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一路來揚州城外,在城外他們找到一個破廟,當晚李駿默就去附近的村莊,在哪里找來一個醫者。他對張菇涼做了一個簡單的外科手術,拔除了埋在肉里的箭頭。
“她流血過多,只是暫時昏迷,等會應該會醒,我也只是簡單的取出箭頭罷了,菇涼的傷勢需要一段時間的靜養,這有一副藥方,早日抓來吧,在下告退了”醫者說道。
李駿默瞄了瞄,一地的染血布巾,跟著就恭敬的送醫者出了破廟。并恭敬的遞給醫者,診金。
“現在呀城里白天被歹人,攪的很亂,現在到處都要宵禁,我得趕在宵禁之前,回家。”醫者說道。
“就診之事,還望保密。”李駿默說道。
“那是自然,”
醫者舉著燈籠在傍晚的夜色中,慢慢的返回村莊而去。李駿默則返回了破廟,少許出去買食物的宋元帶著食物回來了。順便還買回一耳鍋。李駿默用幾塊磚石搭起一個簡易的灶爐。又去打來水,開始熬煮大米粥。而一旁的宋元擔心的說道:“賢弟呀,我們咋又回揚州了,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李駿默一邊熬粥一邊回答道“今天下午的那些人,會一路往北追的,等他們沿途沒發現我們的蹤跡才會擇返的,我們有一天的時間隱蔽去我們的蹤跡。”
“咋隱蔽嘛?,我們還帶著一個受傷的,跑不快呀。”宋元說道。
“跑不快,就坐船,明早讓張菇涼喬裝成男人,我們三人坐運河的船再北上。”李駿默說道。
“唉,也不知,你中了啥邪。非要去救一個不相干之人。”宋元不解的說道。
李駿默默默的熬著粥,沒有回答,他知道對于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人,來說與他們談什么自由戀愛,婚姻自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何況連他自己都想不明白為啥這樣做,所以何來理由給他人解釋呢!
粥好了,宋元合著咸菜吃了起來,而李駿默則攙扶起剛醒的張菇涼喂著稀粥。
一夜稀星,云遮月。半夜涼風度一夜。早早的,張菇涼就拖著疲憊又受傷的身體換成了男裝。她的傷口只是簡單的包扎了一下。李駿默一邊攙扶著她,一邊讓宋元收拾行李。
“耶,這么標致的男人,怕是要迷死一些菇涼了。”宋元打趣道。
可破廟里沒人回應他的打趣。
三人一早出發,路上慢行,花了一個時辰,才來到運河渡口處,他們上了一艘北上的貨船。他們三人一上船,就被安排到了船尾。
一來到船尾,三人面面相覷,一時沉默寡言。少許張菇涼才詢問道:“李公子你為什么要救我,我并不認識你呀,我父親認識的人,我都知道,他應該也不認識你。非親非故,我這幾日一直納悶,你為啥要救我。”張菇涼用比較虛弱的聲音問道。
“為啥,我不知道,估計是他看上菇涼你了唄”宋元查嘴道。
“公子的大恩,小女人無以為報,只有來生再報,公子你是一個好人”張菇涼說道。
“唉,菇涼,雖然我這賢弟,不算一表人才,但也算肚中有一些文采的人吧,他為你出生入死,難道就換來一句,他是好人。”宋元有點憤怒的說道。
宋元說完這話,這才發現見李駿默,張菇涼兩人都底下了頭,他就不好意思的再說什么了,只是甩出一句“榆木腦袋。”就走出了船尾去了船頭。
———————————————————
就在他們的船走出去半日時,一大隊兵卒舉著東廠的番旗,最前面有兩個兵卒押著一位醫者,后面是一隊兵卒,兵卒后面是騎著馬的李公公,他們在番旗與回避等儀仗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奔揚州城外的破廟而去。當他們來到破廟前。幾個兵卒押著醫者來到了李公公的馬前。
“大人,就是這里了”。醫者顫顫驚驚的跪著說道。
“真的只有兩人,”騎在馬上的李公公女聲男氣的問道。
“是的,大人”醫者跪著回答道
“竟然有如此膽大之人,進去搜”李公公騎在馬上吼道。幾隊兵卒領命而去,少許一小旗官跑回來說道:“回稟大人,廟內無人,廟內停有一輛馬車,還有一些染血的布條,就再無其它的。”
李公公騎在馬上手一揮,哪位小旗就退了下去。
東廠的兵不是太監,是錦衣衛。東廠的首領是太監。東廠辦案時,有調度地方守備兵力的權力。
東廠的建立者是明成祖朱棣。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并不是很方便,于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系起來也比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太祖關于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
對于東廠而言,其實它更像一個特務機構。東廠也是人才濟濟的,其中不乏有精通追蹤,查案,的能人,這不一個痕跡專家就來到了李公公的馬前。
“回稟公公,小的發現有三人的行印,一路往運河碼頭去。”
“來人呀,通知運河沿岸,一定要把這三個奸細給我抓到。”李公公用他那不女不男的聲音吼道,聲如冰錐久久在天空中回蕩。
———————————————————
船行到快到淮安時,李駿默三人下船改走陸路了,傍晚十分,他們來到一個村莊投宿。他們當剛住下,村口的州道上就有一隊兵卒騎馬狂奔而去。李駿默對村長問道:“族長大人,平時也有兵卒騎馬而過嗎?”
“沒有,只在有事之時,才會有,”族長回頭望著路邊回答道“又不知道哪里出事了,唉這年頭。”
用過晚飯,李駿默來到張菇涼的房間想尋問她的傷勢。哪知他還沒開口就聽張菇涼說道:“我知李公子對我有救命之恩,所以我敬你,如果想以救命之恩要挾與我,那我還不如死了算了。”話都說道這份上了,李駿默也只好說道:“我是喜歡你,可喜歡你是我的事,我絕無以此要挾菇涼的意思,我前來只是想問菇涼的傷勢如何。”
“多謝公子,沒什么大礙。”張菇涼回答道。
李駿默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轉身離開。
世間的情就是這樣,少女懷春,男生懷意之時,多是以貌取人。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顏值控。李駿默喜歡她,而她卻拒之千里。路上李駿默幾次找她說話,她都不理不睬。而奇怪的是,李駿默還是一直往上靠。這或許就是人類的感情吧,對你有感覺之時,一切都可以放棄都可以付出。對你無感覺之時,那怕你為她赴湯蹈火,付出所有,對她而言都是無意義。
懷著郁悶的心情,李駿默一夜無眠。第二天眼睛黑的和熊貓一樣。宋元見此打趣的說道:“這是做的什么事呀,什么事讓你徹夜難眠的呀”
李駿默搖搖頭道:“宋哥上路吧。”
馬車一路而行,秋時的楓樹葉火紅的點綴著山林,微風中不時傳來鳥兒愉快的叫聲。藍天上白云朵朵,正是風景如畫,可馬車里的人卻無心情欣賞這時的風景。馬車里安靜的氣氛讓宋元困身難受。他一個活的一個大燈泡,換誰都難受。
馬車在坑洼的土路上行走了幾天,這才來到海州(今連云港)海州城墻是最為常見的縣級城墻,海州城共設東西南北四門,南為朐陽,北曰臨洪,東名鎮海,西稱通淮;城墻高5米有余,寬三米有余。
他們來海州是找船的,由此坐船回青島。所以他們并沒進城,當李駿默把想法說與宋元張菇涼聽時,張菇涼卻反對,她說:“她想去天津投奔親屬”。好在李駿默勸說她把傷養好再去也不遲,她這才同意一起坐船去青島。
就在他們坐上漁船出海去青島時,海州城內一隊錦衣衛騎馬入城了。而領隊的正是圍殺過李駿默與宋元的付統領千戶。好在他們沒進城,也就這樣,他們又奇跡般的躲過了追捕。
也許是漁船狹小潮濕,這天張菇涼一直有點精神萎靡。李駿默熱情的上前詢問幾次,得到的回答是沒事。就這樣漁船走了幾日后,抵達青島,一抵達到青島衛,李駿默不知咋的,心里有了一種踏實感。他們三人選擇了離城比較近的地方上岸。李駿默付給了漁夫船錢后,三人一起往青島衛城方向走去,走了不到三分鐘,只聽“噗”一聲,張菇涼突然就暈倒在了路邊。李駿默連忙上前扶起她來手放額頭一摸說道:“宋元兄,你去城里喊一輛馬車過來,我在這里等你,順便通知府里的人,叫他們找幾名醫者去府中候著。”
交代完后,宋元見狀那里還敢怠慢,一路小跑去了青島衛城。過了一個小時,兩輛馬車來了李駿默面前,紀師爺與兩個丫鬟跳下了馬車,丫鬟上前扶著張菇涼上了馬車,紀師爺也與李駿默一起坐上別一輛馬車。兩輛馬車隨即狂奔奔向青島衛城。一陣馬嘯車轔后,道路上只留下一陣塵土飛揚。———————————————————
府衙宅院書房中,紀師爺、陸京、陸義、萬家寶、剛匯報完這段時間的事,萬家寶押送回來兩艘海盜船,還有繳獲的物品與幾萬兩白銀。李駿默拿出大部分獎賞了出海的水營士兵,當然也包括萬家寶了,陸義這次招募回來800多人的新兵,李駿默讓他負責訓練騎兵500人,其余的人歸撥陸京,而陸京則要帶著他的兵卒去小琉球做訓練。李駿默要求他們必須適應熱帶的作戰環境。并且研究出熱帶作戰時,所需的步兵戰術。紀師爺則匯報了青島衛的大致情況,鐵廠、肥皂、提煉廠、軍械廠、雷酸汞制作廠等的情況。這些廠大致沒大事,生產活動正常。天津商行今年估計又是一個大賺之年,上個月商行送來10萬白銀,加上稅收,今年年底會有20萬兩的結余。還有就是惠民藥局的湯醫生,送來的硝化甘油藥物的使用情況,現在這藥已經開始在天津商行售賣了。順船來的織戶已經安排妥當住下了,而那個燒琉璃的爐窯還在修建中。等李駿默處理好這些事。眾人這才一起走出了書房。
早在書房等候的小桃,給他行禮道:“湯醫生,已經看完張菇涼的傷勢,小姐正等著大人過去呢!”
李駿默轉身對身后一眾人恭敬作揖行禮后,轉身與小桃去了后宅。
“湯醫生,什么情況”在回廊里李駿默遇見正要離去的湯醫生。并急切的問道。
“回稟大人,那菇涼傷口已經發膿了,我已經重新清洗好傷口,可是菇涼還在發燒,我也只能用冰降溫。至于她能不能蘇醒,那就只有看天意了。”湯醫生恭敬的回答道。
“好,下去吧”
李駿默來到西廂房,這是陳姬出來迎接。他們一路進入張菇涼的房間,李駿默站在房中,望著躺在床上昏迷中的張菇涼,心里像壓了一塊巨石一般。
“大人,這菇涼的傷勢………”陳姬試探著問道。
李駿默望著床上的張菇涼,看了看忙碌的丫鬟們,淡淡回答道:“情況不好,怕是感染了。”
“什么是感染呀”陳姬驚訝的問道。
“你們好好照顧,我去想辦法”李駿默說道。轉身走出了房間。
他來到院中假山處,努力的在腦海里回想他自己腦袋里那點可憐的醫學知識。“引發傷口感染的常見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腸球菌、大腸埃希氏菌等。最壞的情況是,引發敗血癥。那可以用抗生素退燒吧,好像是可以的,這抗生素哪來呢。哎呀,對了呀,青霉素應該可以吧。”想到這里他哪里還等得。
“來人呀,”李駿默大聲喊道。少許就有仆人聞聲跑來。他交代好他們急需辦的事,他也就來到了東廂房邊上的一處房間,這里算是他的實驗室吧。青霉素如何提取他還是知道的。
他先讓仆人們用米磨成的汁水+用山芋磨成的汁水作為培養基溶液用個小瓷碗分裝好
其中他安排了一些仆人去外面散發消息去了,收發霉的果子,凡是長有綠毛的果子他都收,一錢銀子一斤。一下這消息就轟動了青島衛,一時之間,家家翻箱倒柜尋找長有綠色毛的果子。不到一刻鐘他們就收了三大匡。
仆人回府后,他又與湯醫生一起用脫脂棉把綠毛一一刮下,分別放了一些在盛有培養基溶液的小碗里。蓋上好蓋子后,就等著它繁殖了。隨后又叫湯醫生用脫脂棉,把張菇涼的濃液粘取出來一些分別放入別的一些培養基上。
好在有物理降溫的方法,再加上湯藥,雖然不能治愈,但是抑制病情還是可以的,幾天后張菇涼也醒了,只是還是發著燒。
大約一個星期后,李駿默拿著一個小瓦罐。用紗布薄薄的封住頂部,再在紗布上剪了個小孔,拿一個漏斗,在漏斗里放一些脫脂棉,把培養過的青霉素培養液體從棉花上緩緩倒下去(有點像過濾)這一工作程序是湯醫生完成的。然后再在那個瓦罐里倒適量(培養液的3倍)的菜種油,然后開始攪拌。罐子底部側面開有一個小洞,李駿默用脫脂棉與竹管連接好那個小洞。這個小竹管是用來放出液體用的。攪拌幾分鐘后,充分攪拌到最后他發現,罐子里的液體有3層(你看不見的,罐子不是透明的。)然后他打開底部的竹管,放出青霉素液體。
然后他又將準備好的碳粉(木炭,先蒸煮消毒后研磨成粉)加入裝有青霉素液體的罐子中,并攪拌成干濕狀。
然后再取出碳,用蒸餾水(不能用其它水,否則就沒用了,會被污染的)洗滌碳,再用醋加水混合水洗滌碳在用海草汁水洗滌他反復重復這些步驟三次,然后再次過濾,最后他將最后得到的液體分成每100CC一小杯。并讓湯醫生標上號,1,2,3,。。。。并等上一天多。
最后一步很是艱難哦!他讓湯醫生用棉花棒蘸上少許青霉素,并放入裝有張菇涼的膿液培養基的瓷碗里,這些瓷碗也是編有號碼的。并分別滴在瓷碗的中央。然后就蓋好蓋子
等待。。。。。。。。。
過7天后,他與湯醫生開始檢查了,他對湯醫生說道:“如果看到有一個中央沒有青霉,只有周圍一環有,就制作成了”
湯醫生開始一一翻看,并報數到,一號,壞的,二號,壞的,三號壞的……………一聲壞的喊聲,打擊著李駿默,他心里焦急著,雙手不知不覺的緊握起來,如果不成功那就以為著張菇涼會死去。那可是他的初戀呀。
88號……湯醫生喊到一半卡住了。他低下他仔細的翻看一番后,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最后興奮的喊道“好的,88號是好的”
李駿默一聽,心中的大石總算放下了,他長長的松了一口氣。癱坐在椅子上。
最后就是用竹筒管吸取88號碗里的青霉素了,這88號就是盤尼西林了。然后就是注射了,他早就安排好工匠用手工打造好了針頭了,就這樣,三天后,張菇涼的發燒退了,7天后她的傷口也愈合好了開始結疤了。當湯醫生親眼所見張菇涼由危轉安后。他信服的跪拜在李駿默面前。
“大人真乃神人呀”湯醫生佩服的跪拜道。
“快快起來,這那是我的功勞,這是青霉素的功勞呀”
青霉素,青霉素。湯醫生口中反復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