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上,于小魚讓人在員工休息的三樓,開辟出兩個大房間,分別各放了五張理療床,以供員工休息時間調理一下自己的身體。
她的理念是,如果自家的產品都不能讓自己的員工去體驗,那根本對外就沒有說服力的。
而這一點,以前石渝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因產品造價太高,他沒舍得,在他看來這也是浪費資源。
針對產品的特性,于小魚從兩個極端的人群介入觸角。
于小魚自己掏了十多萬,買了三套系列產品,這大手筆讓徐彬和閔亞婧都咋舌。
她打電話給在北市體育學院當院長的大侄子于洋,說她即日要去北市。
叫他大侄子,因為他僅僅比于小魚小了三歲,是她同父異母大哥于大江的兒子。
于小魚這個大哥,在她還沒出生時,因為他對繼母的態度惡劣,就被父親送去了部隊,以至于大哥和父親的關系一度很僵。
直到大哥結婚時,都是母親不顧大哥的冷臉一手操辦的。在性格溫柔的大嫂勸說下,大哥的態度才有了緩和。再后來是大嫂懷孕,當時在特種部隊的大哥,正在國外執行任務,母親又頂著大哥電話里的嘲諷,在單位請了長假,去部隊照顧即將分娩的大嫂。大哥完成任務歸來,聽到了大嫂訴說她如何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是母親才把她們母子救了回來時,大哥當時就哭了。
當大哥從母親手里接過白白胖胖的于洋時,第一次真心實意地對母親喊了一聲:
“媽!”
而這一聲“媽”,又讓母親任勞任怨地幫著大哥大嫂把于洋帶大了,一直上完了中學,才回到他爸爸媽媽身邊。
所以,至今為止,于洋對爺爺奶奶比對爸爸媽媽還要親,也對于小魚這個小姑姑,有著別樣的姑侄情。
這于洋,原來是長跑運動員,一米七九的個子,卻因為比賽時受了傷,導致腰間盤突出,長期的過度訓練又讓他腰肌勞損。
醫生警告他,如果再繼續跑下去,等待他的就是癱瘓。傷痛讓于洋不得不離開了運動場,開始了文職工作,但傷痛卻又一直陪伴著他,特別是當了院長以后,應酬多了,體重也上來了。
二百多斤的體重,三高了還是小事,嚴重的是,影響了生活質量。雖然沒有到石渝當年的地步,但夫妻之間也是有了一些摩擦。
所以,于小魚打算送他一套公司的產品,作為打開體育界大門的鑰匙,也可以說是投石問路吧。
這天,于小魚帶著技術部劉浩然和銷售部楊潔去北市給于洋家里安裝理療床和凈水機。
當于洋望著正忙碌安裝設備的劉浩然和楊潔的身影,忍不住吐槽道:“小姑,你說我這是受賄嗎?你可別指望我去給你推銷昂。”
正在安裝一臺艾灸寶輔助設備的于小魚頭都沒抬:
“于洋,你要是全身沒那么多毛病,你以為我會舍得花好幾萬買了送給你啊?告訴你,你給我老老實實地按照要求做,半個月之內出現癥狀及時給我匯報,有可能會把潛伏的病灶激發出來,我只希望你別怕,反正你家又有現成的醫生,死不了人,我只要看你做完兩個月后的數據,如何?嘿嘿,我告訴你啊,你的情況要是反饋得好,我打算也送你爺爺奶奶一套。”
“真的啊,那太好了!”
于洋喜不自勝,令于小魚撇撇嘴,斜眼白了他一眼:
“你美啥,我送給你爺爺奶奶一套,你送給你爸媽一套。你媽真是白生你了,你怎么還啥都只想著你奶奶,你媽可就只有你這么一個兒子,白眼狼!”
于洋被小姑這么數落著,也不生氣。
因為他是在東湖長大的,一直呆到了高考前才離開東湖,回到了北市爸爸媽媽身邊,所以他和這小姑,與其說是姑侄,不如說是姐弟更貼切。
她也送給二哥一套設備,不,還不如說是送給二嫂的。
于小魚的二哥于大海,比于小魚大了八歲,他接管了父親創建的越達汽車配件公司,生意做的是風生水起,后來又干起的房地產。雖然也是家族企業,但大哥于大江和小妹于小魚,都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不參與公司管理,充其量只是每年拿些分紅罷了。
好在二哥于大海和二嫂章茜,都是看重親情的誠實人,所以從來就沒有發生那些豪門恩怨。
只是于大海婚外出軌,和電視臺的主持人辛粒在酒店開房,被人在網絡上曝光后,章茜憤然要求離婚。
但離婚后的于大海并沒有娶辛粒,他依然愛著章茜。章茜是于小魚的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去找于小魚玩,偶遇到才離婚不久的于大海,兩個人就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一起。
章茜是個大學老師,于大海出軌對她的打擊很大,在一次外出,突發腦梗,所幸搶救及時,生命沒有了危險,但還是有很多的后遺癥。
因為有一位患者使用了公司產品,比二嫂癥狀還嚴重了許多,基本上算是完全恢復了,她相信,二嫂也會創造奇跡。
在二嫂的家里,于小魚細心地給保姆講解設備的使用方法,她對保姆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她每天堅持做理療。
章茜望著于小魚,并不以為然,她在醫院里所做的康復理療并不少,但效果欠佳,她接受,只是不想辜負這小姑子的心意。
雖然離婚了,但章茜和于家的感情很深。婆婆是個豁達體貼的老太太,對待兩個兒媳,都象對女兒一樣疼愛。還有另一個原因,章茜的女兒于珺和于小魚的女兒張汐同歲,于珺卻是奶奶一手帶大的,于老太太卻不給于小魚帶張汐,理由是張家奶奶不也閑在家里嗎?我得看我孫女。
“二嫂,我知道你不大相信,好吧,就算為了幫我,給我堅持做兩個月,我想看看那些數據,到底這些產品是否有介紹的那些功效。”
章茜只是點點頭,腦梗的后遺癥一直影響了她的語言和面部表情,她不期待奇跡,因為失望過,這次,沒有希望,所以以后就不會失望。
第三站,于小魚來到了并不大繁華的三環路菜市場對面。
她租借的門市正對著菜市場的大門口,這里放了二十張理療床,安裝了兩臺凈水設備。這里暫時先由楊潔負責,帶領著銷售部一干人展開了促銷活動。
于小魚觀察著這里的人群,多是退休后賦閑的老年人群。
石渝最反對的就是這個銷售模式,因為,稍不小心,就會被扣上欺騙老年人的大帽子,這個人群是個雷區,也不一定有那么大的購買能力。所以,因為這個方案,石渝和于小魚在品愛互相拍了桌子,但依然沒能阻止于小魚的一意孤行。
他似乎都看到了于小魚三個月后對他哭鼻子了。三個月后,如果這里連一套都沒能銷售出去,于小魚就必須撤銷這套方案。
三個月!
于小魚感覺到鴨梨山大。
她和楊潔詳細地做著功課,為第二天的開業做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