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王朝,靖王府
御醫紛紛愁眉不展,自從兩日前被恭帝勒令為靖王世子瞧病,
高其昌一臉慘白,氣息微弱,渾身如篩抖,手腳冰涼,白日昏迷,夜里驚厥
一致認定,其為溺水時久,以致水汽入體,體內濕氣重,救治及時方生,若拖延,難免成為“活死人”
無論靖王如何威嚇打壓,還是哀求?人人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了!
若是高人在此,用神眼通便可瞧見
高其昌體內兩道水線,一黑一白,如流星般在其體內急速穿梭,每每在其腦中交匯之時,高速旋轉交纏,攪動血脈竅穴俱顫,是以高世子驚厥哀嚎,然后昏迷長久,每日夜水線如頑童般,樂此不疲,折騰高世子體內翻天覆地,以此類推,估計數日后,一代惡魔高世子既使醒了,也便會成為癡兒,最壞打算氣息猶在,六識皆無,與死人無異,便是“活死人”
常懷惡心,行如邪魔者,自有天命所定,天道裁決,生死無常。。。。
明德書院,師侄倆燃香品茶
莫滌生微疑道“師伯,靖王世子遭此生死劫,手段未免有點過了?”
“此等手筆,不是老夫,老夫也沒這等本事?”趙牧之撫須笑道
“便是你師父也做不到啊!”
莫滌生微一遲疑,接著靈光乍現,恍然大悟笑道
“原來如此!”
天地難容者,豈能茍活于世,毋論高低貴賤,只關品性!。。。。
乾麟最近心情不錯,州郡鬧市里結識了朋友,稱得上是忘年交,
皆因一冊孤本《山海境》,二人一番交談,如遇知己,接下來興趣相投,少年倒是表現平平,一副云淡風輕模樣,
但是內心已生波瀾,探究尋覓欲望如潮涌,可謂驚濤駭浪。。
對方四十模樣文士,面貌清秀,細眉鳳目,玉鼻纖長挺翹,薄唇廖須,一副謙謙君子模樣。。。
名字也是如其人,清秀文雅
南宮景逸,
改頭換面的九貓,心中早是軒然大波,不想數年未見,少年亦是如此俊美,更甚者,其儀態神韻令人敬仰欽服,自己都暗自慚愧,這種念頭,令其很不喜,甚至深惡痛絕,
驀然,神魂猛然刺痛,差點站立不住,摒棄厭念,方慢慢轉好。
勉強露出一絲微笑,接下來話令乾麟驚鄂,轉而狂喜,
“既相逢自是有緣人,小友若是喜歡,送你便是”
欲要婉拒,眼神卻是難掩其不舍
“易求無價寶,難尋稱心物,莫再謙讓,此后,此書便是你的了!”
話未說完,手中卻是多了一枚玉章,
呆愣許久的九貓剛要張口,卻是發現少年已急匆匆而去。。。
望著手中玉章,九貓暗自叫苦,送禮做成了買賣,實非本意。。。
眼角瞥見手中,猛然震驚,
昆侖玉,
絕世罕見,上書四字
“奉天承運”
落款:道三
九貓呼吸瞬間急促不已,幾乎肝膽欲裂。。。。。
周孟槐本來只是出來偷偷打牙祭,不成想看了個大熱鬧,還發現一個高手,不由興致盎然,偷偷尾隨對方來至一處山坳,卻是不見了對方蹤跡,不由急上前,仍是沒了對方音訊痕跡,摸不著頭緒他不由懊惱,驀然回首,汗毛豎立,才知對方在其身后,猛然左側移五丈,右手三道銀光疾射后方,待站定,緩緩回頭笑道
“貓鼠轉換,小子挺機靈啊?”
“彼此彼此,你也不賴啊?”軒轅破甲譏笑道,左腳側滑,右手成爪,欲攻上前,
“打住,打住,我又不是來打架的!”前者慌不迭擺手道
后者緩緩收氣,疑惑望向前者。。。。。
周孟槐嬉笑上前一把勾住后者脖子
“咱哥倆好好嘮嘮!”說完二人遁入一處密林。
三日過后,酉時,一聲尖利悲嚎響徹靖王府,接著一片哀嚎哭喊。。。
靖王世子高其昌薨斃于床榻,靖王府一時肅穆,片刻滿府白燈白紗籠罩,
靖王高敬花甲之年,老淚縱橫,白發人送黑發人,人生慘痛,曾兩度昏厥,后經御醫施針急救,也是氣若游絲,哭卻無聲,淚如泉涌,睹者心酸,聞之悲哀。。。
除卻靖王夫妻倆,其皆余人裝腔作勢,假哭佯悲。。。
無論其長輩及家族兄弟姐妹,亦是下人侍從,皆大歡喜,
惡魔煙消云散,人間太平!
這些年,眾人委實受夠了,高世子的淫威之下囂張跋扈,喜怒無常,動輒打罵羞辱,其惡毒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如今死了,大家方松了一口氣,更有人準備晚上回家便喝酒慶賀。。
做人如此,高世子不知地下作何感想?
大齊皇宮內,龍塌之上,玉體橫陳,系好脖襟扣子的恭帝,聽完大內太監的稟報,漫不經心道
“知道了,撥三萬銀送靖王府,你代筆,追封其槐陰王,享宗廟香火”
待人退去,不由冷笑道
“弟弟啊!大齊是朕的,你只是打秋風而已!”
“仁至義盡,從來沒有朕這么”聲音一轉
“有之過而無不及的了?”
瞥見榻上有佳人眼皮顫動,不由獰笑一聲,頭一擺,一眾侍衛紛紛上前,大殿里只聽見女人們哀求哭泣,利刃閃現,紛紛傻眼。
一人牽連八人,那便都去死好了!
殿內一會便沒了動靜。。。
恭帝望著血榻一片狼藉,眼中厭惡至極,反復緩吐納,歸于平靜,
高氏一族,喜怒無常,無情貪欲,一脈相承。。。。
明德書院,一大早,喜鵲嘰嘰喳喳,朱漆大門锃亮,門匾金粉重涂,更顯莊重,院里紅布高懸,百花爭艷,書廬門口兩掛鞭炮垂地,隨著兩學生點燃引信,噼里啪啦,接著鑼鼓喧天,眾人興高采烈,情緒高漲
莫院長身后左側趙牧之,一臉淡然
右側豐神玉,滿眼喜色
豐神玉,十二境大儒,一身修為高深莫測,儒家皆稱“云霧之龍,高深莫測”
曾坐鎮大齊東明州,莫滌生墾請圣府準其為書院戒律,可謂兩不耽誤。。。
后者望著前者,喜道
“趙師兄,大喜之日,高興點。。”
前者臉色一冷,欲反譏,后者一句話立馬堵住其嘴
“學生們都看著呢?”
神情緩和,一絲笑意浮上臉頰,隨和多了,還不忘瞪了前面院長一眼,后者不以為意,云淡風輕。。。
大齊二十六年,天下學子科考,
明德書院風頭無雙
榜眼探花收入囊中
進士九人,同進士六人,舉人十三
恭帝大喜,御書親筆《文治半壁》送至書院。。
圣府賀信嘉慶,直言文源流長,一脈相承。。
可謂無上榮光。。。
莫滌生神色欣慰,驀然想起那道身影,不由唏噓,若是他在,
狀元,豈不是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