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工作要循序漸進
- 大時代的熔煉
- 樂江漁夫
- 3027字
- 2020-02-12 19:30:00
鎮會議室煙霧裊繞,何明站在推開的窗臺前深深地吸著新鮮的空氣。提出來的問題不少,分歧和爭議很大。這些都是方案上沒有的,但卻又是存在的。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這些問題又都是必須面對和解決的。
有些問題在這個會議上可以決定,但有些問題他得帶到縣里交給領導們去決定。縣里的調研會議就應該開到支部書記這個層面,到了這個層面才能把方案做得完善。
鎮里的會議開得如火如荼,合江村的衛生也搞得如火如荼。皮作家的文章剛上傳,群眾就行動起來了。反而逼得曾正明他們手慌腳亂的,成堆的生活垃圾需要清運,還得要準備好評比工作。
老馬不得不趕往村里主持大局。曾正明負責前山村還不能指揮后山村,對布繼錄的調度得老馬出面。
一身是灰的布繼錄陰著臉出現在前山村委會,一路上罵罵咧咧的,就差沒罵老劉的娘了。不僅要調度村里的工作,還得要把自己家里的衛生搞干凈。到時候把他這個支部書記家評個落后,他這臉擺哪去?
這大過年的,縣里的年飯還排著隊等他去趕場子。從鎮里開完會就回來搞衛生,就通知他到前山村委會開會。這個時候他又不好意思請人替他搞衛生,都得親力親為,他自打當上支部書記后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
老馬和老劉推讓了一會兒之后兩人并排坐在首席,前山村和后山村的干部分兩旁坐下來,然后是陳悅和皮作家、顧興瓊。
“環境衛生工作進度很快,群眾的熱情都非常高。”老馬當仁不讓地起個頭道:“我們得準備對農戶進行評比。大家商量一下評比方案。”
“方案都沒有拿出來,先就放出話來......”布繼錄抱怨道:“做什么事得先商量商量再辦嘛。”
老劉聽到布繼錄的話臉色陰了下來,這項工作是他看到村里到處是垃圾而臨時起意決定的,布繼錄的抱怨就是針對他而來。
冷靜下來他淡淡地說道:“其一、這事的正確性就不用討論了,大家都看得到。其二、群眾都推著我們干部動了,我們該不該有作動也應該不要討論了吧?
那么現在我們再研究評比方案好象也是時候,組織評比也應該要搞吧?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是怎么確保評比的公正性。我們的評比全縣都看著呢。好的要曬到網上,要展示給大家看,差的也要曬,也要讓大家看。”
布繼錄也冷靜下來,他意識到剛才的抱怨惹得老劉不高興了。他想了想解釋道:“老劉說得對,這次評比我們一定要確保公平公正。”
“有一個問題我們得考慮。”曾正明想了想說道:“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有可能會影響到評比的效果,如果把他們曬到網上會不會抹黑?還有養殖習慣,特別是禽類養殖。都沒有圈養的習慣。”
“不能回避問題,也不要怕爆光不好的東西。”皮作家說道:“壞習慣就得通過這種渠道來改正。禽類養殖走圈養是今后必須要做到的。我認為不僅要評比,還得要開僻一個專欄進行報道。”他迷上了這一行,也就站在新聞報道的角度考慮問題。
“我擔心這樣做群眾會抵觸。”布繼錄想了想說道:“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面又會被打擊回來,這事要循序漸進。畢竟我們還沒有大量的資金來美化亮化村莊面貌,很多群眾還很貧窮。”
“我同意布書記的意見......”
......
幾個人都同意布繼錄的意見,包括曾德勝和顧蓮。布繼錄面露笑容,他還是有點影響力嘛。
老馬看了一眼老劉,老劉示意老馬來做決定。老馬清了清嗓子說道:“布書記這個意見符合實際。農村工作講究的就是循序漸進。小皮的意見也很好,那是我們的目標。禽畜圈養是環保工作的要求,是大局要求。
中央把扶貧工作擺在第一位,而環保工作是擺在第二位的,發展的方向也是向著環保型發展。我們先把這事定個調,現在只表揚先進,但共性的問題還是要指出來并且公布出來。只是不點名,給那些落后份子留點面子,下一次再不改正,就不給面子公布出來。
這樣我們這一次評比的工作壓力就小多了,就選出衛生搞得好的。我們就針對優秀的評比方向拿方案。”
沒有掌聲,但都默認老馬的決定。老劉接著說道:“這樣吧,前山村十戶,后山村十戶。做二十塊小牌匾,再拿出一點小物質獎勵。皮作家,對于衛生不好的地方也要拍些照片,但不要拍人與房子。讓群眾知道存在的問題。”
定下調子,接下來細節上就很快商定下來。皮作家認真地記錄下來,把環境衛生管理標準作為村規民約定下來,把日常管理評比工作常態化,然后都在合江網上公布。
工作會議的第二個內容就是產業發展規劃。這個問題老劉已經考慮了好幾天,還是找不到門道。不過剛才布繼錄提出的工作循序漸進倒是提醒了老劉,這事同樣急不過來。
“目前網上銷售業績下降,主要原因還是網站的知名度不高。興瓊丫頭統計了一下,縣內的業務占了百分之六十。生意還是局限在縣內呀。”老劉提出第二個議題:“第二個原因還是產品過于單一,沒有形成規模。
我們拿不出好的東西放在網上賣呀,如果再這樣下去,就算瓊丫頭的網商做得再好,也不能解決村里的實際情況。馬上就要開始春耕生產了,所以產業發展我們必須得提上議程。”
“我先說說我的看法。”陳悅舉了一下手說道:“布書記、曾書記,村里發展一百畝蔬菜三十畝水產,技術指導和銷售由我負責。如果缺少資金,我也可以扶持一些。
野菜也可以種植一些,品種要多,量不能過大,每類品種不能超過三畝。至于怎么布局,就請兩位書記商量一下。劃給土地和愿意種植的農戶就行了。”
“可以種植甜玉米、擴大紅薯種植規模、油菜種植面積。后山村的火燒林可以開發油茶和果樹。油茶和果樹見效慢,但現在可以開始規劃。鮮果賣不出去可以加工成果脯包裝出售。”顧興瓊接著說道:
“可以加大禽類養殖規模,蛋類產品可以在網上銷售也可以放在超市出售。農村的土蛋在網上很是熱銷。我們不能只局限于干貨市場。”
“瓊丫頭的建議不錯,這一塊將涉及到招商。”老劉點頭說道:“對林地的開發我建議重心放在招商上。而我們面對的是土地流轉的問題,不知布書記和曾書記有什么難度嗎?”
“耕地的流轉有一定的困難,林地的流轉麻煩要小一點。”曾正明想了想說道。大家都看向布繼錄。
“這事肯定支持。”布繼錄很是含糊地說道:“關鍵是能不能得到政策上的扶持。如果能得到政策上的扶持,我們可以多流轉給本地的人開發嘛,這樣矛盾也少。”
“嗯,我那塊林子還有好幾年的合同。地勢也比較平緩,很適合開發油茶。”布承宗忙說道:“如果有人愿意接手,我可以低價轉讓。”他還欠著那么多錢,首先想到的是把還剩下的幾年承包期限變成錢。
布繼錄皺眉看了布承宗一眼,這丫的好象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就沒有打算讓這事那么順利進行下去。要推動也得自己當上書記了再說。
“好吧,這事也不是馬上就需要定下來。”老馬笑道:“大家先了解各組組長和群眾的意愿。倒是陳悅提出的蔬菜和魚塘之事可以先定下來。”
“我后山村條件不成熟。”布繼錄搖頭說道:“自然條件不好。”
“就放我前山村吧。這事交給我來處理。”曾正明見布繼錄推脫他馬上滿口答應下來。
“蔬菜基地可以放二十畝到我們貍沖組,特別是野菜種植。”顧興瓊忙說道:“我們貍沖組自然條件好,最適合野菜種植。車前草、魚腥草、野芹菜、野莧菜......我們還可以試著在網上銷售打開網上鮮產品銷售渠道。”這丫頭沒有政治經驗,簡直就是在打布繼錄的臉,布繼錄的臉都綠了。
“這倒是個思路。”老劉接著就說道:“這樣吧,發展農戶先小規模種植一些其他經濟作物,一是積累種植經驗,二是試一下銷路。一旦成功了就馬上擴大規模發展起來。有了一個平臺,我們就有了騰飛的基礎。”
“對。”老馬馬上接著說道:“程鎮長常說,搞農莊經濟失敗在市場,要分散這風險就得搞多種經營。每年就兩三樣賺錢,其他的不虧,最終也是賺到錢了。”
“聽說隔縣的中藥材種植很有規模,我們是不是引進中藥材種植?”胡強也當仁不讓地提出自己的想法。陳悅、顧興瓊都提出了好的建議,他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