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視野檢查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視島和等視線

一、視島

Traguair將視野描繪為一個三維空間的視島(island of vision),視島面積代表視野范圍,海拔高度代表光敏感度(圖3-1-1)。視網膜上每一點在視島上都有相對應位置,與黃斑中心凹相對應的固視點光敏感度最高,構成視島的頂峰;而與周邊部視網膜相對應的周邊視野光敏感度較低,構成海拔較低的視島周邊部;生理盲點則在視島顳側形成一垂直深洞。

圖3-1-1 視島

從視島任一徑線作一垂直剖切即可得到一張二維剖面圖,剖面圖垂直軸代表視敏度,水平軸上各點代表該徑線上的不同偏心度(圖3-1-2)。自動視野計閾值定量檢查可在任一徑線上快速測繪出“靜態切削”(static cut)剖面圖。

二、等視線

視島上任何一點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該點的視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點連線稱為視島的等高線,在視野學上稱為等視線(isopter),即在同一等視線上各點的視敏度都是相等的。因視野不同偏心度敏感度不同,用不同刺激強度的光標可相應測繪出多條大小不同的等視線圈。正常視島旁中央部坡度較平緩,而視島周邊部特別是鼻側周邊部坡度較陡峭。因此用改變光標刺激強度(增減量相同)來測繪多條等視線時,在中心視野各等視線間距離較大,而周邊視野各等視線則較為擁擠。

圖3-1-2 視島剖面圖

與動態視野檢查等視線表達不同,靜態視野檢查多以各檢查點的光閾值或灰度圖打印結果。正常眼靜態視野中心區光敏感度值(dB值)最高,隨偏心度增加dB值下降,數字化顯示了視島的輪廓?;叶葓D則以不同等級灰度水平直觀地顯示視野的概況。每一灰度水平代表一個光敏感度等級。兩種灰度水平交界線相當于等視線,如在21~25dB灰度水平與26~30dB灰度水平的交界線以內,所有26dB刺激強度的光標均可見,該交界線即為26dB光標的等視線。

三、生理盲點

視神經盤本身無感光功能,相應在視野顳側旁中心區有一絕對性暗點,即生理盲點(blind spot)。生理盲點位置比較恒定,其中心距固視點顳側15.5°,水平徑線下1.5°。生理盲點可分為兩個部分;①絕對暗點,與視神經盤相對應,其大小與光標刺激強度無關;②相對暗點,圍繞絕對暗點,與視神經盤周圍視網膜相對應,該部視網膜敏感性較低。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所用光標刺激強度越小,測出的生理盲點就越大,而且如所測等視線與生理盲點上下方或顳側緣接近,該等視線可與生理盲點邊緣互相融合而形成所謂生理盲點外露。因此在正常人,特別是高齡者或有視神經盤周圍萎縮者也可以表現有生理盲點擴大或生理盲點外露。

四、正常視野的概念

注視眼(單眼或雙眼)固視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當檢測一只眼的視野時,必須將注視眼固視于投射在正前方的某一目標或光點時才能被檢測。充分認識正常視野是鑒定異常視野,特別是輕微異常視野的前提,然而目前仍難以對正常視野作一個確切的定義。動態視野檢查雖然平均等視線正常值已有報道,但是由于受檢者和檢查者雙方的原因,正常等視線大小存在很大的波動。除非已有明顯的視野縮小,僅僅依靠等視線大小來分析,很難判斷視野正常與否。計算機自動靜態視野檢查的正常值則較為可靠,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檢查者方面的原因,然而靜態視野檢查個體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可用的靜態視野正常值也僅限于為數不多的檢查光標、檢查部位和受檢年齡組。

正常視野有兩個含義:①視野的絕對邊界隨著檢測光標的大小具有一定范圍;②全視野范圍內各部位光敏感度屬正常,即除生理盲點外正常視野內不應有光敏感度下降區或暗點。正常視野光敏感度以中心固視點最高,隨偏心度增加光敏感度逐漸下降。

正常人雙眼等視線大小大致相等,形態基本一致,中心視野平均光敏感度也基本對稱。近期有研究表明,同一正常人雙眼光敏感度的平均差異僅為0.65dB。以固視點為中心,視野可分為四個象限。水平徑線把視野分為上下兩部分,垂直徑線再將視野分為各1/4象限。遵循小孔成像原理,眼光學系統成像為倒像,因此鼻側視網膜所見的物體投射為顳側視野,顳側視網膜所見的物體投射為鼻側視野,上、下視網膜則分別與下、上方視野相對應。從實用的觀點又可將視野分為30°范圍內的中心視野和30°以外的周邊視野,而5°~25°習慣上稱為旁中心區或 Bjerrum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江北区| 胶州市| 富顺县| 木兰县| 龙游县| 陈巴尔虎旗| 驻马店市| 隆昌县| 宁明县| 哈尔滨市| 陆良县| 黄大仙区| 乌鲁木齐市| 璧山县| 南丰县| 甘泉县| 怀宁县| 乳山市| 招远市| 宜兴市| 安乡县| 云霄县| 永兴县| 新龙县| 泰安市| 新乐市| 邵阳市| 华宁县| 从化市| 吐鲁番市| 连南| 海安县| 洛扎县| 丽水市| 景德镇市| 南涧| 灯塔市| 顺义区| 黔西县|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