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常見病癥簡易療法(第2版)
- 薛元坤
- 1379字
- 2020-02-19 18:03:33
10.失眠怎么辦
● 有失眠切莫急躁
● 心態平和起居有常
病情概要
睡眠對于人的健康至關重要,俗話說“千金難買好睡眠”。一般人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失眠,是指持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睡眠不好,可能是某種尚未顯露出來或是已經出現的疾病的一種表現。表現為入睡困難,上床后30分鐘仍不能入睡;凌晨早醒,醒來后不能入睡;夜間總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嚴重者徹夜不眠。而每周有3次以上的失眠,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者為慢性失眠。長期失眠在臨床上主要的伴隨癥狀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耳鳴、心悸、氣短、疲勞乏力、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
預防
(1)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如臥室安靜、光線柔和、溫度適宜、通風良好、枕頭合適、床鋪舒坦。就寢后,放松思想,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進睡眠。
(2)睡前2小時,不要吃難消化的食物。
(3)晚飯后不可大量飲水,以減少夜尿。
(4)睡前可喝牛奶或蜂蜜水,不飲濃茶、不喝咖啡,避免飲酒以及吸煙,尤其在傍晚后。
(5)睡覺一定要在床上睡,容易睡著。如果只是休息和放松,可以坐在椅子上。
(6)定時作息養成習慣,睡前半小時不做精神活動豐富的事情。
(7)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但睡前不可進行大強度的運動。
簡易療法
(1)自我調節:
通過睡眠衛生教育,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選擇最合適的睡眠時間及方式;每天做中等量的運動,但勿在晚上做;自我緊張是睡眠最大的誤區,要學會自我調整和放松,如聽輕音樂、做深呼吸。
(2)穴位療法:
每天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人體頭頂正中心,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點按壓,待局部產生脹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指腹旋摩,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揉腳心(涌泉穴)左右各36次。玉錘叩擊法: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后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復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力,用力均勻,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3)逆向導眠法:
就寢后,不是準備入睡,而是舒坦地躺著,想一些經歷過的愉快的事件,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雜念難以入睡時,不但不去控制雜念,反而接著“雜念”去續編故事,而故事情節應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編得越長越久越好,這些有意的回想與“編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對失眠的恐懼,也可因大腦皮層正常的興奮疲勞而轉入保護性抑制狀態,促進自然入睡。
(4)食療:
酸棗仁末15克、黨參10克、粳米10克,先以粳米加水加黨參煮粥至將熟,然后加入酸棗仁末再煮至熟爛,早晚溫服即可。
(5)松弛療法:
平臥靜心,行6次深而慢的呼吸后,轉為自然呼吸,每當吸氣時,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頭頂—前額—眼皮—嘴唇—頸部—兩肩—腰腹—臀和雙大腿—雙膝和小腿—雙腳,并于每一次呼氣時,默念“松”且體會意守部位松散的感覺,待全身放松后,就會自然入睡,必要時可重復2~3次。
(6)偏方
1)睡前熱水泡腳10~15分鐘,睡前喝一杯牛奶。
2)龍眼肉、酸棗仁各10克,枳實15克燉湯睡前服。
3)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50克搗爛如泥狀,做成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4)取枸杞子15克、柏子仁15克(也可用五味子10克代替)開水沖泡,加蓋燜5分鐘,每晚代茶飲用。
慢性失眠不僅會影響白天的工作與精力,而且會促使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心臟病的發作,也會增加腦卒中、抑郁癥的風險。若經自我治療效果不好,有病情加重趨勢,應及時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