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作坊變工廠
書名: 大時代的熔煉作者名: 樂江漁夫本章字數: 3113字更新時間: 2020-05-30 19:09:00
他的這個計劃不說周志堅他們不清楚,就算是程洪也沒有想到。他仍然認為李明哲只是想通過縣農產品銷售公司與龍源公司的競爭來破壞程洪的產業布局,遏制龍源公司的發展。
“李鎮長,我們找了很多人談了這事,可群眾都不熱心呀。還是因為上次滯銷的問題,他們都信不過我們。”張鵬苦著臉說道:“我們也想投資,可我們手頭上都沒錢呀。”開始上演他們商定的應對辦法。
“投資并不多呀。就把你們現有的貨搞小包裝,一臺真空包裝機也就那么點錢。利潤我已經替大家算過了,可是幾倍呀。”李明哲皺眉解釋。張鵬話里的意思他能不清楚?就是不想配合。
“不是搞工廠嗎?龍源公司都投資一千多萬......”周松青有點驚訝地說道。李明哲一直有所保留,上次就沒跟他們講清楚。
“我想了一下,也考慮到資金投入的問題。正規戰我們打不了,就打游擊戰嘛。把作坊提升為小工廠,擴大生產量,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李明哲有些小得意地解釋:“這事我跟縣銷售公司談過了,由他們注冊商標,農戶免費使用。
也跟銀行談過了,他們會給農戶支持。貧困戶貸款免息兩年,非貧困戶以最低的利息辦理。資金額度......設備的錢不用農戶掏。”
周志堅的臉色不好看,他明白李明哲打的什么算盤了。這事他是故意先放出煙幕彈,然后再甩開他們三人搞。班子成員并不是鐵板一塊,在利益面前還是會有人選擇站在李明哲這一邊,一旦李明哲得逞,他們三人都有可能會被架空。
他雖然心中很氣憤,但是想到何明的態度強按下心中的怒火,不停地告誡自己要以群眾利益為重。李明哲的想法從經濟角度上來說很有道理,這個方案推動能給群眾帶來好處,他周志堅挑不出毛病。
“群眾那方面能支持?”張鵬也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仍然想按計劃牽制李明哲。可他心里也清楚這牽制效果不大,說起來也沒有底氣了。
“這方面三位就不要擔心了。我私底下找過一些群眾,他們都非常愿意接受我的這個產業發展計劃。”李明哲自信地解釋。周志堅心中嘆了一口氣,果然如此,真準備把他們三人架空了。
“李鎮長......”張鵬剛有些沖動地站起來周志堅就一把拉住了他。
“李鎮長,真是好手段呀。”周志堅笑了笑說道:“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該有的覺悟還是有的。只要是對群眾好的事情我們都擁護。這事李鎮長就好好籌謀吧。
既然李鎮長那么自信,群眾也那么擁護。我們也不會反對,也保證不會在背后搞什么小動作。我們呢,能力有限,能把本職工作做好已經很難了。”
“周書記是怪我沒有先通氣吧?”李明哲笑了笑輕松地說道:“我也是先試試群眾的反應而已,發現效果還行才與你們商量的。后面的事還得要辛苦你們三位。”周志堅話里有話,李明哲聽得懂,在罵他呢。反正現在大局已定,就不在意三人有什么想法。
“我那敢,你是領導。”周志堅打起機鋒來:“把作坊工廠化這事我不贊成,水平有限,我又不能說出個道道來,只是覺得這么干有不妥。所以這事我就不參與了。再說村里有抓經濟的村主任,我還是管好本職的黨務工作。”
李明哲沒有反對,也沒有挽留,他看向張鵬和周松青。月華和紅塘村情況不同,書記和主任都是張鵬和周松青。
“這事我也不參與了。”周松青嘆了一口氣,這是要逼著他表態呀:“反正作坊也就那么幾家,李鎮長讓駐村鎮干部上門做做工作就行了。”
“我跟松青是一樣的意見。”張鵬也無奈地表了態。三個人同進退,同時表達了反對的態度。
“不反對?”李明哲胸有成竹地再逼他們表一次態。
“......”三人無語地搖了搖頭。準備好的攻勢被李明哲輕松地瓦解了,根本就沒有辦法頂住。人家繞開了他們,架空他們。
“行,我李明哲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也希望大家要堅守自己的承諾,不要干出有違黨性原則上的事情。”李明哲一付勝券在握的姿態很嚴厲地說道。這一切都是他設計好的,先放煙幕彈,然后以雷霆手段把三人架空。
既然三個支部書記陽奉陰違不配合工作,那么就只有把他們架空了。他沒有何明在人事上的權力,想要免三人的職是不可能的,也許何明第一個就會站出來反對。但要架空三個支部書記,他還是有這手段和能力的。
這事做得是不地道,但李明哲他就沒考慮地道不地道的問題。對于他來說權威才是第一位,他的想法能實施推行才是第一位。他做得很徹底和決絕,一步一步地逼著三人表態。
說完李明哲就離開了馬子坪村村委會,周志堅三人面面相覷地看著,周志堅嘆了一口氣:“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這丫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居然能瞞住我們。”
“還是我們輕敵了。他能在前車鎮那邊搞風搞雨的,沒點手段是搞不起來。”周松青也嘆了一口氣:“也要怪我個自己不是鐵板一塊。被他鉆了空子。”
“先別整這些。”張鵬搖頭:“說說吧,作坊工廠化的后果是什么?想明白了,也好應對。我跟你們的感覺是一樣的,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
“想不明白,反正我是想不明白。還是把事情向何書記和程主任匯報吧。”周志堅想了想搖頭,現在的局面只有向程洪和何明求助了。
程洪接到消息之后只是笑了笑,根本就沒有給周志堅他們答復。當他聽到周志堅他們把自己摘出來了,就沒有再關心這事。
何明聽到匯報之后有些急了,他聽到過一些風聲,再結合李明哲的做派,心里明白要出事了。涉及那么多群眾的利益,他能不著急上火?快步就走向程洪的辦公室,可是敲門后發現程洪不在。
拔通他的電話得知程洪的龍源公司工廠工地上時,他立馬開車去龍源公司找程洪。遠遠地看見程洪正在跟段龍源有說有笑地,馬上虎著臉跑了過去。
“何書記,看你著急上火的。在要塌了?”程洪見何明過來調侃起來。
“你說說,這事能成嗎?這不是亂來?”何明無奈的翻著白眼:“你倒好......”
“我們有協定的,三江的事我不介入。”程洪淡然的笑了笑:“龍源公司、前車村才是我的一畝三分地。我何必咸吃蘿卜淡操心?”
“幫我參謀一下,總可以吧?”何明苦著臉嘆了一口氣。
“你先把你擔心的問題說出來。”程洪心軟地搖了搖頭,何明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再不當這參謀有點對不住人。
“不對呀。他們這方案可行嘛。”何明細細地一想,這方案是可行的:“可是總覺得別扭。為什么?”
“先入為主地認同了我的理念。”程洪笑了笑說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是什么情況?銷路得靠我們自己來做,只能是鏈接上聚源公司。也就只有按聚源公司的理念來經營。寧可走作坊模式,也不搞工廠模式。
現在不同了,縣里銷售公司做得好。人家總得想想如何把這平臺更好地利用上來。把作坊工廠化,他們想到這一點有點遲了。”
“是好還是壞?”旁邊的段龍源忙問道。
“說不上,我也不是萬能的。”程洪笑了笑坐了下來:“但我建議合江村、何家村已經與聚源公司達成合作的村不能這么干。不要毀了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優勢。
發展的理念不同。聚源公司走的是農產品精品線路,用傳統方法做最地道最放心的食品食材,做最地道最精湛的手工藝品。縣銷售公司做的是大眾化的平民路子,也不能說他們做得不對,也不能說他們就會失敗。”
“我們龍源公司走什么路子?”段龍源忙又問道,一付求知的姿態看著程洪。他首先關心的是自己公司的經營理念。
“品牌路線。”程洪笑了笑:“又是一個方向,做大做強之后就是農產品加工行業的大企業大品牌。既要符合平民口味,也要符合精品要求。高質量的平民品牌。”
“你的意思是作坊改工廠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何明還是聽出了程洪話里的意思。
“你還是聽出來了。如果說這個方案行不通,就是因為會毀在質量上。不熟悉農村的情況的人,想出來的點子不叫點子。”程洪搖頭:“你認為李明哲會把這事做成什么樣子?我是不敢去想。
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就認為這事能成?理論而已。一個品類會出現十多種口味,甚至咸淡不一,人家吃得別不別扭?沒有嚴格的質量把關,壞食品都有可能會借殼上市。那后果還用說嗎?
工廠就是工廠,得按工廠的流程和要求來做。作坊就是作坊,得按作坊的流程和要求來做。豈能混為一談?把作坊換個馬甲推到市場上就變成了工廠?有些人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