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 帝子降兮 祭祀大禮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云若卿禾
  • 3315字
  • 2020-01-09 20:34:58

九嶷人族祭廟廣場之上,十四座祭壇分立,分別是:

中心最大的九嶷祭壇。周圍散布著后竹氏、槐析氏、斟尋氏、有扈氏、辛杞氏、有蘇氏、窮桑氏、云陽氏、陶唐氏、雨佘氏、華堂氏、矣阜氏、繒山氏共十三個氏族祭壇。

廟門前,十一位天仙最后核對著即將到來的祭禮的準備情況。

一道清風卷起晨光中的云霧,化作風牧的模樣。

看到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風牧又細細地囑咐他們各項事宜。

不同于教導人族各種生存技能、傳授適宜的修行功法,那都是在洞真界風牧親自開辟、實踐過的道路,他內心十分有把握。

祭祀人道他雖然也主持過,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祭祀有沒有獲得人道的回應,諸天時代,祭祀天道才是主流。

但如今的洪荒,他的祭祀不僅有人道在上,還會被媧皇、黃帝、人皇注視,由不得他不認真準備、小心應對。

充滿活力的人族讓風牧稍感心安,靜靜地看著祭壇前熱火朝天地運送著物資的人群,云體風身在法力耗盡后化作云煙消散。

“當~”

時光飛逝,今日,悠揚的鐘聲在九嶷山下響起,驚起了山林中的飛鳥。

洞真府,稷下宮中,風牧沐浴焚香結束,陽如取來備好的錦衣華服,稍顯忙亂地為他穿戴著,陰如捧著發冠和腰帶在一旁不時地指指點點,大荒河山、人道盛景被繡在華服上。

龍紋腰帶纏身,蒼青色的寶玉鑲嵌其中,一塊白玉云紋佩墜在一旁,寬大的衣袖在大殿的爐煙中飄動。

即將褪去的夜色尚且籠罩著蒼梧山,低沉的獸吼回應著山腳傳來的鐘聲,最后整理好發冠,陽如陰如小臉緊繃,面色嚴肅地打開了稷下宮的大門。

山門外,竹音、槐蔭為首的諸位天仙率領一眾地仙、真仙人族列在兩側,九天之上的夜色即將退去,蒼梧山陣門大開。

風牧神情莊重地從山門走出來,后面是各自捧著他親自書寫的祭文的陽如、陰如,一眾人族紛紛行禮,隨著最后一縷夜光褪去,第一道日光照向九嶷,恢弘的祭樂響起。

越過行禮中的人群,風牧踩著敦實的土地,背對大日往族中祭廟走去。

兩列人族身著整整齊齊的祭服,分別跟隨前廟的天仙,各自轉了一圈,踏著祭樂的節拍,跟上了風牧的步伐。

一路上,風牧欲身后諸位氏族首領問答著:

“人道在上,自牧庇護以來,后竹氏可戶戶有居所?”

“是。”

“槐析氏可人人有吃食?”

“是。”

“斟尋氏可老有所養?”

“是。”

“有扈氏可幼有所依?”

“是。”

“辛杞氏…

……

“是。”

“繒山氏可日益興盛?”

“是。”

隨著對答結束,風牧走上了最大的祭臺,其他天仙、地仙也都立在了不同的氏族祭壇上,一眾真仙與族人靜立在外圍,通向祭廟的道路上站滿了人群,努力向祭壇上眺望著。

“今日人族風牧欲立九嶷部族,興我人族,護衛人道昌盛,你等可愿加入?”

“我等愿意,興我人族,人道大昌!”

“善,開祭廟!”

立在祭廟門前的司禮敲響祭鐘,祭廟的大門應聲而開,大大的“人”字懸掛在祭廟的祭臺上,古樸而玄奧。

遠方,同樣一道鐘聲傳來,似是應和著廟前的鐘聲。

鐘聲很快由遠及近,對方奏起同樣的祭樂,低沉的樂音應和著九嶷部族的祭典,一行戴著高聳的禮帽、身著司命服飾的人列成六列,舞動著手中長長的羽飾走了過來。

來到祭壇前,三十六人高舉手中羽飾,各自向兩邊退去,讓出一條道路,為首者高喊道:

“請帝子熙!”

一位青年經過三十六位少司命,從中走出,身著袞服,上面繪著倒灌九天的江水,巨浪滔天,浪花散作星塵。

帝子熙走上祭臺,眾人族齊齊行禮,風牧與帝子熙相對而立,同時向對方行了一禮,一并立在祭壇上。

風牧是知道春皇宮會有使者前來見禮,也吩咐過其他人做好準備,但卻不知道來人會是人皇四子,帝子熙。

眼前的帝子豐神俊朗,眉目溫和,在他身邊便能感受到博大的包容之意,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說的便是帝子熙了,風牧不禁感慨。

比起他見過的第一位使者句芒,帝子熙修為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視之如臨大江,探之如遇四海,深不可測,已然臻至金仙絕巔,但他既然以司命的身份帶領一眾少司命前來觀禮,便以司命待之既可。

祭禮按照預想中的進行著,一份份祭品或是被送入祭廟,或是被擺上祭壇,都是如今九嶷部族種植的食物、豢養的獸類、養殖的鱗甲類。

每擺上一份祭品,風牧便親自向人道禱念,說明此為何物,如何發現,如何種植/養殖,如何培育至今,對人族有何助益。

隨著祭品的典禮一一結束,風牧站在前方,向祭廟深深一拜,立在他右后方的帝子熙與四周的人族一同下拜,再起身時,祭廟中的祭品已然消失,眾人見此面帶喜色。

點燃面前祭鼎中的柴薪,熊熊烈火沖天而起。

風牧透過火光沖著祭廟朗聲道:

“九嶷蒼梧山洞真府風牧,敢昭告于人道、母神媧皇、天帝軒轅氏、人皇太昊氏:

吾得造化,生于蒼梧,為人于洪荒天地;當有炎天明夷域,人族困頓,求生艱難,人道難昌,乃民生化外之地,氣運離散。

荷人道先賢眷,遂聚合氏族,定于九嶷,教民耕稼,授之漁獵,學習畜牧,傳下大道,休養生息,至今已有人族五百余萬。

媧皇生太古,人道尊慕,母儀洪荒,繼天地位,皇于洪荒,神功圣德,垂法至今。

上古之時,有萬靈幸而得造化之機,入大道之門,不思功德于天地,暴亂乖戾,攪亂洪荒,軒轅氏起于微末,順天地之紀,承人道氣運,揮云師以討不臣,征九天,伐四海,護衛人族,治理萬民,遂為人皇。

今有圣人皇太昊氏,揚大日于九天,授萬民以生機,定人道術數于大風雨表,立十二地支以為人道歷法,垂拱于春皇宮,德被大荒。

牧生而為人,慕諸賢教化于心,仰惟神圣,萬世所法,特于此筑壇立廟,弘人道德化,垂統保民,為先賢續道統,為人族開萬世,祗承人道,謹用祭告。

今牧欲協五百余萬人族,于此立人族九嶷部族,雖躬德薄,執掌君位,為首領,號后稷。

誠惶無已,備筵而祭,仰瞻俯首,惟愿來期,必昭昭穆穆,使人道永續。

尚饗!”

隨著話音落下,五百余萬人族長拜不起,陽如、陰如垂首捧著祭文遞給躬身在最前方的風牧,接過祭文,風牧一步一拜,將祭文投入祭鼎的熊熊烈火中。

“牧請立人族九嶷部族!”

“請立人族九嶷部族!”

五百余萬人族的高呼直沖霄漢,一股人道氣運匯集于此,在祭壇上方盤旋,久久不落。

天外天媧皇宮,一道空靈的女聲傳出:

“可。”

鈞天黃帝宮,軒轅氏聽著耳邊虛幻飄渺的呼聲,輕輕點頭:

“可。”

蒼天春皞域,春皇宮中,太昊氏看著大風雨表顯化的祭祀畫面,將手邊人皇印向畫面中蓋下,開口道:

“可。”

盤旋于祭壇之上的氣運直直垂落,進入祭鼎之中,祭鼎之上,風牧所述的耕稼、漁獵、畜牧、修行之事的畫面一一浮現在火焰之中,最終化為祭鼎鼎身的圖案,銘刻其上,“九嶷”二字雕刻在中間。

祭鼎此后化作九嶷部族氣運重寶,定鼎于此,鎮壓九嶷部族氣運,護佑人族,鼎中火焰化作照耀九嶷人族的文明之火,傳承不絕,火焰不滅。

同時,祭廟之內浮現出一尊寶印,正是承接人皇印氣運的靈寶,代表人道認可風牧九嶷部族首領的身份。

風牧恭謹地進入祭廟,完成了最后的祭禮,拿起寶印,只見上面浮現——

“后稷”二字。

舉起后稷印,風牧再次走上祭壇,面向眾人,高聲道:

“自今日起,我等為人族九嶷部族,凡我九嶷部族者,當以興盛人族為己任,助人族傲立洪荒,使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一輪大日正升到了九嶷族地的上空,光暈微微晃動,好似被人族的呼喊震動。

看見在風牧的帶領下,壯懷激烈的一眾人族,一旁的帝子熙不禁露出動容之色,似乎明白了為何父皇讓他來多看一看,走一走,學一學。

部族確立之前,九嶷人族就已經各有分工,如今只是重提一下,諸如大司農麾下諸位司農負責耕稼之事、大司禮麾下諸位司禮負責祭禮及族中日常庶務等,暫且表下不提。

各項事宜結束后,風牧與一眾天仙也將帝子熙及其麾下諸位少司命一同迎進洞真府稷下宮中。

陽天離恒域

一處巨大的裂縫橫亙在荒蕪的平原上,四周一片枯敗之色,此處的天地都顯得毫無顏色。

裂縫中,龐大的陣法阻隔著向上沖擊的不明物體,一聲聲凄厲的嚎叫從裂縫下的深淵中傳來,奈何陣法牢不可破,底下的生物只能一遍遍地沖擊著。

裂縫旁,散落著數不清的尸骨,不是因為太多,而是因為大部分碎在了一起,無法分辨,只有幾具稍顯完好。

“嘎~嘎~”

遠方,似有告死鳥的聲音傳來。

一堆尸骨中,一具慘白的軀體突然動了一下。

或許是這個舉動引動了某個機關,又或者是別的什么原因觸發了陣法,原本阻隔深淵的陣法涌出大量靈力來修補這具身軀。

好像是發現了陣法的減弱,深淵中沖擊陣法的不明生物發出了更加尖銳的鳴叫聲,夾雜著興奮之色,卻也愈加凄厲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西安市| 金湖县| 山丹县| 甘谷县| 义马市| 安图县| 慈利县| 阿瓦提县| 塔城市| 福安市| 福建省| 留坝县| 北京市| 九江市| 达孜县| 金川县| 浦县| 伽师县| 乌鲁木齐县| 富川| 措美县| 常山县| 德庆县| 格尔木市| 吉木萨尔县| 腾冲县| 华蓥市| 东海县| 和田县| 延长县| 天长市| 金坛市| 孝义市| 布尔津县| 综艺| 民乐县| 柳江县| 金川县| 南丰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