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杏花屯兒

林子江沒有告訴林欣欣,這次下鄉根據點兒的后勤聯系工作,都是林子江一個人攬下來聯系的。

他一直是個辦事低調的爸爸,為了不影響林欣欣,每次去大高都乘公車,爬上坡。

大高,畢竟新成立的高中。

一方面,想把精力放在成績上。

到了高三想全力投入學習,所以把高三上學期的下鄉,提到了高一下學期。

另一方面,從校領導到老師,外地調來的占多數。

剛剛重新組建,對渤廣周邊的農村完全不了解,哪里能接受學生下鄉做社會實踐,完全沒有方向。

還是老毛想到了,這次教學樓,宿舍樓,操場的建設都是林達的項目。

所以,老毛跟林子江一提,馬上,所有具體安排就都核實下來了。

畢竟,林子江雖是林總,但還有學生家長的身份。

下鄉去杏花屯兒。

林欣欣的戶口所在地。但,只是戶口所在,林欣欣從未去過。

杏花屯兒,其實跟杏花沒一毛錢關系。

以前是個不足千戶的小漁村,可這幾年已經幾次作為江北先富起來的農村代表,村長去年還進京開了人代會。

林子江,說祖籍算福慶,可說到自己的老家,就是出生地杏花屯兒了。

林達集團在剛有起步的時候,第一個項目就是自己投本金出資修了杏花屯兒的公路。

讓祖祖輩輩靠海吃海打魚為生的杏花屯兒在后山建起了櫻桃園,沙地又整上了西瓜田。

如今,城市里蕭條的處處流行“下崗”,此時的杏花屯兒可是興旺的隨處“招人”。

這會兒剛過完年還沒開春,算不上農忙。

讓杏花屯兒有了今天的林子江一打招呼。

自然全村兒都熱情高漲,熱烈歡迎。

大家都是新建的房子,每家招待住上四五個人都不是問題。

村長集合了幾個人,犯愁的是,“大伙兒說說,林總弄的孩子們,是從大城市來咱們村里,說是為了社會實踐,是不是有讓孩子們憶苦思甜的意思啊。”

“村長,那咱們是不是得拿出來以前的一些舊衣服舊鞋啊,按照最近電視里《一鄉之長》那個感覺來啊。”

“有點兒太先進了,照前幾年那個《籬笆女人和狗》的感覺才有咱鄉村味兒吧。”

“老劉,你們家那幾輛破拖拉機,如果沒當廢鐵賣了,你去給加上點兒柴油,拉城里娃們兜兜風吧。”

“……”

幾個人討論到全村準備,大家可是比籌辦年貨都上心。

下鄉,每人只限帶一個雙肩背包。

大家下了綠皮火車,坐上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大客。

家家雙職工獨生子,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很多還是第一次坐火車,長途大客。

拐過公路,再往后就是黃土路了。

4輛大客把學生們放下,按林總指示直接回城了。

“老滿,咱們這是要領著學生往村里走嗎?”李綱看看手里的行程,寫的不細,轉身問問老滿。

每個班都是班任配一個科任。2班是李綱加老滿的組合。

“老毛的話,我也向來聽不懂,咱們等等吧”老滿讓大家原地集合站好。

三月在江北才剛剛有開春的意思。雖然沒風,但外面冷的凍鼻子,還是冬天。

沒過兩分鐘,遠遠看見塵土飛揚,地面也像電視劇里兩軍交戰時,最前線的萬馬奔騰般微微顫抖。

“噠噠噠,噠,噠-——”走進了,才看見是5輛排的整整齊齊的拖拉機緩緩駛來。

除了排隊整齊,再沒有一樣齊整了。

一輛,是手扶式的,前車燈早撞沒了,鐵皮掉色掉的想象不出它生來啥樣。

“這輛是東方紅,咱們小學語文課本有,還記得嗎。”李綱指著另一輛橘紅色的說道。

“記得啊。‘一眼望不到邊的耕地上,幾臺嶄新的拖拉機來回奔馳著。李阿姨駕駛著

一臺拖拉機過來了……他好神氣啊!將來我也要駕駛拖拉機,開墾祖國肥沃的土地’。”做為語文科代表的祝潔在文字上的問題,永遠有問必答。

“可是,李哥,這幾臺,看起來并不嶄新啊。”絡腮胡想讓祝潔趕緊停下背課文。

“這輛青蛙眼,是28拖拉機,跟咱們年齡差不多。”從來不多話的林寬,看到了拖拉機,也是按耐不住了。

另外兩輛應該是當代新機型,大家無話。

拖拉機開到了眼前,還沒停穩,村長就帶頭跳下來,熱情的跟李綱老滿握了手。

怕大家坐著不舒服,幾輛拖拉機后面的車斗里都鋪著被子。

李綱安排大家10人一臺迅速上車,想喊老滿一起催催光顧著興奮不動彈的學生,卻看見老滿自己激動的偷偷抹眼淚。

“上車,快點兒先上車。”李綱只好提高了嗓音,一個人指揮。

天艮和絡腮胡蹬上了東方紅,跟林寬上面拉下面推的,才把夏雨秋爽幾個也弄了上去。

“噠噠噠,噠,噠——”馬達發動了,在拖拉機托起來的黃土風里,同學們才真正感受到了下鄉的開始。

戀戀不舍的下了拖拉機,同學們被分配到了各戶農家。

李綱老滿的班,什么都實行民主制,活動小組自由組合。

夏雨,秋爽,林欣欣,祝潔住老劉家。房子去年新蓋的,是村里數一數二的大房子。

天艮,林寬,絡腮胡住隔壁小一點兒的李叔家。

雖然是先富了起來的江北代表村子。

但也不辜負渤廣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少男少女們的期待。

每個家,都有個院門,進門都有個院子。

每個院子都有狗看門,貓曬太陽,雞下蛋。

這些又讓大家興奮了好一陣子。

往廣大農村,鋪自來水管,還是要一步步實施,目前還沒到杏花屯兒。

每家院子一角,都有個壓水井。

看著壓水井的撬架,幾人過來輪流著上提下壓,呼啦嘩啦引水壓水的幾個來回,把老滿課上講的動力滑輪理論都拿出來了。

“來來來,看看這個。”夏雨喊著。

大家舀好了水,搬到了一口大的能藏下兩個人的水缸前。

“這不是小學時那個‘司馬缸砸光’的段子里的神物嘛。”祝潔也伸開胳膊去試著抱了抱這口水缸,太大了。

本來杏花屯兒已經以果園為主了。

江北的土好,大豆花生也還有幾家種點兒。

拖拉機,耕地機動起來就是半天功夫的事兒。

為了讓大家體驗下。村長先安排每人配了一把鋤頭,一把鐮刀。

放下行李,簡單嘴里塞個饅頭火燒,大家就被集合了起來。

“馬上陽春三月,一年之計在于春,大家也扛起鐮刀,鋤頭動起來哈。”村長邊說邊示范。

其實,杏花屯兒發展起來的這幾年,割草,翻地這些基本的農活,連當地的孩子們也不太見的著了。

這次跟著城里來的高中生們,一起掄鋤頭,當地的早放學的小學生們也是個個興高采烈。

林寬,擔心的心放不下,就像影子一樣跟著祝潔和天艮寸步不離。

林欣欣好不容易從學習里解放出來,來到大自然,更是自我釋放,完全我行我素。是跟著天艮寸步不離。

豬小隊幾個人一起鋤草翻土,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個多時辰結束了。

接著去參觀了豬圈,粉碎豬飼料,喂豬。

此時看著豬吃,喂豬的肚子也叫了。

太陽快落山了,一大早5點半的火車,這會兒如果不是興奮點支撐著,一半以上的人,早趴桌子睡了。

晚上,老劉把李叔叫過來,大家一起做了個大鍋飯。一起吃大桌飯。

圍著一桌,除了豬小隊7個人,還有老劉家兩個剛上學的小女娃。

吃完了,大家坐著閑聊。

“劉叔,咱們這兒發展的真快。我們城里電腦還只是網吧里有,我看咱們家都更新換代了吶。586的電腦,渤廣都沒聽過誰家里有呢。”天艮跟奶奶住久了,是個很會跟長輩聊天的人。

“可不是嘛,凈瞎買。快1萬進去了。我就看你劉叔拿它掃雷了。”劉嬸搶著說到。

看樣子,天艮這個話題聊死了。

“是啊,劉叔,咱們這兒真比渤廣發展的好。院子里的兩輛摩托,一輛是勁飚200,一輛是純進口的本田老A吧。一會兒能讓我們拍個照片嗎?”林寬是所有帶轱轆的東西的真粉。

其實一下午早就想問了。又看著劉叔忙,沒太好意思。

老劉一拍大腿,總算來了個不管他那倆寶貝叫“紅驢”,“黑驢”的了。

“成!別光拍照,吃完了沒,我帶你們幾個小子騎騎去。”老劉拍了拍天艮和林寬的肩。

“走!”,剛站起來,老劉想起來還有客人,自己這么突然好像不太客氣,又說了句,“幾個丫頭就早點兒休息吧。”

一會兒,院子里摩托聲響,幾個男的都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大石桥市| 乐平市| 米泉市| 英吉沙县| 淮安市| 穆棱市| 湘阴县| 赫章县| 盐池县| 永寿县| 和平县| 剑阁县| 蒙城县| 东辽县| 万荣县| 张北县| 泗阳县| 扶余县| 榆中县| 阿瓦提县| 思南县| 涟水县| 廉江市| 江华| 钟山县| 新昌县| 合水县| 和静县| 鄂尔多斯市| 突泉县| 来凤县| 香格里拉县| 苏尼特右旗| 辰溪县| 油尖旺区| 清新县| 射洪县| 兴仁县| 蕲春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