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黃之夫書房問計
- 這不是我的大宋
- 開心的刀
- 2138字
- 2020-01-09 12:00:00
這次被帶出來,就不再是過堂了。
畢竟,涉及監稅司案的人群太多,而蘇州府帶回來的人也太多。
胡起所說的三五千人,是毫無虛假的,眼下被蘇州府帶回來的,起碼得有三四百之多。
這么多人,哪怕蘇州作為府衙,也是不可能同時訊問的。
只好緊急從吳縣和長洲兩地緊急調集了人手,來協助審訊。
而這幫人來幫忙的任務,就是在眼下幾百人之中,迅速找出疑似挑頭的人來。
所以,李鴻運帶著這些從班房出來的人,就在大院之中挨個指點,指到一個,便送一個進去,里邊已經有相關的人員在等著訊問。
胡邁被一個鄉兵推搡著,推進了一個小房間。
看得出來,房間是臨時布置的,極小的一個房子,里邊就一張桌子,桌子后邊坐著兩人,桌子前給留了個兩步見方的空地,其余沒了。
整個小房間里,只容得下這些東西。
坐在桌子左手的人見胡邁進來,開始了程序化問話:“姓名。”
胡邁站在原地,還沒搞清楚頭緒呢。
再說,剛才被李鴻運抽了的耳光還發著燒,所以這會還在撫臉。
剛才發問的人不耐煩又問了一句:“姓名!”
胡邁這才回過神來:“胡邁。”
“哪的人?”
“蘇州城南橋巷。”
“說吧,你們是怎么串聯起來去沖擊監稅司的,又是受何人指使?”
“沒有人指使,我也沒有趣沖擊監稅司。”
聽到胡邁這么一說,上邊無論是左邊程序化問話的人,還是右邊奮筆疾書做記錄的人,都是一愣。
那左邊的人又繼續問道:“你是說你沒有去監稅司?”
胡邁沉靜道:“是。我因遭了雷擊,四月初八就昏迷在床,今天蘇州府到我家時,我剛醒。”
上邊的兩人都是一呆。
在這坐了一上午,前來被訊問的人不管有沒有供述出什么實質性的東西,但是起碼都是參加了監稅司門前請愿行為的。
像胡邁這種人在家中躺,鍋從天上來的,實屬第一例。
桌子后的人回過神,繼續發問:“既然是這樣,為何會把你帶過來了?”
“我也不知道,莫名其妙的就有那李鴻運帶著鄉兵,就把我們家的人都帶過來了。”胡邁臉上帶著點小糾結說道。
桌子后的兩人聽到他這么說,都蹙了蹙眉,不知道怎么處理比較好。
這時,那個做記錄的小心捅了捅旁邊問話的人,指著剛才記錄的“胡家”二字給他看。
問話的看到了這兩字,心領神會點點頭,又繼續問胡邁:“你說的胡家,又住南橋巷,可是胡德富家之中?胡起是你什么人?”
胡邁心道:“怎么?小起兒這事,已經是人所周知了嗎?”
嘴上倒不遲疑,回答道:“是。胡起乃是我幼弟。”
桌子后兩人對視一眼,沉默了一下,那文化之人才繼續問道:“你說你昏迷到今天才行?”
胡邁一邊點頭稱是,一邊開始用手撐住額頭。
沒辦法,任誰在床上躺了十來天粒米未進,縱使有湯藥續命,也不可能不虛弱,更何況又被這么狠狠折騰了一番。
問話之人看了胡邁的表現,頓覺不悅:“問話之時不許亂動!站好!”
這樣的話,對胡邁毫無影響。
因為他發現,自己渾身的力量都在離自己而去,兩眼一黑,直接癱軟在地。
桌子后的兩人見狀,起先還以為胡邁是裝的,跑過來試探一番,才發現胡邁確實是昏倒過去了。
那問話之人站起身來,甩了甩袖子,朝門外喊道:“來人!把這人抬出去,叫個大夫給看看!”
門外守候著的鄉兵連忙進門,將癱倒在地的胡邁給抬了出去。
又有一個織工被推進了胡邁剛剛出來的這張門,然后門再次關上。
胡邁被人抬著,扔回了班房。
不過,也不是沒人管他死活,起碼,還是有個鄉兵把情況一層一層上報了,最后還真請了個大夫來給他瞧瞧。
好在大夫來了之后,發現胡邁只是因為體虛才再次昏倒過去,沒有什么其他毛病,而且此時也已經清醒過來,不會有啥大問題了。
大夫安排給他弄點吃食,至于藥方就沒開了。
胡邁眼下都在這了,還能抓的起藥不成。
鄉兵聞言,罵罵咧咧就出去了,心底還大感晦氣,遇上了這么個病秧子。
蘇州府今天是滿負荷運轉的一天。
黃之夫自從擔任蘇州府知府以來,這還是頭一次。
雖然大部分的工作任務都已經分配下去了,包括判官崔秀、推官呂不同眼下都在分別忙碌著,但是黃之夫手上的工作仍然一點都不輕松。
此時已是晚飯時間,他吃完飯,在書房坐定,順便讓仆役去請自己的幾個幕僚過來。
三個幕僚一進書房門,就發現黃之夫正凝神坐在書桌之前,兩個眉毛都快皺到一起了,心知這東主心情不好,因此也都不敢開口如同平常一般先開個玩笑啥的。
黃之夫不等三位幕僚開口,就搶先起身相迎了:“三位先生來了!正好,某只覺得一團亂麻,攪得我頭都大了,還需要三位先生幫忙診診脈,看看該怎么解決!”
三位幕僚連稱不敢,不過作為幕僚,為東主分憂那是本份,因此也不過分推辭,都在書房分賓主坐下。
待到仆役奉上香茗,黃之夫斟酌了一下,沒有點將,對著三人直接說道:“監稅司一事勢必震驚大內,而眼下我們雖然將一部分涉及的人員都帶了回來,但是如何善后還是個大問題啊!”
三個人對視一眼,居左的一個先開口道:“轉運使衙門可有什么意見傳來?”
黃之夫搖搖頭,示意目前還沒有收到轉運使衙門的相關意見。
居中的一位幕僚也說道:“眼下也在乎不了轉運使衙門的意見了。”
居右的幕僚也輕聲道:“對。眼下轉運使衙門的意見可以說是無足輕重了。最關鍵的是,要怎么讓政務院滿意,讓官家息怒。”
黃之夫長嘆一聲:“哎,這才是棘手的地方啊。老實說,某當這個蘇州知府三年,也從來沒預料到過這種情況。德佑先生,光啟先生,永言先生可有教我的?”
德佑,就是居中那位,永言則是居右的一位,光啟就是居左最先開口那位了。
三個人都是黃之夫請來的幕僚,從黃之夫到蘇州來赴任至今,剛好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