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神農初始--炎帝成神

不同的人用上述種種辦法來尋求長生,偶或對身體健康也小有補益(如做深呼吸運動),但往往不免走入魔道,結果反倒招致了短命。當然,要想讓神農不死,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吃仙藥。假如真有這么一種仙丹妙藥,易于獲得和制煉,那倒是能夠直接為神農續命,可惜朱雀雖然四處搜尋了很多仙藥秘方,可是原料到手就很艱難,有的制煉起來也大費周章。

根據仙藥的秘方記載,想要煉成需要先找到原料,肉芝、一萬歲的蟾蜍一千歲的蝙蝠各一只、風生獸的腦髓,菊花十斤。得到仙藥秘方時,已過了五百年,朱雀掐指一算,炎帝的壽命只剩不到二十年,只得先去收集原料,在途中尋找其他方法,這其中最困難的無非就是肉芝,這種傳說中的靈草,根本就沒有見過,但是天無絕人之路,據一偏僻國土的村民說,走在深山里,看見有七八寸長的小人坐著車子,騎著馬匹經過,

朱雀一聽,這便是所謂的“肉芝”了,千萬不可錯過機會,于是趕快去往深山。放出五識,卻不想,有很多巫師也來尋寶,在朱雀發現肉芝時,一群人正躡足躡手,悄悄走到后面,一把將他們捉住,想要就這么生吞活剝連皮帶骨吃下肚去,妄想著白日登仙。見情況危急,朱雀釋放神氣,將人打飛,將肉芝搶了過來,卻不想,朱雀何等神力,凡人根本無法抵御朱雀的神力,瞬間化為齏粉,朱雀心中知道,自己每害一無辜性命,就要多修煉幾千年或者幾萬年,才能有望成神,但又一想朝夕相伴的炎帝,便也顧不得這些,

得了肉芝后,朱雀一不做二不休,將已經成了精怪,活了一萬歲的蟾蜍和活了一千歲的蝙蝠打死,陰干了碾成粉末,又到南海捕捉“風生獸”,這獸形狀像豹子,渾身青色,卻只有貍貓那么大,生在南海的大森林中。朱雀張開網羅把它撲捉了來,再拿幾車柴來燒它,柴燒完了它在灰燼中還是好好的,連一點皮毛都沒有燒焦。然后又拿刀刺它,刺不進,拿鐵錘來打它,好像打皮口袋,只得對準它的腦門頂拼命打,連打數千下這才死去。

可是它還有最后的一手:雖死去還張開嘴巴向著風,等風灌進了嘴巴;一會兒它又復活了,活過來馬上就準備逃跑。這時朱雀趕快拿石頭上生的菖蒲塞住它的鼻孔,它才真死了。于是把它的腦髓取出,和十斤菊花一起存放。

朱雀為了炎帝,屠害生靈,損失上萬年修行暫且不談,大神炎帝此時已經危在旦夕,朱雀晝夜不停,帶著奇珍異寶,想要救回炎帝,但天命不可為,在南海上空,突然陰風怒號,風力巨大,朱雀根本無法升空化形,風力仿佛有靈識,只為擋朱雀歸途而生,

等到朱雀傷痕累累趕回時,炎帝已精斷氣絕,朱雀悲痛不已,突感體內一股熱浪,灼燒內臟,朱雀知道這是涅槃的征兆,但每三萬五千年才會有一次涅槃,這次為何提前了足有近萬年,不敢耽擱,忙向招搖山方向飛去,

人們得知炎帝歸天后悲愴不已,又知朱雀過于悲痛,獨自遠去,便將炎帝所住的寢室,改為陵墓,在周圍雕刻一直人頭牛身的威武形象,身旁停駐一只火紅神鳥,姿態神圣不可犯。卻說炎帝死后,因功德無量,直接封神,炎帝本想提攜朱雀,一同升仙,卻因為朱雀尋藥,神格不穩無法飛升,為了能夠讓朱雀早日歷劫,不惜將朱雀涅槃時期提前,原來朱雀涅槃,是上天對神鳥的修煉恩賜,每涅槃一次,修為增進一次,

炎帝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成神后百年便提攜他的玄孫火神祝融為上神,共同治理天下,成了天帝。炎帝子嗣興旺,除了四個女兒的悲慘結局外,他有一個孫子叫伯陵,和人間一個美貌的婦人茍且,這婦人乃是吳權的妻子阿女緣婦,伯陵下屆游歷,見阿女生的美貌,便勾引其有了關系,阿女緣婦懷孕三年,生了鼓、延、殳三個兒子,

殳制作了射箭的箭祀;鼓和延開始制造出一種叫做“鐘”的樂器,又制作了種種歌曲:音樂在人間便又進一步地展開了。在下屆有一個國家叫做互人之國,一國的人都是人臉,魚身,腰部以下全是魚形,有手無足,他們能夠乘云駕雨,自由地上天下地,是炎帝直接傳下來的后代,除了前面所說的火神祝融之外,還有水神共工、土神后土和生了十二個年頭的時間之神噎鳴。

卻說應龍戰后被炎帝以朱雀不分性別為由,拒絕了求親,仍然不時想起朱雀戰時的絢麗姿態,三年不分勝負的斗法,早已讓這個萬歲的龍族動心,聽聞朱雀失蹤了,經過百年走訪,得知朱雀在招搖山涅槃。前往尋找,離招搖山將近百里,只見火光沖天,應龍屬水,對朱雀涅槃的無上真火難以忍受,正要退離時,只聽得朱雀長鳴,周圍萬物感知朱雀涅槃之痛,接連枯萎,周圍千里寸草不生,

掐指一算,因涅槃期間隔太短,朱雀精氣不足,命星閃爍,只猶豫一瞬,應龍飛天化形,不顧烈焰炙烤帶來的切膚之痛,源源不斷為朱雀供養精氣,整整七七四十九年,待朱雀成功涅槃。幾乎耗盡大半精氣的應龍,從天隕落,化去大半修為,

朱雀脫離焰火的第一時間展開雙翼接住力竭從天而降的應龍,只見整條龍身血跡斑斑,金光熠熠的龍鱗也開始呈現出不規則的龜裂,一時百感交集。

看著緊皺眉心的朱雀,滿身血污的應龍輕笑“感動嗎,要不要嫁給我?”

朱雀一邊為應龍療傷,一邊答道:“你救我一命,我自會報答”

“那就與我相伴萬年如何?”朱雀看著應龍淡藍色的眼眸,點了點頭

黃帝見應龍身邊的朱雀,心中喜悅,在昆侖山為朱雀修建一座宮殿,當時與黃帝關系密切的有一仙人寧封子,寧封子隱居在蜀地的青城山,黃帝曾經親自到那里向他請問過龍嬌飛行之道,所謂“龍嬌飛行”,就是由凡登仙的意思。青城山有座主峰,叫做丈人峰,是連成一氣好像屏風般的五座山峰組合起來的,青城山曾被黃帝封為“五岳丈人”,

當時黃帝統治的區域正值洪水泛濫,人民居住在洞穴,每到山下取水,無取水物,乃以山下潤濕的泥土作器皿,但卻容易破碎。寧封偶然在燒野獸的火中得到硬泥,便悟出作陶之理,于是寧封在黃帝那里做“陶正”的官,掌管燒陶事宜。有一異人為他掌管爐火,慢慢地從爐灶中冒出五色煙來,異人便把他這套神奇的“作火”方法教給寧封。某次架火燒陶,寧封升窯頂添柴火。哪知齊燒空了,窯頂的柴忽然塌下,寧封便葬身火窟。人見窯頂上有寧封的形象,隨著煙氣冉冉上升,便說寧封火化登仙了,檢點燒余的灰燼,卻還有寧封未化完的骨殖。

黃帝得知此事后將寧封的骨灰埋葬在寧北山中

黃帝身邊還有一個仙人,叫馬師皇,作黃帝的馬醫。一見病馬的形容狀態,就能診斷出它或是能生,或是必死;病馬經過馬師皇的治療,總是很快地就好了起來。應龍為救朱雀,受傷嚴重,黃帝命令馬師皇為其療傷,馬師皇用藥針去刺應龍燒焦的龍鱗,直至完全脫落,又拿甘草湯來給它喝,加上朱雀源源不斷的精氣輸送,果然不久應龍的外傷便醫治好了。也開始生長出新的麟甲,

西省翼城縣東南有座山,叫陽石山,那里有一座神龍池,是黃帝為應龍修建的居所,并且委派云陽先生侍奉應龍。每當國家發生了不可控的水旱之災時,就會在池旁向神龍祈禱請求協助,黃帝到青城山求道的時候,遇見青城山天谷中的一個神女,叫素女,后來成了黃帝的侍女。素女性愛音樂,最喜歡彈瑟。當時作的瑟是五十根弦,彈奏起來,音調過于悲哀,黃帝聽了,忍受不了,便叫人把五十弦的瑟減少一半,成為二十五弦的瑟,讓素女替他彈奏起來,這樣才覺得心里好受些,

黃帝叫伶倫造樂律,伶倫從大夏的西邊,一直走到昆侖山的北面,在蠏溪的山谷間選取竹子。他把那正直中空、厚薄均勻的竹子,從兩段竹節當中截取一段下來,長度是三寸九分,吹出它的聲音,定為黃鐘的律調。然后再按照比例制作十二只竹管,帶到昆侖山山腳下去聽神殿中朱雀鳴叫的聲音,用來區別其他十二種不同的律調。朱雀果然每日早晨會鳴叫,鳴聲的差次比照起所定黃鐘的律調,恰恰諧和。于是,就按照黃鐘的律調,參考朱雀的鳴聲,使十二只竹管長短有差,定下了十二種不同的律調。

黃帝又叫伶倫和榮將,鑄了十二口鐘,用來配合宮、商、角、徵、羽五種聲音,更特別在仲春二月乙卯那天,太陽出現在奎星方位的時候,正式開始以所鑄造的這十二口鐘為主,演奏了一支盛大恢宏的樂曲,給它取了個名稱叫“減池”。“減池”,本是一個星座的名稱,是天池的意思'現在又用來作了黃帝樂曲的名稱。它大概不僅是音樂的演奏,還兼有舞蹈的動作,天樂演奏的總指揮,無疑是伶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闽侯县| 女性| 招远市| 溧水县| 峨山| 河间市| 蚌埠市| 从江县| 深泽县| 文成县| 大冶市| 佛冈县| 新郑市| 什邡市| 江津市| 安仁县| 乌海市| 镶黄旗| 乌拉特中旗| 利津县| 陕西省| 太康县| 黑龙江省| 北京市| 临夏市| 信丰县| 波密县| 交口县| 湘阴县| 三河市| 绥芬河市| 饶阳县| 望奎县| 贵溪市| 小金县| 交口县| 孙吴县| 邹平县| 永德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