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 一

“疑”一詞《辭海》解釋為“不分明,難于確定。如存疑;疑案”。因此,“疑難病例”可定為診斷或治療不確定和困難者。對“不分明或難于確定”的病例迄今缺乏一個客觀、公認的界定標準,且受下列因素影響:歷史時期、地域等。例如,20世紀60~70年代,在顯微神經外科出現以前,巨大型腦動脈瘤和顱底腫瘤被認為是不治之癥,因為當時的常規方法不能治療它們。1982年,本人與恩師蔣大介教授用顯微外科技術成功切除一例巨型大腦中動脈瘤,并行大腦中動脈端端吻合和顳淺動脈-橈動脈-大腦中腦吻合。那時這種手術屬國內外首創,發表在《中國神經精神雜志》上。現在這種手術在本人科內已屬常規手術,好幾位年輕醫生都會做。再例如,20世紀80年代末,開顱切除顱底脊索瘤既費時且創傷大。現在經鼻蝶內鏡下切除蝶竇-斜坡脊索瘤,既省時且微創。因此,隨著醫學科技迅猛發展,一些疑難病例將變成不疑難或少疑難;一些疑難病例則依故。正如我上面所談及的兩病種,雖然現在比過去有更多、更好的處置手段和方法,但是我們仍需要清醒地看到,它們仍屬疑難病例范疇,療效仍不好,仍需我們不懈地努力去攻克。

著名神經外科醫生Penfield在1948年美國神經外科年會上說:“現代青年外科醫生已學會如何嫻熟地應用手術刀,能如囊中取物地切除病變而不使病人致殘致死。他們可能以不公平的、輕蔑的態度去看待前人的工作,須知外科技巧精良固然重要,但它僅是手段。切記戒驕戒躁,自我滿足是不成熟的表現。只有長年累月地不斷創新才能有所作為,有所收獲。”因此,我認為作為一位中國神經外科醫生,除了與時俱進外,還應以科學發展觀去看待疑難病例,去迎接挑戰。

本書作者均是國內外著名的神經外科資深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神經外科造詣。他們從長期積累的個人病例中,選取一些有興趣的疑難病例與大家分享。我認為,這既在個人職業生涯中留下一個美好回憶(可能酸甜苦辣都有!),又給同道提供可參考、借鑒的經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值得稱贊!

羊年伊始,收到焦德讓教授的特快專函,受命提筆寫下上面的有感,權當以序。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5年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若羌县| 获嘉县| 西和县| 乐山市| 修文县| 开原市| 清流县| 宁波市| 新丰县| 安平县| 弥勒县| 永安市| 防城港市| 武冈市| 苏州市| 司法| 宝山区| 郯城县| 龙山县| 渝北区| 长葛市| 保靖县| 阳信县| 南昌市| 新宾| 湘阴县| 东光县| 阳西县| 克山县| 旬阳县| 肥西县| 冕宁县| 鲜城| 宝山区| 江都市| 洪泽县| 宁远县| 英山县| 榆林市|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