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一本書,是何等讓人放松,你可以在海邊吹著風,也可以在海邊的海景房上看著周圍的風景,遨游在書的海洋中,尋找書的樂趣。
讀書的地點有很多,現在我要說的是在鄉村之中,也有著明月,那樣讀書也會讓人感受到書中的美。
夏天的夜晚,風吹走了午間太陽留下的悶熱,抬頭仰望天空,滿天繁星。低頭看像地下,身影在月光下顯得那么長。
吃過晚飯后,毫不猶豫的拿一本書漫步在鄉村小路之中,月光透過樹木,地下零零星星的有著圓圈似的光,書上的字也只是模模糊糊的能夠看見,但是這是唐詩300首。
漫步在路中,我也在想,這詩寫的很好,古代的詩人他們能不能記得自己寫了哪些?詩中的句子蘊含了他們的感情。如李白靜夜思寫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里面有李白思念自己家鄉的感情,有時間打發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書,你在書中就能思考,這句話為什么這么寫?蘊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這一個夜里,看了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現在多把“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老師,我覺得這個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老師是帶領我們找學習方法的,我們有時候還會惹老師生氣,所以這句話形容教師再好不過了,老師真的是“化作春泥更護花”,有時候我們“山重水復疑無路”,但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師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
想到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羔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我們會想到李白是壯志難酬啊,后面又寫到“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且須沽酒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的酒很讓人深思啊!
晚上十點左右,回到村中,可謂是夜深人靜,走往書架,看到一本《霧都孤兒》,那真的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出生在濟貧院,也不知道媽媽是誰,沒有得到過母愛與父愛,我看了之后大有感悟。
讀書真的能讓我們增加閱歷,增加知識,現在才明白,年少的時候是多么的傻,沒有把握住機會。也許需要隨著年齡的增加才會明白吧,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珍惜時光,多看書,能夠從多方面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