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道販子舍友
- 芳華處處(全集)
- 夏甲乙
- 3154字
- 2020-01-08 12:20:13
和夏天最先熟悉起來的,是同宿舍的幾位。
夏天和同樣來自南方的方超很快就找到了共鳴點。方超來自湖北的一個水鄉,長著一張清秀的娃娃臉,笑起來略顯羞澀,一副與世無爭,人畜無害的樣子,讓人忍不住對他敞開心扉。他是夏天在大學四年所有感情經歷的見證者,甚至可以說是部分參與者。
夏天后來還清楚地認識到,方超當時略顯稚氣的笑容下,是一顆敏感細膩的心,是狂野豐富的感情,是關鍵時刻清醒得可怕的頭腦。
夏天來北京后的第一個生日,也是他的十八歲生日,就是方超陪著度過的。
夏天一直忘不了十月那個微涼卻格外舒爽的秋夜,方超陪著夏天在宿舍樓后的小花園里過了一個簡單卻別致的生日。
花園其實很小,小到似乎都不能稱為一個花園,幾蓬翠竹,一彎小徑,一塊青草地,青草有的已泛微黃,中間雜著一些白色、紫色的雛菊。多年以來,這個小花園始終是夏天心中最美的花園。
夏天和方超一人拎了一個小馬扎下樓,在草地上鋪上兩張報紙,把所有的吃食都放在報紙上。一包花生米,一盒黃桃罐頭,兩根蒜腸……
兩個來自南方的毛頭小伙,并沒有很多話,直到月上柳梢頭。
同宿舍的另一位同班同學,是北京本地的白樂東,一個皮膚黝黑的渾身充滿北京風味兒的胖小伙兒。當然,他所謂的胖,是參照當時的標準,現在看,應該也就是中等身材。一段時間內,白樂東是夏天了解北京、觀察北京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是夏天學習北京話的第一個老師。夏天學會了一個“忒”字,覺得用在各個場合特給力,忒棒,忒漂亮,忒沒勁,忒惡心……只要一加忒,什么感覺表達出來都能翻倍。于是,夏天在一段時間內用“忒”字用得忒勤。
白樂東加速了夏天融入北京的進程,并很快成為夏天平生第一個生意合伙人。
做這單生意,他們一方面是受到了高年級同學的啟發,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深感自己囊中羞澀,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經濟狀況,提高生活水平。
細心的白樂東發現,在剛入學時高年級同學打著新聞系集郵分會的旗號推銷給他們新生入學紀念首日封,每個售價是一毛錢,但實際成本是八分郵票錢加一分信封錢,每個居然有一分錢的利潤。由于每個新生購買的數量都不少,總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起碼有大幾塊錢呢。
白樂東和夏天商量,他們也應該勇于發現商機,并果斷出手。
最后,他們認定,隨著冬天的到來,麥乳精一定會在同學中大行其道,成為時尚飲品。
他們做這種判斷的依據主要有兩點。
一是班長老凱的示范作用。老凱每晚睡覺前都會沖上一杯濃濃的麥乳精,不僅自己喝得“吱兒咂兒”亂響,還故意晃悠杯子,讓熱熱的乳香和可可香蕩漾開來,惹得眾人心神不寧。于是他們宿舍的人一致通過決議,認定老凱這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是對無產階級群眾的嚴重挑釁,以后絕不允許老凱在晚上大家餓的時候公開喝麥乳精。
二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某個初冬的夜晚,突然降溫,夏天同宿舍的幾個人上完晚自習,被從圖書館回宿舍這段路上長長的冷風吹過后,頗有饑寒交迫的感覺。此時,和老凱同宿舍的江驢兒舉著半包麥乳精如精靈般進到夏天他們宿舍,充滿關懷和體貼地說,你們肯定是又冷又餓吧,我請你們喝麥乳精,大家泡濃點兒,把這些都分掉。夏天、白樂東、方超莫名感激,但也毫不客氣,和江驢兒一起把那半袋麥乳精都瓜分了,各自用滾燙的開水泡了一杯極其香濃的麥乳精,有滋有味地喝著,齊聲贊嘆這麥乳精既熱身,又暖胃,喝完打出嗝來都是甜香的,實在是睡前的上佳飲品。
正喝著,隱約聽到對門屋里老凱的號叫聲:“我的麥乳精呢,誰偷了我的麥乳精?”江驢兒咧開大嘴直樂,并對夏天他們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夏天他們非常默契地迅速把杯里的麥乳精喝完,又倒了點兒水涮涮杯子……
夏天和白樂東決定開始從事麥乳精在校園的經銷工作。所謂經銷工作就是去找到便宜的貨源,批發出一些貨來,加點兒價再賣。
白樂東找到了北京的生產廠家,還通過關系說服廠家允許賒賬,賣出貨后再結賬。他們拿到的批發價比學校小賣部的同樣產品每袋要便宜四毛錢,這讓夏天和白樂東信心滿滿。他們決定讓兩毛錢利給同學,自己每袋只掙兩毛錢,這樣既能造福廣大同學們,還能讓自己發點兒小財。
夏天和白樂東先進了一箱麥乳精回來,二十包裝的。
這天上午的最后一堂課是政治經濟學,夏天和白樂東決定利用這堂課進行社會實踐,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充分論證流通環節中銷售的作用。
夏天找到一張大白紙,用毛筆寫下若干大字,制作了他平生第一張廣告宣傳海報。海報上的內容是這樣的:
批發價麥乳精,國營品牌,每袋1.60元,比小賣部直降0.20元!
這個“0.20元”寫在海報的右下角,字體巨大,第一時間就能抓住過路人的眼球。他們把攤位設在了東區食堂樓下的布告欄前,這是同學上食堂買飯的必經之路。
他們把海報鋪在地上,海報的四個角分別用一袋麥乳精壓著,避免被風吹跑。因為剛剛降溫,他們站了一會兒就被凍透了,但他們的眼光卻無比熱切地期盼著過路的同學關注他們的小攤。
確實有一些同學被海報上大大的“0.20元”吸引,上前一看,發現每袋要1.60元,撇撇嘴就要走,夏天和白樂東總是不遺余力地解釋說,這比小賣部還要便宜兩毛錢呢,但大部分人還是搖搖頭就走了。過了二十分鐘,終于有一個同學停留下來,很有誠意地進行討價還價,說是要去看望生病的朋友,希望便宜一點兒賣給她。夏天和白樂東咬咬牙,再便宜一毛錢賣了一袋給她,算是開張大吉。
賣出一袋后,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他們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扯開嗓子喊:“批發價麥乳精,一塊六一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他們為自己能解放天性,放下知識分子的臭架子,像一個真正的二道販子一樣吆喝感到無比自豪。
但他們的吆喝,并沒有起到吸引客戶的作用,問津他們小攤的人反而越來越少。有的路過的人還側目哂笑:“這年頭,賣什么的都有……”
在后面的將近半個小時,他們一袋都沒賣出去,來吃飯的同學已經寥寥無幾,食堂快打烊了。這時候的夏天和白樂東凍得鼻涕都快掉下來了,餓得前心貼后背,也沒力氣吆喝了,一種巨大的挫敗感在心中彌漫開來。收攤不甘心,挺在這兒賣出東西的機會又非常渺茫,真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一個人的出現算是把他們解救了。
一個兩鬢斑白的老者手扶著自行車把停在他們前面,很客氣地問道:“同學,我買一袋麥乳精可以嗎?”
“可以,當然可以!”夏天和白樂東喜出望外。“一塊五一袋!”他們自動把價格降了下來。
“你們是哪個系的同學,這大冷天還站在外面賣東西?”
夏天和白樂東聽老者一說鼻子都酸了,回答道:“我們是新聞系的。”
回答完有些不好意思,又忙補充道:“我們賣東西主要是為了進行社會實踐。”
“哦,新聞系的,新聞系的學生多了解一下民生也是很好的。”老者沉吟了一下,又說道,“那我買兩包,還是一塊六一袋付給你們。你們也趕快去吃飯吧,食堂快沒飯了,別餓著了。你們還是要以身體為重,學業為重啊!”
老者的話里帶著一種父輩的關愛和慈祥,夏天和白樂東好像忽然一下聽明白了什么。跟老者告別后,他們趕快把剩下的麥乳精都裝回紙箱,卷起了海報,匆匆趕到食堂的賣飯窗口。好在食堂在賣加煮的熱飯,四兩米下肚,也算是對他們冰涼的身體有少許安慰。
吃完飯后,白樂東把剩下的麥乳精全退回了廠家,他們一袋都沒舍得留下來給自己喝。
他們這單生意的營業額總共四塊七,凈利潤五毛錢。
這次販賣麥乳精的經歷對夏天有所觸動,他和白樂東總結經驗認為:麥乳精在學校屬于奢侈品,他們高估了學生的消費能力,導致應者寥寥。
以他們販賣麥乳精獲得的利益和花費的時間比,效益極低,若非那個老者慷慨出手,利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目前并非生意道上的人,而且也不可能馬上成為此道中人,他們的精力還是應該放在學習上,要珍惜大學寶貴的學習時光。
當然,他們沒多久又見到了那位老者,不是在路邊,而是在課堂上,那位老者居然是方童分,全國最負盛名的新聞史學泰斗。夏天和白樂東是有眼不識泰山,但即便如此,方老的三言兩語在當時還是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直到現在,在夏天心中,依然健在的方老還是他最崇敬、最感激的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