了早期經典免疫學的發展。

1942年,Freund發現卡介苗對結核病具有免疫治療作用,在實驗室中研究了卡介苗對免疫功能的影響,這是最早的免疫藥理學研究。目前,隨著免疫學基礎理論的不斷完善,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疾病發病機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各學科之間充分的交叉滲透,免疫藥理學也進入了新的發展軌道,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新的理論和技術在化學類和生物類免疫活性藥物的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藥物確切的作用機制從分子水平得以闡明,新發現的關鍵免疫分子和細胞成為潛在的藥物靶點。利用高通量篩選(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術、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SBDD)和構效關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SAR)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學類藥物,用于干擾特定免疫分子的功能;利用多肽合成技術、細胞因子和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的規模化生產技術,以及免疫細胞的基因修飾技術,使得免疫分子和免疫細胞等生物類藥物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利用基因沉默與轉染技術研究特定分子的生物學功能,可為新的藥物作用靶點的發現提供參考。

免疫藥理學作為免疫學和藥學的交叉學科,其研究范圍涵蓋了基礎免疫學和藥學的眾多領域,成為基礎免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方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免疫相關藥物的開發指明了方向。近年來,隨著分子免疫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免疫細胞信號轉導阻斷劑、共刺激/抑制分子拮抗劑、黏附分子和細胞因子阻斷劑的研發已經成為現代免疫藥理學研究的熱點領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新龙县| 平泉县| 甘德县| 汝南县| 蕲春县| 乌兰察布市| 永定县| 红桥区| 禹州市| 长白| 赤城县| 大石桥市| 泸溪县| 张家界市| 辉县市| 乐清市| 榆林市| 思南县| 云霄县| 衢州市| 读书| 文成县| 诸暨市| 徐闻县| 海淀区| 邹城市| 黑山县| 凤阳县| 荣成市| 通辽市| 乌恰县| 托克逊县| 吴忠市| 中江县| 任丘市| 合江县| 阳曲县| 南安市| 轮台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