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誦讀與技巧
-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983字
- 2020-01-15 16:28:56
第一章 普通話的語音
本章內容提要:
1.什么是普通話?
2.如何理解聲母的發聲技巧?
3.如何理解韻母的發聲技巧?
4.什么是聲調?如何掌握五度標記法?
5.發聲基本功訓練技巧的掌握。
一、什么是普通話
普通話,我國國家通用語言,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普通話是在現代確定的語言,稱呼與定義因地而異,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中國臺灣地區稱為“國語”,均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在現代確定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而相對于非漢語的語言,普通話又常被稱為“中文”或“華語”。
1955年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確定普通話的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中國共同語。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但并不是全部照搬北京話。普通話并不等于北京話,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話。
就詞匯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中吸取所需要的詞匯。普通話和北方方言很相近,內部一致性較強,北方方言(類同于官話方言)分為北方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東北官話等。在中國各方言中它在中國大陸分布地域最大,使用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很大部分。
普通話“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的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五四時期以來的現代部分白話書面著作,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圣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范,并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二、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1.推廣普通話有利于減少方言隔閡,方便方言區人們之間的交往和溝通。
2.推廣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3.推廣普通話有利于國際交往,有利于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
4.推廣普通話有利于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
5.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范化,有利于提高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