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本書對當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通用《中藥學》教材進行了歸納、凝練與提升,作為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的輔助配套書籍,本書以歌訣、圖表等形式展示《中藥學》的重點內容。

全書分為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部分整體介紹歷代本草的學術脈絡、中藥的藥性理論及配伍理論、中藥的采集與炮制、中藥的用量用法與使用禁忌等基礎知識。各論部分根據《中藥學》的學習特點,采用模塊化的編寫方式,共分為三個部分:在課前導入相關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是為第一部分;在課堂中藥分類講授中,用★、☆和△不同符號分別標識了重點藥、一般藥和了解藥,以便學習和記憶,以歌賦、口訣形式著重于性味功效,突出中藥基本理論的重要性,臨床應用注意事項則重點涵蓋了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以利于臨床的實用性,是為第二部分;在課后復習中,附以國家執業藥師(中藥學)考點精析,旨在讓學生明晰重點知識,是為第三部分。

本書聯合了全國18所高等院校共同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我國中藥學學科創始人之一、“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的極大鼓勵,也得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臨床中藥系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誠摯感謝。本書的編寫還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醫改背景下‘醫藥兼通’的中藥學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法研究(No.11YJC880156)”以及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項目——金世元名老中醫工作室的立項資助。

歷代各類藥性歌賦語言簡潔精練,值得后人借鑒,筆者不揣冒昧,初步草擬《中藥學筆記》。由于水平有限,其中片面認識及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古人云:“校書如掃落葉,旋掃旋生。”我們雖勉力而為,但乖漏難免,祈方家教正。

編者于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5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永泰县| 乌兰浩特市| 密山市| 贺兰县| 黄大仙区| 昔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化县| 大新县| 武宣县| 肥西县| 肥乡县| 水富县| 平昌县| 蓬莱市| 高邮市| 林芝县| 林甸县| 长葛市| 富顺县| 鹤庆县| 于都县| 巴东县| 临夏县| 阜阳市| 东港市| 河南省| 临澧县| 五大连池市| 临潭县| 沿河| 屏东县| 黄平县| 河源市| 宿州市| 望谟县| 永春县| 河津市| 金川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