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5 生長點是在舉步維艱中萌發的

艾弗利根據實驗提出的觀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人們的普遍認同,與歷史上大多數新觀點提出者一樣,他遭受到科學界的冷落,受到許多人的非議。一些人試圖將艾弗利的發現納入經典遺傳學范疇,例如同時代研究DNA結構的權威萊文(Levene,P.A.)就認為,艾弗利分離出的DNA中有可能含有1%或者2%的蛋白質,污染了DNA。進而武斷地認為,引起肺炎雙球菌遺傳轉化的就是這一小部分蛋白質。于是有人認為蛋白質具有某種復雜的信息結構,足以作為基因的支持物,而核酸分子則太簡單了,只不過是由一堆核苷酸分子胡亂拼搭起來的,它不可能含有可遺傳傳遞過來的信息。與萊文一起唱反調的還有米爾斯基(Mirsky,A.E.),他也認為反應系統被蛋白質污染了[26];斯達塞(Stancy,M.)則一口咬定是受多糖污染了[27],認為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的觀點一直延續到1950年[28]

當時不少人認同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的觀點,一個原因是當時DNA是非信息性“四聚核苷酸”的意見仍廣為人們接受;另一個原因是,不少人認為此轉化實驗是用細菌作研究材料完成的,因為當時人們心目中的細菌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遺傳學實驗的正常而標準的研究材料,今天看來,這一觀點十分荒唐。他們甚至輕蔑地說:“艾弗利只不過是一名普通醫生,他最該關注的應是如何照顧好他的病人;他不是遺傳學家,也不熟悉抽象的遺傳學理論?!钡拇_,艾弗利等三人和先前的格里菲斯一樣,全是一介醫生,不是生物化學家。而就當時的學術界狀況,醫學研究十分混亂,實驗系統復雜到人們信不過他們的研究結果,當然轉化實驗也不例外。因此,他們所在的研究機構里的生化學家率先對這幾位“醫學博士”的研究結果提出質疑就毫不奇怪了。當時,許多“純”科學部門對“應用”科學部門也持有這樣的態度,醫學家其實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真正對“純”科學感興趣。正是由于艾弗利等的研究,才把微生物學從原來以應用為目的、從防治傳染病的基本要求開始轉換到目前專注于分子生物學上的,他們還提出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命題——基因特異性取決于何種化合物?[29]

當然,科學家總是在不斷刷新科學知識,他們將那些未被承認的及未被利用的資料、數據、成果和模型一股腦兒全扔進了貯藏室??d艾弗利研究論文的《實驗醫學雜志》長期以來所發表的文章在諸多學科領域并沒有產生多少影響,或雖有影響但極小。因此,學術界和一些媒體、教科書、叢書、文摘、索引類很容易將此類雜志連同此類雜志刊載的論文一并冷落了或遺漏了,也是有的[2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伊金霍洛旗| 通海县| 澜沧| 绥滨县| 绥中县| 鄯善县| 钟山县| 山东省| 辽宁省| 洛隆县| 屏南县| 磴口县| 花莲市| 呼图壁县| 琼结县| 平阳县| 色达县| 新余市| 于田县| 伊川县| 泸西县| 张北县| 湖北省| 军事| 松溪县| 安康市| 大兴区| 哈尔滨市| 子洲县| 民和| 贵溪市| 荔浦县| 井研县| 盈江县| 横山县| 玛曲县| 巢湖市| 襄城县| 万宁市|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