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鴦比武勝出后,帶弟弟文虎,副將石鑒,領20萬大軍,開拔西北,征討禿發樹機能。
將軍臺比武過后,賈充可謂志得意滿。但是因為這件事,他深恨張華,下定決心除掉他。所以他向晉武帝上奏,調張華去襄陽羊祜帳下聽用。然后路上派刺客刺殺。
司馬攸不忍張華離去,又擔心他安全,命公孫宏一路護送。張華問道:“齊王,前日給您看的兵書《八陣總述》,您覺得如何?”司馬攸回道:“這兵書,陣法和器械的運用,非常精妙,關于山地戰,平原野戰,攻城戰法的敘述,連孤都無法參透其中奧妙。不知何人,用兵竟有諸葛武侯之遺風?”
張華笑著回答道:“此人乃是司馬督,馬隆。堪稱當世諸葛亮,吾不及也。”
司馬攸驚訝道:“此等人才,為何只擔任一個小小的六品軍職?真是大材小用了。”
張華囑咐道:“待臣走后,齊王務必重用此人。”
司馬攸應聲道:“軍師放心,我答應你。此去一路兇險,我恐怕有失,讓義兄公孫宏和10名黑風衛,沿途護送你。”
張華鞠躬拜別:“謝齊王!”
公孫宏一路護送張華,從洛陽出發,走了三日,不知不覺已經到達宛城。
“想當年宛城經歷過多少戰役,曹操、典韋、張繡、賈詡、孟達、徐晃、宣皇帝(司馬懿),多少風流人物,在此血灑疆場。如今在大晉治理下,竟然沒有一點戰爭創傷的痕跡,商業發達,土地肥沃,這宛城太守看來也是個好官。”張華慨嘆道。
“是啊,如果這天下都是像張大人這樣的好官的話,百姓早就能過上太平日子了。”公孫宏回道。
張華笑道:“真是抬舉我了。若不是齊王的知遇之恩,可能我現在還是個芝麻小官,人微言輕。”
公孫宏說道:“我公孫家當年被宣皇帝討伐,按理說,我該恨司馬家的。可我這義弟,重情重義,愛護百姓,平易近人,性情溫和而有膽略,真是讓我一點恨不起來。”
張華嘆道:“可惜了這天下,如果是齊王主宰,早就山河統一,百姓安享太平了。”
公孫宏笑道:“張大人妄言了。齊王是個好主子,可惜論工于心計,他不如當今皇上。”
張華放眼望去,“前方有家悅來客棧,我們先休息一晚,明日再上路吧。”
眾人應聲“諾!”
眾人下馬走進客棧,店小二趕緊殷勤招待,“幾位客官,是吃飯還是住店啊?”
公孫宏說道:“給我們12間上好的客房,給我們的馬喂點草料,然后上10斤黃牛肉,炒幾個小菜,10壺好酒。”
店小二笑道:“好嘞,客官,我這就去安排!”
公孫宏瞥見客棧角落里在喝酒的幾個人,其中一人戴著斗笠。奇怪了,哪有喝酒戴斗笠的,好像這人側面看起來有些面熟。
夜,三更時分。白天繁華的街面上一片死寂,只聽見風瑟瑟地吹,偶爾傳過來幾聲貓叫。
突然一伙黑衣人,手持鋼刀,闖入張華的房中,對著床上的被子一陣亂砍。掀開被子,看被子里都是枕頭。“不好,中計了,趕快撤!”領頭那人看情勢不妙,趕緊扭頭沖出。
“殺!”公孫宏帶著黑風衛殺來,眾人在客棧打斗起來。店小二早就聽了張華之言,疏散了旅客,報了官。
公孫宏揮劍殺入,很快3個黑衣人死在了他的劍下。
領頭那人武藝高強,手持的利劍甚是鋒利,接連砍斷了幾個黑風衛的佩劍。公孫宏沖過去與那人戰在了一起。一道寒光襲來,公孫宏的劍已斷,“青釭劍!”公孫宏大驚。
官兵向黑衣人射箭,黑衣人肩膀中了一箭,慌亂中從樓上跳下,拼命逃了出去。“追!”公孫宏一聲令下,眾人向有血跡的方向一路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