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河伯廟
- 天反時為妖
- 圣落冰墨
- 2483字
- 2025-03-18 00:46:38
有些事情,并非冰墨緘口不言,李家人便不會去追查。畢竟出事的是自家小輩,年前發生了這樣的事,終究還是驚動了李家的老一輩。他們并未心急火燎地去找冰墨討要說法,畢竟這毒并非她所下,即便心中猜測是沖著冰墨而來,可手中毫無證據。對于此事,李家人也只好暫且擱置,將其按下不表。
過年期間,李裹兒看似不經意地旁敲側擊,委婉地詢問了一番。她的神情帶著幾分關切又暗藏深意,話語間像是在不經意地訴說家常,實則是在向冰墨傳遞一個信息:李家人對這次的事情表面上沒有放在心上,但倘若再有下次,可就絕沒這么簡單了。
冰墨自然領會李裹兒話中的意思,她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沉穩與了然。
過完年,周歲和冰墨一同回到了魔都。工作坊尚未開張,兩人此番回來,主要是想繼續探尋關于圖騰的線索。冰墨回想起青瑤中毒之事,腦海中猛地閃過一個畫面——這個圖騰,當年在實驗室里見過。只是那時實驗室里一片混亂,冰墨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便這么輕易地忘卻了。而路蘭生的一個電話,猶如一道閃電劃過黑暗,讓冰墨瞬間發現了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此刻細細回想起來,所謂對圖騰的熟悉感,更多的其實是厭惡。當年冰墨摧毀實驗室時,還目睹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她清楚地記得,在那陰暗的角落里,他們可不只是拿動物做實驗,更令人發指的是,還有大量的兒童被囚禁在其中。那些孩子,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有些孩子的身上,就刻著這個圖騰。
冰墨坐在桌前,眉頭緊鎖,反復翻看著手中的資料,其中那篇關于《冰夷碑》的內容,讓她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宋初,黃河屢決,水若猛獸,壞堤擾民。盛夏,河再決,洪流洶涌,村舍傾頹,百姓流離。
危急間,黃河深處龍吟忽起,水勢漸平。眾人驚見河中現神,人面魚身,乘兩龍,周身柔光,乃河伯冰夷。冰夷言:“吾為黃河水神,見汝等遭難,特來相助,此后護河,保風調雨順。”自其現身,黃河安瀾,百姓遂尊其為“鎮河神”。
冰夷庇佑,黃河沿岸民生安穩。旱時引雨,澇時息濤,百姓感恩,每年盛祭。其聲名傳至朝廷,宋太宗賜封“護國鎮河神”,并建河伯廟。
然某歲,玄清道士云游至此。其精于陰陽、善除魔,察水勢后,覺冰夷氣息陰邪,疑為妖魔。玄清告民,民不信。玄清施法,現冰夷化為黑魚妖之形,目光詭異,民眾懼,求其鎮壓。
玄清設“滅魔陣”,擇月圓夜于河濱布壇,置七七四十九盞明燈,畫朱砂符。子時,玄清持桃木劍念咒,召喚天地之力。冰夷感陣威,現身質問,玄清不聽,催動陣法。瞬間,黃河上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明燈化火龍圍冰夷。冰夷力抗,終不敵,被鎮河底,化為黑石沉下。
冰夷被鎮后,黃河失控,洪旱交加,百姓方知其為真神,悔極往河伯廟祈諒,然像已失靈光。玄清亦知犯錯,卻難解陣,遂于河濱坐化,嘆曰:“吾誤害正神,罪孽深重,愿以死贖罪。”
此后,冰夷傳說流傳,百姓每年祭祀盼其歸。河底黑石稱“冰夷碑”,傳言河泛時碑中龍吟如冰夷訴冤。數年后,漁夫網得刻有“冰夷”二字石碑,眾人將其置于河伯廟祭祀。當夜,冰夷重現,言愿再護黃河。自此,黃河復安,冰夷傳說世代相傳。”
“你看這篇資料已經很長時間了,到底你覺得哪里有問題?”周歲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水,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了過來。他發現冰墨保持著一個姿勢,許久未曾動彈,不禁滿心好奇,開口問道。
“我好奇的是滅魔陣到底是什么陣法,居然能以人力封住水神。”冰墨抬起頭,眼中透著疑惑與思索,緩緩說道。
“滅魔陣?沒聽過,封神榜我倒是知道。”周歲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調侃的笑意,打趣道。
冰墨白了他一眼,眼神中帶著些許無奈,說道:“據記載,天師道的張天師曾降服六大魔王和八大鬼帥;但鬼怪之力在陽間受限,這我能理解,可神力呢?難道也受限?”
周歲瞧著冰墨一臉糾結,始終不得其解的模樣,干脆果斷地拍板決定:與其這般閉門造車,倒不如親自前往實地探查一番。兩人說做就做,當天晚上便乘坐飛機奔赴黃河邊,一心要專程去河伯廟上炷香,期望能從中尋得一絲線索。
經過數小時的飛行,冰墨兩人抵達目的地時,夜幕已然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嚴嚴實實地籠罩住了大地。如水的月色傾灑而下,給這片陌生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薄紗。考慮到夜間出行的安全問題,兩人經過一番慎重商議,決定先按捺住內心的急切,等到明日再去探尋河伯廟。于是,他們在周邊尋覓了一家酒店。這家酒店外觀質樸無華,周身散發著一種古樸醇厚的氣息,仿佛自誕生起便與周圍的環境完美融合,毫無突兀之感。辦理好入住手續后,兩人各自回到房間,和衣而臥,靜靜地為明天的行程養精蓄銳。
次日清晨,天邊才剛剛泛起魚肚白,冰墨和周歲便早早地起了床。他們輕輕推開酒店的大門,剎那間,黃河那雄渾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經過國家多年堅持不懈的治理,黃河早已褪去了往昔渾濁不堪、肆意泛濫的猙獰模樣。如今呈現在他們眼前的黃河,水流平緩而沉穩,波光粼粼的河面在初升晨曦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金色光芒,宛如無數顆璀璨的寶石在河中跳躍。河水悠悠流淌,那輕柔的潺潺聲,仿若在低聲訴說著千年的歷史變遷,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河岸兩邊,郁郁蔥蔥的植被錯落有致地生長著,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仿佛在與河水親昵地嬉戲。遠處,幾只水鳥在河面低空盤旋,時而輕點水面,時而振翅高飛,為這幅寧靜的畫面增添了幾分靈動的氣息。
他們找到酒店的工作人員,禮貌地打聽起河伯廟的位置。工作人員介紹道,河伯廟距離黃河邊并不遠。平日里來這兒游玩的游客,大多會選擇趕個大早,前往黃河邊觀賞那壯麗無比的日出。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灑在寬闊的河面上,整個黃河仿佛被點燃,那震撼人心的美景,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觀賞完日出后,游客們便會前往寺廟,虔誠地燒上一炷香,祈求平安順遂。河伯廟歷史極為悠久,歷經歲月的洗禮,承載著無數先人的記憶與信仰,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也正因如此,這里并未過度商業化,每天前往寺廟參觀朝拜的接待量有著嚴格的限制。再者,寺廟坐落在山上,上山的道路蜿蜒曲折,崎嶇不平,有些路段甚至頗為陡峭,行走起來并非易事,這也使得前往的人數相對較少,讓河伯廟更多了幾分靜謐與神秘的色彩,仿若一位遺世獨立的隱者,靜靜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