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伯未醫書重刊專輯:金匱要略簡釋
- 秦伯未
- 510字
- 2020-02-19 18:34:51
秦伯未醫書重刊專輯
秦伯未 (1901—1970),名之濟,字伯未,號又辛、謙齋。著名中醫學家。上海市人,宋代詞人秦觀第二十七世孫,祖父、父親皆為知名儒醫。幼承庭訓,經史子集、諸家醫籍無所不涉。18歲考入丁甘仁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師從丁甘仁、曹穎甫、謝利恒等名家。1923年以該校第二期第一名畢業,留校任教,同時在上海同仁輔元堂應診。1927年與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軒等共同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后任名譽校長。1954年調京任中央衛生部中醫顧問。歷任中央衛生部中醫顧問、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院務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畢生致力于中醫教育與臨床實踐,促進了中醫教育事業的起步和發展,為振興和發展中醫藥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在中醫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方面均有很深造詣,尤其在 《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研究方面著述頗豐。他特別重視對中醫人才的培養,為達實效,從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臨床實習、函授教育和普及中醫知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奠基工作,尤其是為中醫教育的正規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擅長內科雜病,臨床上強調抓主癥以明病機,再立法遣方用藥,理法方藥貫通。辨證精細,治法多變,處方穩重,用藥輕巧,療效卓著,在國內外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