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氣晴朗,惠風和暢,心情一般,諸事還算順利。
思考:為什么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答:這是孔子說的一句話,主流解答是孔子看見有人一樣的陶俑被陪葬,擔心引發活人殉葬。比喻惡例一開,引發效仿。
如果孔子是個仁愛的人,主流解釋就是以上。如果是個頑固復古的人,就應該是支持活人殉葬。
但儒家解釋權不在孔子手里,在他的徒子徒孫手里。大家一起添加私活,從而讓經典面目全非。
今天還看了《皮囊》阿小與阿小篇。作者用略微哀傷卻又平和的語調敘述了兩個阿小從小到大的經歷和命運。他們最終都沒有能夠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小鎮阿小最終還是成了漁民,香港阿小最終只成為了香港普通的工人,并沒有成為小時候想象中的城里成功人士。只是一個普通工人,每天活的很累,小鎮反而成為他理想的天堂。
兩個阿小活像圍城。小鎮阿小羨慕香港阿小住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香港,是城里人。香港阿小則厭惡了香港的城里生活,渴望回到小鎮成為一個小鎮人。
人人都在尋找天堂,殊不知天堂其實就在我們心中,當我們能夠拋開那些占據我們皮囊的欲望,人間何處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