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歐洲的進入

尋求市場—17—19世紀

17世紀中葉,歐洲在東南亞島嶼區域謀求的主要物產是胡椒、肉豆蔻和丁香。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等以強權與當地酋長(蘇丹)們締結壟斷契約,確保在穩定的價格下進行廉價貿易。用這種方式從東南亞獲得的香料等物品被交換成印度的平紋細布和棉布、中國的瓷器和絲綢。荷蘭東印度公司能夠趕走歐洲的其他競爭者,在18世紀后半葉開始取得強勢發展,就是因為實施了這種掠奪性的壟斷契約。

荷蘭加強對馬來西亞的新山、馬六甲、巨港等地的控制權,并把雅加達改名為巴達維亞,作為亞洲活動據點的中心。17世紀80年代,荷蘭在東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以及西部島嶼也建立了貿易壟斷體制。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領土方面似乎也擁有了實權,1777年,它確立了包括爪哇東部在內的爪哇全島的統治權。

從結果來看,美國的獨立戰爭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了打擊。與美國合作的荷蘭,海軍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船舶航行和通商活動都不復往日。從此以后,英國獲得了制海權。

最終,產業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與亞洲的關系,創造了與上個世紀之前完全相反的現象。英國投入大規模生產所得的工業制品以及從印度等國獲得利益,確保對亞洲各個市場的占有。

英國、法國發展了產業革命,開始在巨大的中國市場尋求商品銷路。這兩大勢力在中南半島構筑起各自的地盤,在此迎來了帝國主義時代的開幕。

英國出于戰略上的權益(取得對印度東北邊境的控制)立場,將目標鎖定在緬甸,在第二次英緬戰爭(1852)中吞并了下緬甸區域,奪取了從內陸的宮廷到海洋的出口。結果,英國增加了向泰國的壓力。1855年,英國通過《鮑林條約》在泰國獲得治外法權。由此之后,泰國被卷入以近代國際秩序為前提的世界貿易體制之中。法國關心的則是越南。由于蘇伊士運河的開通(1869),這時人們開辟了更近的重要航線,不通過巽他海峽而是經由馬六甲海峽抵達中國、日本。

19世紀末期,美國這一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也在東南亞舞臺登場。美國從西班牙獲得菲律賓諸島。為了完全征服諸島,美國耗費了七萬士兵和四年時間。

20世紀初期,東南亞被英國、美國、法國、荷蘭各國分割。此地區諸國中只有泰國勉強保持了獨立。

反外國運動展開—19—20世紀

歐洲等帝國主義的侵略促使原先王國的高官們奮起反抗。這些高官獲得了當地人民的支持,在各自的愛國熱情下,開展了廣泛的反外國運動。然而,這些反對歐美的抵抗勢力與歐美帝國之間的戰斗力相差懸殊,高級官員和指導者階層的抵抗運動沒有發動起民族全體,個別進行的起義漸次被鎮壓。

到20世紀初,歐美堅固的殖民地統治基于“平定”無數起義和反抗的武力背景及舉措。歐美帝國主義在確保享有行政權的同時,又開始投資開發,旨在更進一步地掠奪。各國都開始采取措施,謀求這種政治穩定及可獲利的殖民地開發。

尤其是資本投入和商品作物的開發,催生了當地此前從未有過的新社會階層:從事商業或家族作坊等的人、作為殖民地官員候補的小官吏及教員、技術人員以及種植園或礦山的勞動者階層。這些社會階層的人不久就成為反歐美運動的先鋒,繼之發動民族性的反抗斗爭。民族運動的先驅們意識到,為了毅然決然地對抗歐美,必須學習并運用歐美的理論和技術。

亞洲民族運動的先驅們開始熱心研究歐美科學。“近代化”這一精神拒絕回顧過去的時代。日本在1905年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中國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發起變法自強運動,而且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等影響滲透全中國。在印度,國民會議派強力推進自治(Swarāj,獨立)運動。這些新興社會階層悄悄地研究歐美偉大思想家的作品。他們都醉心于美國的獨立宣言、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精神、承認民族自治權,以及很靠后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等。

當地人這種理智的動向,與剛剛誕生不久的當地階層的愿望相呼應。隨著貿易的發展,過去低端技術的生產活動失去作用,東南亞被埋沒在歐美的市場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致使西歐列強衰退,東歐諸民族國家的登場,1917年10月的俄國革命使民族主義政黨大幅出現,1930年,亞洲也爆發了大規模經濟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石狮市| 沐川县| 内黄县| 湖南省| 万安县| 普兰店市| 松江区| 理塘县| 宽城| 阿拉善右旗| 航空| 泰兴市| 雅安市| 铜鼓县| 阿克| 雅安市| 杭州市| 云浮市| 庄浪县| 南平市| 聂荣县| 甘南县| 博客| 吕梁市| 鄂托克前旗| 晋宁县| 教育| 措勤县| 霍州市| 高陵县| 泸水县| 延安市| 许昌县| 桃园市| 雅江县| 罗平县| 迭部县| 托克托县| 龙岩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