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神經內科醫療質量報告
- 國家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 1174字
- 2020-02-19 18:28:37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國家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組織建設情況
神經內科領域的首個國家級質控中心為“(原)衛生部國家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由(原)衛生部授權成立于2011年,依托單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并于2013年正式升級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簡稱“國家質控中心")。
該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在(原)衛生部衛辦醫政函(2011)253號通知的精神指示下,由(原)衛生部醫政司領導,成立(原)衛生部腦卒中臨床規范診療和醫療質量控制專家組(圖1-1-1),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在全國大陸地區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別設立省級神經內科質控中心和相應的專家組,指導開展全國及各省市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工作,并且部分省質控中心積極推進建立了本省的市級和縣級質控中心。各省設立醫療質量控制監測網絡醫院,截至2016年10月全國質控網絡醫院數量已達1775家(圖1-1-2)。為了有序、高效地開展質控工作,國家質控中心設立秘書處,對中心的各項工作進行規劃、統籌、協調和實施。秘書處下設中心辦公室,具體執行中心的各項工作,根據全國質控定點醫院數量多和范圍廣的特點,設立區域協調組進行分區域管理,為了將中心的各項工作和任務責任落實到位,中心設立項目執行組,采用項目制組織、管理中心內的各種質量監測和改進的工作。

圖1-1-1 全國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框架圖

圖1-1-2 全國質控網絡醫院各省分布地圖
自成立之初,國家質控中心就秉持“引領指導,共同推進"的原則開展全國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工作。2011年創建神經內科最常見疾病“腦卒中"的醫療質量控制關鍵績效指標體系,隨后報送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在醫政醫管局的領導和組織下,請行業內專家經過多輪討論和磋商,最終確立了我國缺血性卒中醫療質量控制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并成文下發。國家質控中心開發并完善醫療質量數據錄入、評價、反饋和改進的信息化平臺(圖1-1-3),為開展醫療質量評價和持續質量改進奠定信息化基礎。同時在各省級質控中心的配合下開始了全國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關鍵數據的持續上報和質量反饋工作,并由國家質控中心辦公室不斷反饋各省醫療質量控制情況。2015年起,國家質控中心不僅完善了腦出血、癲癇、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常見病種和缺血性卒中血管內介入治療技術的醫療質量關鍵績效指標體系討論和建設工作,同時還響應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國衛辦醫函〔2015〕號文件《關于加強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救體系建設的通知》精神,與中國卒中學會合作,指導啟動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建設工作,該工作將是我國腦血管病急救體系建設的基礎和核心工作之一。在各省級質控中心的配合和工作下,目前全國已有1700余家可收治腦卒中的二、三級醫療機構成為質控網絡醫院,并上報腦卒中醫療質量關鍵績效指標數據,截至2016年10月腦卒中醫療質量相關數據已達到20余萬例。

圖1-1-3 醫療質量數據錄入、評價、反饋和改進信息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