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子平安:來自產科一線的故事
- 張錦秀
- 2336字
- 2019-12-29 18:36:43
七、我只有一塊錢
董事長妻子的故事講完了,經濟條件好的孕產婦在孕期營養,休息,醫療等方面的依從性好,比較少發生急性的意外。而產科的急性意外,幾乎都是危及生命的,這是世界性的問題:WHO的統計數字也表明,經濟條件越差的孕婦,死亡率越高。
經常有生命垂危的孕產婦送到醫院來,問一下孕期的檢查,家屬兩手一攤,從來沒做過。現代的西醫,診斷要有依據,治療要有指征。這樣的患者,由于沒有按時的孕檢,病情的整個發生和變化都沒有依據,很難短時間正確的處理。
我們麒麟婦產醫院,對于急重病人肯定是先救治的,從來沒有見死不救。但是,我想說,預防和保健才是最重要的,等到急重癥期,晚了。
有一天夜班,走廊里亂哄哄的,引得很多夜里陪床的家屬都來看。平車推進來一個婦女,身上裹著一個破舊棉被,屁股下面的棉被都濕透了臉盆大的一塊,是暗紅的血。
一個壯漢,兩手領兩個小孩兒,跟在車后。問病史,是生第三胎,請了一位膽大心細、遇事不慌的老鄉接生婆幫助接生。結果孩子生了,胎盤卻說什么也下不來,接生婆采取了拽臍帶的方法,結果把臍帶拔斷了,血一個勁地流。眼看產婦呼之不應了,大家才用棉被把她卷起來,抬進醫院。接生婆照顧新生兒,壯漢帶著兩個孩子在路邊攔過路的汽車,幸運地攔到了一輛出租車,這才趕到醫院。
壯漢倒是個實誠人,對我們說他出門沒帶錢包,他說出租車司機也是免費載他們來醫院的。他把一枚硬幣拍在護士站,說:“她就交給你們了,我就這一塊錢。”
那晚值班的是小孫醫生,她說當時現場十分混亂,但那兩個小孩卻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兩個孩子大約四歲和六歲,仰著頭,瞪著烏黑的小眼睛,他們純真的眼睛也像星星一樣明亮。他們幼稚的心里也許還不會想到,可能他們再也見不到媽媽了。
經過緊急診斷,婦女是胎盤植入,產后出血,重度失血性貧血,失血性休克。小孫醫生請示了趙主任,趙主任請示院長,決定立刻搶救,救護車去中心血站取血去了。
“胎盤植入”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產科合并癥。
人工流產、妊娠中期引產、反復刮宮、子宮內膜缺損,都容易造成胎盤植入。前置胎盤附著于較薄的子宮下段,也容易扎根入子宮肌層。此外,瘢痕子宮、做過手術后的子宮,胎盤如果附著于瘢痕附近,也容易通過薄弱的瘢痕植入子宮肌層。
一旦確診為胎盤植入,如患者無生育要求,出血活躍者,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為宜。
而對于強烈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就是將剝離部分胎盤取出,不能剝離部分保留在子宮內,應用化療藥物令胎盤組織壞死脫落。但是此過程中隨時可以發生出血和感染,隨時有子宮切除可能。
接下來就是幾條靜脈通路大量輸血,抗休克,鮮血一邊輸一邊往外流,快速手術切除子宮,用抗生素。一夜的忙碌和五萬元的費用,終于把她從奈何橋上拉回來了。頭一兩天她都是神志昏迷的,三天以后逐漸恢復神智,第五天,她能下地走動了。出院時,醫院考慮到他們的經濟條件,減免了五萬元的搶救費用。
五萬塊錢救一條命,當然是應該的。如果這個生命消逝了,那損失不止是50萬、500萬,一個家庭需要主婦,三個可愛的孩子需要媽媽。有媽媽的童年是多少錢也補償不來的。

胎盤是母親為胎兒供應氧氣和養分的器官,同時幫助胎兒排出代謝廢物,在英文中,人們俗稱胎盤為“母親的蛋糕”,因為胎盤是一個厚厚的酥松的圓餅狀器官,里面充滿了血液,胎兒通過胎盤從母親體內得到生長發育所需的一切。
這一切的原因也是因為胎盤。
正常的胎盤是由胚胎的滋養層發育而來,種植于子宮內膜的功能層,在胎兒娩出后,胎盤自然剝離娩出,子宮迅速收縮至妊娠4~5個月大小,出血隨之減少。
但是,這位產婦的胎盤卻像樹根一樣種植入子宮肌層,不僅如此,胎盤穿透整個子宮前壁,種植入產婦的膀胱壁內。胎兒娩出后,牢牢穿透性植入的胎盤無法剝離,血管開放,大量鮮血迅速流出產婦體外。即使手術也不能將胎盤從子宮和膀胱中分離,因為這種植入性生長是密不可分的。為了挽救生命,只能將子宮和被胎盤侵蝕的部分膀胱切除,再將剩余的膀胱縫合起來。
以前,很少見胎盤植入子宮肌層、甚至穿透子宮全層植入其他臟器的病例,而現在,胎盤植入越來越常見,如果在不具備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分娩,很可能會造成產婦失血性休克、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自然發生胎盤植入的可能性很小,見于特發性的前置胎盤和子宮發育不良——如幼稚子宮,雙角子宮等,由于子宮薄弱,胎盤為了吸收營養“被迫”向下延伸。
而目前的胎盤植入大多發生于前次剖宮產的情況和有反復人工流產的病史者。
剖宮產后形成的子宮瘢痕,在組織結構,血供,防御能力等方面,都比正常子宮減弱很多,如果胎盤附著于子宮瘢痕,很容易發生胎盤植入,因此醫學上稱有剖宮產史、胎盤又附著于子宮前壁下段的情況為“兇險位置的前置胎盤”。
多次人工流產刮宮病史者,對子宮內膜功能層的機械性損傷和機械性損傷后的感染,慢性炎癥,粘連,功能減退,不能產生胎盤與子宮肌層間正常組織結構層次,也容易發生胎盤在損傷部位的植入,因此人工流產超過三次的產婦,臨床上均作為胎盤植入的高危人群。
很多人認為剖宮產可以至少剖兩次,而且人工流產是“微創”的,不會影響再次懷孕。這樣的觀點很有必要糾正。剖宮產是母兒有比較嚴重的并發癥,不能順產情況下采取的醫療措施,不應作為常規的分娩方式。人工流產——包括負壓吸宮、刮宮和藥物流產,都對未來的生殖功能有很大的損傷,主要損傷在輸卵管和子宮內膜,容易發生不孕以及胎盤的粘連和植入。
不要因為“怕疼”“怕生不下來”而選擇剖宮產;要選擇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做好意外妊娠的預防。這兩項預防能避免大多數不必要的胎盤植入。生育是人類繁衍的自然過程。對婦女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內分泌功能,最重要是的保護,而不是有創傷的干預和治療。
成為一個醫生最大的責任不是只醫治疾病,一個醫生怎么看待貧窮的病人,是區分一個人是醫生還是醫匠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