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作者名: 陸林本章字數: 638字更新時間: 2020-02-26 20:26:58
沈漁
院士簡介
沈漁

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精神衛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1944年,在昆明市就讀于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195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醫療系,同年赴蘇聯留學。1955年,在蘇聯第一醫學院獲得醫學副博士學位。歸國后,在北京醫學院精神科從事精神病學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1980年,創建北京醫學院精神衛生研究所,1982年,建立世界衛生組織(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中心。1986年,被挪威科學文學院聘為外籍院士,并于1990年被美國精神病學協會選舉為通訊研究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漁邨院士長期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致力于系統性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精神病學的學科發展。首創農村精神病家庭社區防治模式,在國內推廣,獲國際認可。改革開放初期,組織領導全國十二個地區完成首次城鄉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其設計獨特,科學性強。十年后又進行了大范圍調查,獲得中國工業化十年后精神疾病消長的重要資料,在國際上罕見。1960年建立中國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實驗室,研究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和電針治療等的生化機制;1980年開展精神藥物藥代動力學研究,對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1990年,開展不同民族酒癮分子遺傳學研究,在國際上第一個發現我國蒙古族為ADH多態不同類型,在遺傳生化機制上提出了新觀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發表論文170余篇,被SCI收錄19篇,多次獲國家級和部級科技成果獎。1979年,主編出版的大型參考書《精神病學》,現修訂至第6版,并更名為《沈漁邨精神病學》,在國內和海外都有很高聲譽,多次獲國家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