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常見的消化道急癥,早產兒、小于胎齡兒發病者較多,多在生后24小時~10天內發病,以生后3~10天為發病高峰。
【病因】
一般認為是由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
1.早產兒腸道功能不成熟、血供調節能力差、胃酸低、腸蠕動弱、食物易滯留及發酵,致病菌易繁殖,腸道對各種分子和細菌的通透性高,腸道內分泌型IgA(SIgA)低下,易受到細菌的侵入。
2.感染及其炎癥反應,內毒素、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多種炎癥介質參與NEC的發病過程。
3.窒息、呼吸窘迫、休克等均可引起使腸壁的缺氧缺血和再灌注損傷。
4.人工喂養兒腸黏膜缺乏SIgA保護,容易受細菌的侵襲。
5.高滲溶液對腸黏膜的直接損害。
6.其他疾病,如新生兒肺炎、敗血癥、低血糖、酸中毒等均可引起腸黏膜的損傷而誘發本病。
【診斷】
1.臨床表現
較多發生在出生后3~10天,其起病形式不一:大多表現為腹脹、腸麻痹、胃潴留增加,可伴有體溫不穩、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等非特異性癥狀;有少數起病急驟,表現為呼吸衰竭、循環衰竭、便血、腹膜炎及DIC。
目前NEC的臨床分期主要參照Bell分期標準:
(1)第一期:可疑NEC:癥狀較輕;腹脹、胃潴留增加,對食物不耐受可伴有體溫不穩、呼吸暫停、心動過緩;腹部X線平片可見腸道充氣、功能性改變、無腸壁囊樣積氣。
(2)第二期:可確診NEC:癥狀同第一期,大多有便血及嘔血,腹脹更明顯,有的患兒有代謝性酸中毒及血小板減少,X線平片可見腸壁囊樣積氣。
(3)第三期:重型NEC:生命體征不穩定(SIRS、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呼吸暫停、低體溫),代謝性酸中毒、DIC、中性粒細胞減少、毛細血管滲出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突然惡化往往提示腸穿孔,若出現高度腹脹、腹壁紅腫或極度腹壁壓痛,常提示腹膜炎。
2.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及CRP:
感染性血象,白細胞計數可以正常、升高或降低,后者提示病情嚴重。血小板多降低,約半數患兒血小板計數低于60×10 9/L,血小板降低者死亡率高。CRP多數升高。
2)大便常規:
鏡檢可見紅細胞、白細胞、潛血試驗陽性。
3)血氣分析:
可有代謝性酸中毒,病情嚴重者呼吸性酸中毒及PaO 2降低。
4)細菌培養:
血、糞、腹腔穿刺液可培養出相應細菌。1/3患兒血培養陽性。
5)其他檢查:
目前進行的呼吸道氫氣、尿液血液中D乳酸鹽,糞便中α 1-抗胰蛋白酶含量測定有助于NEC的診斷。
(2)X線檢查:
NEC的早期X線表現不典型,主要以動力性腸梗阻表現為主,小腸充氣擴張且分布不均勻,部分小腸襻表現為無特征性的展開,部分腸管呈連續管型,一旦懷疑本病應立即拍腹部X線平片,并每8~12小時復查1次,動態觀察變化,典型征象如下:
1)腸脹氣:小腸為主,有多個液平(立位腹平片),腸曲間距增寬。
2)腸壁囊樣積氣:腸壁黏膜下層及漿膜下可見多囊狀、泡沫狀、線狀、環狀透亮影,為較特征性改變,腸袢固定表明該段腸壁病變重。
3)門靜脈積氣:自肝門向肝內呈樹枝狀透亮影,可在4小時內消失,提示預后不良。
4)腹膜外積氣或胃壁積氣:有時可見。
5)可有腹腔積液或氣腹影,仰臥位水平透照可顯示病發腸穿孔所致游離氣體。
6)如果出現腸袢固定擴張,提示腸道全層壞死,動力消失。
(3)腹部B超:
可見腸壁增厚、腸壁積氣、門靜脈積氣、腹水和膽囊周圍積氣。
【治療】
1.基本處理 凡考慮為NEC時下列各點為基本處理方法:
(1)禁食,胃腸減壓。
(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腹圍變化。
(3)觀察胃腸道出血情況(胃腸減壓吸出血性液體及便血)。
(4)每6~8小時腹部X線檢查,待病情好轉后檢查間隔時間可延長。
(5)抗生素常選用氨芐西林及慶大霉素,厭氧菌感染用甲硝唑。
(6)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7)抽血送培養,必要時大便培養。
(8)隨訪血常規、血小板、血電解質、血漿蛋白及血氣分析。
(9)糾正貧血,血細胞比容保持在0.4左右。
2.除上述基本處理外,對第一期(可疑NEC)的細菌培養若陰性,且小兒一般情況也恢復正常,且腹部平片也正常,則處理3~4天后可停用抗生素并開始恢復進食。可先試喂5%糖水,無嘔吐及腹脹再喂少量稀釋的乳汁,若能耐受逐漸增加攝入量。若有嘔吐、腹脹等癥狀,則應暫停哺乳一次,然后再減量試喂。
第二期除上述基本處理外,抗生素應用一般不少于10天,禁食也在10天以上,當腹部平片恢復正常后7天可開始進食,注意點同上。有的患兒因病變較廣泛,恢復期有繼發性乳糖酶缺乏,進食乳品后出現腹脹、腹瀉,應暫時改為不含乳糖的代乳品。禁食期間予靜脈營養。缺氧時供氧。
第三期除上述處理外,要加強呼吸管理,必要時予機械通氣。由于感染重、腸壁水腫、腹腔滲出,要重視補液,輸血漿10ml/kg以維持血容量,血壓下降時除補充血容量外,尚可滴注多巴胺5~10μg/(kg·min)。當PaO 2、PaCO 2正常而代謝性酸中毒不能糾正時,要考慮血容量不足。
凡是考慮腸穿孔、右下腹部塊狀物、腹壁紅腫或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效者,均應請外科醫師會診。
【預防】
1.預防早產、防治感染。
2.重視并正確處理誘發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因素,如圍產期窒息、感染、紅細胞增多癥、臍動脈插管等。
3.提倡母乳喂養。
4.腸道酸化處理。
5.腸道微生態制劑。

(陳慧 王慧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静安区| 隆昌县| 南平市| 三穗县| 类乌齐县| 怀安县| 嵊州市| 金川县| 贺兰县| 博野县| 宁城县| 浮梁县| 新兴县| 大埔县| 忻城县| 渑池县| 桦南县| 盖州市| 卢龙县| 高尔夫| 金沙县| 上思县| 绥芬河市| 梨树县| 玉屏| 易门县| 巨野县| 江源县| 新田县| 呼玛县| 武定县| 祁连县| 宁陵县| 板桥市| 灵宝市| 错那县| 拜泉县| 青海省| 托克逊县|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