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重要來客
- 大時代的熔煉
- 樂江漁夫
- 3080字
- 2020-02-25 18:08:00
“你那蝦兵蟹將沒來?”
“他忙著呢,二十七個村,每個村至少得走上十把趟。”程洪搖頭說道:“這段時間我除了合江村每個村也走了兩三趟。這次最重要的還是要到火燒林子看看。”
“為什么?”
“感覺,我也不清楚為什么非得去看看。總覺得不看看心里不踏實。”程洪搖頭嘆氣說道:“本是唯物主義者,奈何還得信唯心。”
“別掉文了。以為指導了一下皮作家,就可以飛上天了。”老劉送了一個白眼給程洪。
“我找瓊丫頭去。”
“她來了。”
“皮叔沒事了吧?”興瓊伸出腦袋看著皮作家問道。自從正海來一趟皮作家‘瘋’了之后她沒少關注這事,她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她爸,心中懊悔得不得了。
“丫頭,過來。”程洪招了招手說道:“皮作家是沒有問題,現在我有問題了。”
“程叔,什么問題?”
“現在銷售情況怎么樣?各類產品的銷售如何?統計了沒有?”程洪問了幾個問題。
“統計過了,我去拿報表。”
很快興瓊就拿著幾個月的報表遞給程洪,程洪認真地看了起來,眉頭皺得越來越緊。老劉也跟著把嗓子提了上來。
“麻煩了。”程洪嘆了一口氣放下報表說道:“銷售成績進步很大,一個月差不多就有七八萬,這個月達到了十萬。但還是不夠呀。我算了一下生產能力,僅以網店的銷售是無法解決銷售的問題。
你看那花卉,每戶以五十盆計算,那就是三萬多盆了。實際上應該還不止這個數,而且這還是我們合江村,何家村的量更大,今年至少可以產出十多萬盆。不變成錢就沒辦法增加群眾收入,怎么處理?”
“不是有陳悅的超市?”
“太小了。縣城肯定是消化不了,本身就有人占著那些市場份額。”程洪搖頭說道:“蔬菜這一塊就要難死他,還有很多群眾自發的多種了蔬菜,多余的也要拿出來賣吧?”
“程叔,你是學會計的嗎?”興瓊問道。
“我是學師專的,會計和經濟管理算是自學的吧。”程洪嘆了一口氣說道:“先不說這些,還得要想辦法呀。”
“招商吧。尋找收購渠道。”興瓊笑道:“我們先把產出摸個底,對大宗商品都掛到網上招商。”程洪點了點頭,這的確是條路子,可以提前做準備。
“這個方法不錯。”程洪點了點頭說道:“避開了基地生產這道程序,比這類農業項目招商要容易一些。我們得打個提前量,早做謀劃。找一個收購商就多了一條路,也有了擴大規模的基礎。”
“也可以爭取政府采購。”老劉終于想到了一個點子:“你看,到了慶典時也需要鮮花花卉,這也可以消化一部分。”
“也是一個辦法,這可得要譚書記和魯縣長幫忙。”程洪點了點頭:“真正的壓力在六月份之后,擴大規模所形成的產能開始供應市場之時,壓力就來了。大家盡力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花卉只是舉個例子,其他的產品也要采取相同的辦法進行處理。”
他想了想對老劉說道:“走,我們先去蔬菜基地看看。”
在程洪走后布繼錄坐在皮作家面前看著他,那哀憐的樣子讓人心疼。良久才說道:“皮大爺,筆下留情。”
“留什么情?”皮作家還沒有反應過來。
“千萬不要把我寫成大反派。”布繼錄忙解釋。
“這......我只能給你換個馬甲。”
“馬甲是什么東西?”
“馬甲就是名字呀。把你的形象修飾一下寫得高大一些。布書記,我只能這么處理了,文學創作需要嘛,就犧牲一下。對了,如果你今后做得更好,我也好寫呀。
比如你通過教育開始改變自己,然后變成一個正派人士。這叫黨的教育改造得好,不就出彩了?”皮作家此時還不忘他的作品創作,也不忘干部的教育。
“那就麻煩皮作家。”布繼錄恭敬地奉承他之后才離開。
剛一轉身布繼錄從皮作家的娘罵起,然后把他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個遍,最后把顧正海也給恨上了。“叫你多事,叫你多嘴。”那氣都撒向路邊的草上。憋屈呀,他布繼錄從來沒有這么憋屈過,就差沒有吐血了。
怎么都那么會拆騰人呀,人家是青史留名,這要是讓皮作家寫上了還出了名,他布繼錄會留下什么?
自從老劉這個工作隊進來,他布繼錄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他又把老劉給恨上了。現在他就是那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悲愴呀。
蔬菜長勢不錯,大棚還在建設。程洪重點了解每一種蔬菜每畝的產出情況,他最關注的還是市場。按他的說不賣出去就不能變成收入,就是勞民傷財。
下午才到火燒林子察看,望著那山坡,望著剛砍伐不久的林子,他失神了一會兒。隨后搖頭嘆氣地離開。他沒有把擔心的問題說出來,有些事情在沒有發生前有他擔著就行。
回到前山村程洪的心情又好多了,雖然還有很多建設正在施工,很多地方還都是黃土。到了夏季這里將變成一個美麗的桃源。現在做到了真正的整潔,要規劃好,將來還要做到整齊劃一。
就半年多一點時間,程洪根本就沒有想到合江村會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合江村舉步維艱到現在如些迅猛的發展勢頭,程洪想都不敢想。
他想到老劉剛來那陣子鬧騰,不由得笑了笑,那就象小孩子在玩鬧。然后就是想著與布繼錄斗,想著如何穩定局面,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小氣。
格局大了,心境也在發生著變化。他變了,老劉變了,陳悅變了,皮作家更是變了。曾正明變了,布繼錄也在改變,整個合江村的群眾的腦子都在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這一切是因為什么?想來想去就想到了瓊丫頭,是她的到來才帶來了一切。他想到瓊丫頭第一次過來找老劉,他突然出現的情景,不由得又高興地笑了起來。
程鎮長是不是瘋了?路過的群眾指著程洪小聲地議論著。程洪回過神來不由得老臉一紅,然后灰溜溜地離開了合江村。
合江村的工作每一件都開始習慣認真地完成,這個風氣也影響著李塘村、松樹村和何家村。程洪的駐村聯片工作壓力就輕了很多。何明只要是開會談工作就講合江村、李塘村、松樹村和何家村。
也一再強調工作認真負責就是減少工作量的觀點。反復做一件事情就是麻煩的道理。這飯炒多了味道就差的比喻。
村里來了客人,老劉興奮了。比譚書記魯縣長來了都激動。宴請的地點設在了陳悅的農家樂。農家樂已經試營業了,這些人是招待的第一批客人。
帶著客人參觀了各家各戶的花卉種植情況,然后再看了那些群眾的雞圈,又去了貍沖看野菜的種植情況,最后才是參觀了蔬菜基地。
程洪也為這批客人趕到了陳悅的蔬菜基地,那摩托車的轟鳴聲仍舊。風塵樸樸地來到宴席上。
“這位是程副鎮長。”老劉為客人們介紹道。
“看到程鎮長,我就對合江村更有信心了。”一口的廣東話尾子。
“歪特?”程洪笑問道。
“一看程鎮長就是一個務實的干部。也只有象你這樣的干部才是干事業的干部。”
“肖老板過獎了。”程洪不好意思地說道:“形象不重要,實惠才重要。肖老板對合江村的發展有什么好的建議?”
“很不錯了。我也沒少到鄉下搞項目,我銷路有呀,可是生產上總是不順利。我一個外地人,管不好當地的人,這是最大的問題。”肖老板嘆氣說道:“成本太高,最后賺到手的錢就不多了。
那個......這合江網是我一個朋友介紹的,說很多觀念很新。我就看了一下,這樣好呀。生產基地的事不要我們管,我只管買賣,那投入成本少了不說,那麻煩事也沒有了。
我們還看了配送中心,條件不錯,設備也很齊全。拉過去就可以上架。這生意好做,我們也沒有白來這一趟呀。”
“肖老板是個實誠人,也是一個內行。”程洪笑問道:“那肖老板準備如何與我們合江村合作呢?”
“我跟小陳談得多一點,也跟老劉談過了。”肖老板很是認真地說道:“小陳的眼光不錯,想法也很好。我們合作最好還是跟小陳合作,實際上也是跟合江村合作嘛。”
“小子,你截胡?”程洪低聲對陳悅說道。陳悅忙搖頭卻不知道怎么解釋。
“程鎮長誤會了。”肖老板說道:“跟小陳合作更有利于我們后期的合作。我需要加工廠和配送中心。而且與小陳合作我也少很多麻煩,象與老百姓在質量方面的矛盾。
另外,僅僅只是合江村,格局大小。小陳發展的思路很合我的口味,我們之間的合作更有利于我們把生意做得更大。”
“偷竊我的理論,我以為我的格局已經夠大了,第一次聽人說我的格局大小。”程洪又低聲對陳悅說道。這次用的是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