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坐骨神經痛
【概述】
坐骨神經痛是指由于坐骨神經間質出現炎癥性病變,從而引起沿坐骨神經走行及分布區域的疼痛。本病分為原發性坐骨神經痛與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即為坐骨神經炎,多因牙齒、鼻竇、扁桃體等感染病灶,經血流而侵犯周圍神經引起間質神經炎;后者是因坐骨神經在其通路上受周圍組織或病變的壓迫所致。單側發病較多,且成年人多見。本病屬中醫之“痹證”、“筋出槽”、“腰股痛”、“腰胯痛”、“腰腿痛”、“筋痹”等的范疇。
【診斷要點】
1.病史
發病前往往有感染史,而無明顯外傷史,個別患者受寒后發病。
2.癥狀
疼痛可突發,也可漸發,可間斷,也可持續;環跳穴處疼痛明顯,疼痛沿坐骨神經走行路線放射至足部。
3.體征
環跳穴處有疼痛;患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疾病后期可見輕度的肌肉萎縮。
4.影像學檢查
腰骶椎、盆骨X線或髖關節X線片有助于診斷;也可行腰椎CT、MRI或脊髓腔碘油造影以確診;必要時可做腰椎穿刺以明確診斷。
【操作技法】
1.處方1
穴位:昆侖(患)(圖5-9)
藥物:654-2注射液10mg。
方法:將上藥注入穴位,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2.處方2

圖5-9 昆侖
穴位:環跳(圖5-10)
藥物:復方獨活注射液。
方法:針刺得氣后注入藥液2ml,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嚴格掌握針刺深度,勿刺傷坐骨神經。

圖5-10 環跳
3.處方3
穴位:主穴:坐骨神經點(圖5-11)秩邊 大腸俞(圖5-12)殷門(圖5-13)環跳 絕骨(圖5-14)
藥物:雷公藤注射液。
方法:每次選主配穴各1個,每穴注入藥液1ml,每周2次。

圖5-11 坐骨神經點

圖5-12 大腸俞、關元俞、秩邊

圖5-13 殷門

圖5-14 絕骨
4.處方4
穴位:大腸俞 環跳 委中(圖5-15)承山(圖5-16)秩邊 昆侖
藥物:0.25%奴夫卡因(皮試)20ml、維生素B 1注射液200mg,維生素B 12注射液1mg。方法:上述藥液混勻,1次取2穴,注入藥物,隔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圖5-15 委中

圖5-16 承山
【注意事項】
針刺環跳穴時,應嚴格掌握針刺深度,勿刺傷坐骨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