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常見頸椎疾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齒突骨折的護理

(一)概述
解剖結構
第2頸椎又名樞椎,其椎體向上伸出一指狀突起,稱為齒狀突(或齒突,odontoid),與寰椎的前弓后面形成關節(jié)。齒突形成一運動樞軸,頭部和寰椎即以齒突為軸心進行旋轉運動。頭部旋轉功能的90%發(fā)生在寰樞關節(jié)(圖2-2-1)。
圖2-2-1 樞椎結構(上面觀)
概念
齒突骨折(odontoid fracture)為頭頸遭受不同方向的外力所引起,其中因頭頸部暴力性屈曲(多見)、仰伸及旋轉所引起的樞椎齒突骨折多伴有寰樞關節(jié)脫位,在此過程中由于暴力突然終止所引起的單純性齒突骨折則相對少見,約占頸椎骨折總數的8%左右,因此臨床上應注意觀察,以防漏診。本節(jié)主要討論單鈍齒突骨折,伴有寰樞椎脫位的齒突骨折不做過多介紹。合理的骨折分型對選擇治療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齒突骨折的Anderson和D’Alonzo分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分型
按照Anderson-D’Alonzo分型,將單鈍齒突骨折分為三型:
單純性齒突骨折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型:
Ⅰ型 Ⅰ型齒突尖部骨折并不常見,其可能是翼狀韌帶撕脫的結果。因為齒突尖韌帶與兩個斜行的翼狀韌帶附著于齒突的尖部,這一部位的骨折大多是穩(wěn)定的骨折線,多呈斜形撕裂狀。其穩(wěn)定性可從伸屈動力性側位X線片上得到證實。由于本型大多無移位,因而并發(fā)癥少,預后較佳。
Ⅱ型 為齒突基底部骨折,是三型中最常見的骨折,占單純性齒突骨折的70%左右,大多因頭部側屈暴力所致。此型骨折亦可因后伸力所致,而仰伸暴力甚少。因該處血供不佳,愈合率為本型的1/4左右,因此需要手術的比例較高。
Ⅲ型 骨折線齒突骨折線累及到樞椎椎體。主要為頭頸部遭受屈曲暴力所致。骨折線常延及樞椎椎體上部骨質及寰樞關節(jié)。但此處骨折較為穩(wěn)定,如無愈合不良,預后一般較好(圖2-2-2)。
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其對Ⅱ型骨折的描述太過粗糙,對治療的指導作用不大。以往文獻中齒突骨折不愈合率差別很大的原因可能與骨折局部損傷病理復雜程度不同和選擇治療方法各異有關。因此,Grauer在Anderson-D’Alonzo的基礎上將Ⅱ型分為三個亞型即以指導治療:ⅡA型骨折無移位無粉碎;ⅡB型骨折線為橫行或前上—后下型;ⅡC型骨折線為前下—后上型或有明顯粉碎。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該分型比較全面。
圖2-2-2 齒突骨折的分型
(二)病因
成人齒突骨折的損傷機制為頸椎的過屈或過伸性創(chuàng)傷。在年輕人中,齒突骨折發(fā)生在高能損傷如交通事故中,在頸椎骨折中少于下頸椎骨折。在老年人中齒突骨折發(fā)生于低能損傷如跌倒時,是70歲以上頸椎骨折的主要形式。
(三)臨床表現(xiàn)及輔助檢查
齒突骨折后破壞了寰樞椎骨-韌帶結構的完整性,可造成寰樞椎的不穩(wěn)定。
臨床表現(xiàn)
枕部和頸后部疼痛、局部壓痛、活動受限(尤其是旋頸活動)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旋轉運動受限是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
有15%~33%的患者有神經癥狀和體征,其中以輕度四肢癱瘓和神經痛最為常見。少數嚴重者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往往在短期內死亡。
輔助檢查
頸椎X線片是創(chuàng)傷后最常用的檢查,但對齒突骨折的檢出率低是其主要缺陷。
CT檢查可反映骨質細微結構的變化。對齒突骨折行CT密掃并多平面重建可確切了解骨折的具體情況、伴發(fā)損傷和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其診斷精度高,有代替常規(guī)X線片檢查的趨勢。
MRI檢查可顯示神經損傷的情況。
(四)治療
齒突骨折的治療原則是恢復并維持上頸椎的穩(wěn)定性,去除可能存在的神經壓迫,避免損傷的進展加重。
對于Ⅰ型齒突骨折,使用頸托固定均能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Ⅲ型骨折大多經頸托固定或Halo-vest外固定架固定可獲得愈合,而Halo-vest外固定架可比頸托可提供更為穩(wěn)定的固定,可獲得更高的融合率。對于Ⅱ型骨折:ⅡA型骨折只需外固定。如Halo-vest外固定架固定;ⅡB型骨折采用齒突螺釘固定;ⅡC型骨折需行寰樞固定融合術。
保守治療
1.適應證
Ⅰ型、Ⅱ型及Ⅲ型中的無移位者,一般均可選用非手術療法,不僅較為安全,且療效穩(wěn)定,方法簡便。
2.具體操作
采用Glisson帶或顱骨牽引,重量以1.5~2kg為宜,切勿過重,以防引起愈合延遲。牽引1~2周后床邊攝片觀察骨折線對位情況。持續(xù)牽引3~6周后,可更換頭-頸-胸石膏或Halo裝置,而后逐漸起床活動。
齒突骨折發(fā)現(xiàn)早期,不論是新鮮骨折或是陳舊骨折,牽引、頸托固定、Halo-vest外固定架固定,都是齒突骨折治療的主要、有效的骨折穩(wěn)定措施,避免損傷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可提供一定的復位作用,為進一步治療做好準備。
手術治療
約1/3的病例需要手術治療。
1.適應證
主要用于伴有移位的Ⅱ型骨折或假關節(jié)形成及骨折愈合延遲的第Ⅲ型者。前者占絕大多數。
2.具體操作
可采用經口腔或經頸部的前路術式。對新鮮骨折者,多選擇細長螺釘內固定(1根或2根)。對陳舊性骨折不愈合者,可行寰樞椎融合術,前路或后路均可,也可通過側前方入路進行。
(1)前路螺釘固定:
前路螺釘固定齒突骨折可恢復齒突的連續(xù)性,并對骨折線直接加壓固定,促進骨折的愈合,恢復上頸椎?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理論上保留了上頸椎的活動,特別是旋轉活動功能。所以前路螺釘固定齒突骨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手術方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前路螺釘固定對于骨折線為前上—后下或橫行的ⅡB型骨折可提供極好的骨折加壓復位作用,促進愈合。對于骨折線為前下—后上的ⅡC型骨折,不宜采用前路螺釘固定術(圖2-2-3)。
圖2-2-3 前路螺釘固定(側位)
(2)后路寰樞椎固定:
對于不能固定愈合的齒突骨折,寰樞椎的不穩(wěn)定將不可避免,此時恢復上頸椎的穩(wěn)定性成為主要矛盾。目前有多種后路寰樞椎固定方式可供選擇。后路線纜綁扎術可獲得80%以上的融合率。同時使用自體骨塊固定還可提供有效的植骨。常用的線纜綁扎術有Gallie法和Brooks法,后者較前者在生物力學上更為穩(wěn)定。后路經關節(jié)螺釘固定術由Magerl等首先報道,故稱為Magerl術。Magerl + Brooks術是頸后路經寰樞椎側塊螺釘內固定融合術聯(lián)合雙股線纜分別穿過C 1~C 2后弓椎板,將植骨塊和C 1~C 2后弓椎板捆扎固定的方法。生物力學研究顯示,Magerl + Brooks術是目前最為穩(wěn)定的寰樞椎固定術(圖2-2-4,5)。
圖2-2-4 Magerl + Brooks術側位X線片
圖2-2-5 Magerl + Brooks術開口正位X線片
(五)圍術期護理
術前護理要點
1.備皮范圍
(1)頸前路螺釘固定:
上至鼻尖,下至雙側乳頭連線,兩側至腋中線。
(2)后路寰樞椎固定(Magerl + Brooks):
前發(fā)際至肩胛骨下緣,左右至雙側腋中線。
(3)Halo-vest外固定架術前備皮范圍:
前發(fā)際至肩胛骨下緣,左右至雙側腋前線。
2.心理護理
齒突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既有迫切要求手術的心愿,但對手術又有較大的顧慮,尤其是對上頸椎手術有恐懼感。評估患者全身情況,針對其心理狀態(tài)給予心理護理,講解疾病的基本常識,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顧慮,增強對手術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術后護理要點
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
1.腦脊液漏
若引流液顏色變成透明清亮的稀薄液體時,考慮有腦脊液漏發(fā)生的可能,詢問患者有無頭痛等表現(xiàn),適當給予去枕平臥位或頭低腳高位,根據醫(yī)囑定時夾閉引流管。
2.神經損傷
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雙手握力,雙上肢及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一旦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對癥處理。
健康宣教
1.術后康復指導
(1)術后第2天佩戴頭頸胸支具下床活動。
(2)術后佩戴頭頸胸支具3個月。
(3)摘除頭頸胸支具后可進行頸背肌鍛煉。循序漸進,避免勞累。
(4)避免強行扭轉頸部。
(5)術后3個月復查,如出現(xiàn)不適,及時就診。
2.社區(qū)家庭康復指導
(1)避免摔倒,避免外傷:
成人齒突骨折的損傷機制為頸椎的過屈或過伸性創(chuàng)傷。如交通事故中發(fā)生的齒突骨折,老年人跌倒時可發(fā)生齒突骨折,是70歲以上頸椎骨折的主要形式。因此避免發(fā)生意外傷害、避免跌倒至關重要。如乘車時不要睡覺,老年人穿防滑鞋,如廁久蹲后起立時需手扶欄桿,緩慢起身等。
(2)合理用枕:
平臥時枕頭不可過高使頸部過屈,側臥時枕頭不可過低,枕高與一側肩寬相等,防止病情發(fā)展及復發(fā)。
(3)外固定架的康復指導:
如患者保守治療使用Halo-vest外固定架時應做好外固定架的康復指導,如其臥床時嚴禁使用日常使用的枕頭。嚴禁將頭環(huán)的后枕環(huán)部作為支撐點,頸后應墊一特制軟枕,由外架的空隙處置于頸后部支撐身體,使外架懸空。避免頭環(huán)、顱釘和顱骨受額外應力,以免造成顱釘穿透顱骨、頭環(huán)損壞。
參考文獻
[1]王永慶,田偉.成人齒突骨折的診斷和治療.山東醫(yī)藥,2010,50(28):2-3
[2]邵詠新,高小雁.齒突骨折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12,27(5):431-432
[3]邵詠新,高小雁.Magerl + Brooks術的護理.山東醫(yī)藥,2010,50(28):26
[4]高小雁.骨科護理必備.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09-120
[5]Grauer JN,Shaft B,Hilibrand AS,et al. Proposal of a modifled,treatmen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of odontoid fractures. Spine J,2005,5(2):123-129
[6]閏明,王超,王圣林.新鮮齒突骨折的分型與治療方式選擇.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9,19(9):650-655
[7]趙定麟.現(xiàn)代脊柱外科學.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234-235
[8]Hadley MN,Browner CM,Liu SS,et al. New subtype of acute odontoid fractures(type IIA).Neumsurgery,1988,22(1):67-71
[9]Jeanneret B,Maged F. Primary posterior fusion C1/2 in odontoid fractures:indications,technique,and results of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Spinal Disord,1992,5(4):464-4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静安区| 武穴市| 湟源县| 满洲里市| 抚顺市| 额尔古纳市| 旌德县| 花莲市| 湄潭县| 泰安市| 云林县| 镇雄县| 交城县| 白玉县| 土默特右旗| 宁陕县| 壶关县| 红原县| 石柱| 台前县| 泊头市| 崇信县| 内丘县| 伊川县| 栾城县| 南投县| 新乡市| 犍为县| 略阳县| 灵武市| 馆陶县| 迁安市| 张掖市| 湘乡市| 龙里县| 志丹县| 济阳县| 瑞昌市| 常州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