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汽車發動機維修就這么簡單作者名: 楊智勇本章字數: 2159字更新時間: 2020-06-11 18:11:52
第三節 發動機專業術語與工作原理
一、發動機專業術語
發動機專業術語如圖1-15所示。
上止點:活塞頂離曲軸旋轉中心最遠的位置,即圖中活塞頂達到的最高位置。
下止點:活塞頂離曲軸旋轉中心最近的位置,即圖中活塞頂達到的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活塞在上止點與下止點之間所移過的距離。
燃燒室容積:當活塞在上止點時,活塞頂上方的空間容積。
工作容積: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讓出的空間容積。
氣缸總容積:當活塞在下止點時,活塞頂上方的整個空間容積,也就是氣缸工作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和。
發動機排量:多缸發動機各氣缸工作容積的總和,等于氣缸工作容積與缸數的乘積,一般用毫升(mL)來表示。排量是發動機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
壓縮比: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比。壓縮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點運動到上止點時,氣缸內的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越大,壓縮終了時氣缸內的氣體壓力和溫度就越高。
圖1-15 發動機專業術語
圖1-15 發動機專業術語(續)
工作循環:活塞式發動機的工作循環是由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工作過程組成的封閉過程。周而復始地進行這些過程,發動機才能持續地做功。
工況:發動機在某一時刻的運行狀況簡稱工況,以該時刻發動機輸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軸轉速表示。曲軸轉速即為發動機轉速。
二、發動機工作過程
常見的汽車發動機大部分為四沖程汽油發動機。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由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過程周而復始地循環工作。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1-16所示。
(1)進氣行程 進氣行程是將汽油和空氣混合成的可燃氣體吸入氣缸。進氣行程開始時,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曲軸轉動使活塞由上止點向下止點運動,活塞上方容積增大,壓力降低。由汽油和空氣組成的可燃混合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進入氣缸(圖1-16a)。曲軸轉過半周,活塞行至下止點,進氣門關閉,進氣行程結束。進氣終了時其壓為75~90kPa,混合氣溫度為80~130℃。
(2)壓縮行程 壓縮行程可提高可燃混合氣的壓力和溫度,為其迅速燃燒創造條件。壓縮行程開始時,進、排氣門關閉,曲軸繼續轉動,活塞從下止點向上止點運動,活塞上方容積縮小,壓縮可燃混合氣使其溫度和壓力升高(圖1-16b)。曲軸轉過第二個半周,活塞到達上止點,壓縮行程結束。壓縮行程終了時的壓力為800~1400kPa,混合氣溫度為350~450℃。
壓縮比是壓縮行程的重要指標,壓縮比越大,壓縮終了時混合氣的壓力和溫度就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發動機的動力。但壓縮比受汽油抗爆性能的限制,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發動機爆燃,反而會降低動力,使耗油量增加,加速零件損壞。
(3)做功行程 做功行程使壓縮終了的可燃混合氣燃燒后膨脹做功。做功行程時,進、排氣門仍然關閉,當壓縮接近終了時,火花塞發出電火花,可燃混合氣被點燃迅猛燃燒,使燃燒氣體的壓力和溫度急劇升高,推動活塞由上止點向下止點運動,通過連桿使曲軸旋轉而對外做功。所以做功行程也稱為膨脹行程(圖1-16c)。
做功行程燃氣最高壓力可達2940~3920kPa,溫度可達1800~2000℃。隨著活塞向下運動,活塞上方容積增大,壓力、溫度隨之降低。活塞運動至下止點,曲軸轉過第三個半周,做功行程結束。此時燃氣壓力為300~500kPa,溫度約為1200℃。
(4)排氣行程 排氣行程排除氣缸內膨脹做功后的廢氣。排氣行程開始時,進氣門仍關閉,排氣門開啟,曲軸繼續轉動使活塞由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把膨脹做功后的廢氣擠出氣缸(圖1-16d)。曲軸轉過第四個半周,活塞到達上止點,排氣行程結束。排氣行程終了時壓力為105~120kPa,溫度為600~900℃。
綜上所述:發動機每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時,曲軸轉動兩周(720°),進、排氣門各開啟一次,活塞完成四個行程,其中進氣、壓縮和排氣行程是消耗動力,只有做功行程產生動力。
圖1-16 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示意
三、多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點火順序)
四沖程發動機工作時,只有一個行程做功,其余三個行程都是消耗功的。因此,單缸發動機既不能平穩工作,又不能發出足夠動力,故現代汽車都采用多缸發動機,其中以四缸和六缸發動機最為普遍。
(1)四沖程四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 四沖程四缸發動機的氣缸一般為直列,曲軸上四個連桿軸頸配置在一個平面內,一、四連桿軸頸在一方,二、三連桿軸頸在另一方,兩個方向互成180°。四缸發動機曲軸轉角如圖1-17所示。
四沖程直列四缸發動機的發火間隔角為720°/4=180°。四個曲拐在同一平面內。曲軸轉動時,第1和第4缸的活塞同時上下,第2和第3缸的活塞同時上下。因此,四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為1-3-4-2或1-2-4-3。工作順序為1-3-4-2發動機各缸的工作順序見表1-2。
圖1-17 四缸發動機曲軸轉角
表1-2 四缸發動機各缸工作順序(工作順序1-3-4-2)
(2)四沖程直列六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 曲軸連桿軸頸多數按如下排列:面對曲軸前端,1、6連桿軸頸在上面,2、5連桿軸頸偏左面,3、4連桿軸頸偏右面,三個方向互成120°。六缸發動機曲軸轉角如圖1-18所示。六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為1-5-3-6-2-4,見表1-3。
圖1-18 六缸發動機曲軸轉角
表1-3 六缸發動機各缸工作順序(工作順序為1-5-3-6-2-4)
圖1-19 V形六缸發動機曲軸轉角
(3)四沖程V形六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 四沖程V形六缸發動機的發火間隔角仍為120°,3個曲拐互成120°。面對發動機的冷卻風扇,右列氣缸用R表示,由前向后氣缸號分別為R1、R2、R3;左列氣缸用L表示,氣缸號分別為L1、L2和L3,V形六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為R1-L3-R3-L2-R2-L1。圖1-19所示為V形六缸發動機曲軸轉角,表1-4為V形六缸發動機工作順序。
表1-4 V形六缸發動機各缸工作順序(工作順序為R1-L3-R3-L2-R2-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