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寺,傳說有釋門高僧,云游天下經(jīng)此,打坐入定時,夢中腳下云疊層生,一片祥瑞。醒來,便在此建寺而居,弘揚佛法,感化眾生,寺名云夢,以念夢中所觀。
古寺歷經(jīng)千年,經(jīng)久不衰,寺中參天古樹,郁郁蔥蔥,殿樓重重,香煙裊裊,青石古道,一塵不染。游客燒香拜佛,絡(luò)繹不絕。
林玉抱著妹妹,夾雜在人群中,步履維艱。時逢盛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難免擁擠。
費力找到連城他們,一群少年立高處,四下張望,指點議論。望著擁擠不堪場面,少年有點頭大。倒是懷中諾兒,東張西望,極是好奇,頗有興致。
立在山門腳下,抬眼望,石階一百零八,狹窄光滑,可見其香火鼎盛。拾階而上至山門前,林玉已是一頭細汗。
寺門匾上書三字云夢寺,筆跡飄逸清秀,與名字相得益彰,顯得翩然出塵,靈性十足。落款:無極生。
門聯(lián):
觀相觀心觀自在
笑生笑死笑紅塵
少年看得暗自叫好,好字,妙偈語,大自在,大灑脫,當(dāng)真性情。
門檻禁踩踏,否則為大不敬。邁過而入,山門殿里塑有兩尊金剛力士像,形貌雄偉,怒目想向,手持金剛杵以鎮(zhèn)懾妖魔鬼怪。左力士怒目張口,右力士怒顏閉唇。
小家伙左右看了一眼,急縮頭躲進哥哥懷里,林玉趕忙隨著眾人往里。
出山門殿,入眼處,一蒼天大樹,聳立院中,巍峨高大,須竭力仰頭,才能望其樹冠。少年首見如此巨樹,不由嘖嘖稱奇。枝莖掛滿紅布帶,與新葉紅綠相間,煞是好看
連城湊過來道“此樹,名為平仲木,高百丈,地下樹根盤根錯節(jié),相傳根須已觸及東海泉眼,汲取水分供樹長青,樹母粗闊,得十個半壯漢手拉手,合攏而包裹住,。據(jù)傳,此樹已有萬年,上古時便已在。”
林玉疑惑地看向那掛滿樹枝的紅布帶,連城道“來寺人大都祈愿祈福,提書紅布帶掛其上,寓意美好吉祥,據(jù)說此樹極是靈驗。”看少年那殷切神色,會心一笑便拉著他來到樹東角處。
灰衣老僧,須發(fā)皆白,一臉慈眉善目,端坐桌前,桌上一堆紅布帶,一支小錐筆,旁邊擺金墨硯臺。
看著林玉,老和尚微笑道“小施主,可是許愿祈福?”見少年點頭,又道“是老衲代勞?還是施主書寫?”
少年拿著紅布帶,紅底金字,仔細看了又看,不由思索從懷里掏出一塊碎銀放入功德箱。老和尚笑道“大善,大善,功德無量”
底下樹枝已經(jīng)掛滿,少年回頭望了眼老和尚,后者笑著捋須點頭。
爬上圍欄,踮著腳小心翼翼把紅布帶,緊緊系在一支粗壯茂密樹枝上,看了又看,確認(rèn)系牢,才心滿意足躍下圍欄,用袖口擦拭干凈腳踩之地。
一陣風(fēng)過,滿樹紅布帶,隨風(fēng)飄搖,極是絢麗,惟那束紅布帶,一枝獨秀,最搖曳生姿。
寺后院,少年圍著那棵古井老茶樹,仔細打量,立春未幾日,嫩芽已是層層而發(fā),令人稱奇。
“此樹無寒暑,四季如常,卯時而生芽三層,半日便老,以午時相交為最佳,只取第二層嫩芽。是以出茶極少,一年二斤左右。”老和尚不知何時站在身后。
少年暗暗咋舌,而后又恍然大悟,難怪盧老那得意神情。。。
“此時辰最佳,小施主可采取幾葉,回家溫水浸泡,懷中小女娃飲食,可保筋骨強壯,邪不敢近,百病不生。”似是看透少年心般笑道
林玉立時動容,此話正中少年心,人最怕身有恙,更何況小兒。
自娘親走后,流亡途中,玥兒不幸染上風(fēng)寒,發(fā)起高燒,小臉火紅,渾身滾燙。少年身無分文,只能在藥鋪求醫(yī),跪地兩日,藥未求到,還被唯利是圖郎中連打帶罵攆出藥鋪大門。
那一刻,少年內(nèi)心冰冷絕望,對這個世間充滿了憎恨和失望。
所幸路遇善人,告訴他,用冰涼之水可退燒降溫,望著懷中那高燒昏沉的小人,林玉狠心把其放進冰涼刺骨的泉水之中,望著水里顫顫發(fā)抖的小家伙,少年雙手插入泉底,水底石塊都被其手用力抓碎,手掌血肉模糊,染紅半池泉水,無絲毫痛楚的十二歲少年嚎啕大哭,孤立無助。
那一刻,他極度恐慌,生怕永遠失去了妹妹,抱著忽冷忽熱小人兒揣在懷里,一直等妹妹的體溫正常了,少年才稍稍安心。
提心吊膽的少年,惶恐不安的一夜不敢閉眼,生怕有一絲閃失。
妹妹,是少年在世間的唯一念想,大于天,重于命。
想到這里,少年不再猶豫,踮起腳,動作輕柔,小心翼翼采摘了六片嫩葉。
捧著來到老和尚身前,恭敬的行禮“謝謝大師,大恩大德,銘記于心,它日若有機會,定當(dāng)回報”。
“不必如此,今日遇上小施主,即是緣。佛家講因緣,一飲一啄,自有天意。”
待少年千恩萬謝告辭,老僧喃喃道“此子慧根大不凡,此赤心可昭日月。與我佛有緣,山水總相逢,他日可證果,”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哈哈哈”眉開眼笑老僧立馬一臉平靜,無喜無悲。
微風(fēng)拂過,紅帶飄蕩,上書“愿吾妹玥兒,平平安安,無病無災(zāi),一生無憂”。
下山路上,少年滿懷喜悅,抱著妹妹,腳下輕盈,雀躍不已。
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中老人微微道,
“好小子,幸虧后山牛鼻子沒窺見你,否則三方集會,可就麻煩大了。。。。”
殊不知后山,朝陽觀觀主坐在大殿檐角,手中拂塵抵住下頜輕笑道
“不爭,方為大爭!”。。。。
山下村里閑逛的秀才,猛然心血來潮,尖聲叫道“大事不妙,東窗事發(fā),走為上策”,正欲轉(zhuǎn)身,卻是動彈不得,傻定在原地,耳邊一絲溫和聲音如晴天霹靂
“吳老三,急著往哪去啊?”
窮秀才一臉?biāo)阑遥逕o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