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新生兒二便不通

(一)大便不通
小兒出生后,一般應在24小時以內排出胎便,每日3~4次,便色初為黯綠色,黏稠無臭味。3~4天后逐漸為褐色并帶酸臭味,為正常嬰兒胎便。如小兒在2天內無大便,稱“出生兒大便不通”,古人稱“鎖肚”。
本病常與稟賦不足,胎熱內蘊有關,此外,還有先天畸形所致者。治療原則:屬稟賦不足的,應溫元導下;病屬熱的,應清熱通便;先天畸形的,應小兒外科治療,如出生后大便通暢,以后不論何原因致無大便,不屬本節討論的范疇。
【病因病機】
1.稟賦不足
由于母體素虛或早產致嬰兒先天不足,元氣虛憊,形體怯弱,氣機不運,因而便秘不通。
2.胎熱壅結
由于孕母過食辛、熱、炙煿之物,致熱邪蘊結,胎熱內盛,壅結腸胃,氣滯不行,傳導失職,或出生時吞入羊水、穢物,壅結胃腸,凝滯氣機,腸失傳導,以致大便秘結不通。
3.先天畸形
由于先天畸形,肛門狹窄,排便受阻或肛門閉鎖無孔,不能排便。古人稱“無谷道”。
【辨證論治】
1.胎稟不足
癥狀:生后大便不通,面色蒼白,唇色淡,神疲氣怯,啼哭聲低,手足不溫,口舌潤滑,肚腹脹滿等。
癥狀分析:由于胎稟不足,元氣衰微,氣機運行差,腸道無所濡養,大腸傳導無力,故肚腹脹滿,大便不通。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虛則面色不華,故面白唇淡,口舌潤滑。元氣不足,形體怯弱,四肢不溫,神疲氣怯,啼哭聲低。
治則:培補元氣為先,溫通導下。
處方:(主)補腎2分鐘,揉二馬1分鐘,補脾2分鐘,推上三關1分鐘,逆運內八卦2分鐘,清四橫紋1分鐘,清肺2分鐘,退六腑1分鐘。
(配)揉小天心2分鐘,清天河水1分鐘;效果差的可加分腹陰陽1分鐘,點中脘1分鐘,點天樞1分鐘,摩腹順逆各1分鐘。
方義:補腎、揉二馬大補元氣,補先天不足,益氣助神、溫下元,滋腎陰腎陽,清虛熱;補脾、推上三關補虛扶弱,補血生肌,改善面色、四肢不溫及全身營養狀況,有利于通便;逆運內八卦、清四橫紋加之補脾的作用,可調中助消化吸收,又能消積滯,消脹,通上下焦之氣,改善全身一般情況;清肺、退六腑可潤腸通便、導積;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可安神鎮靜,通利小便;分腹陰陽、點中脘、點天樞、摩腹可調節脾胃、大腸,加強溫通導下,促進排便。
2.胎熱壅結
癥狀:大便不通,肚腹脹滿,甚至嘔吐、煩躁多啼,哭聲粗亮,面赤唇紅,口舌干燥,小便短赤。
癥狀分析:由于胎熱內盛,壅結胃腸,氣滯不行,大便傳導失職,故大便不通;熱為陽邪,熏蒸于上,灼傷津液,故見面赤唇紅,口舌干燥;熱邪內擾,則煩躁多啼,哭聲粗亮;腑氣不通,壅結于里,故見肚腹脹滿;腑氣不降,胃氣上逆,則發為嘔吐;熱移于膀胱,則小便赤,為熱邪入里之證。
治則:清熱散結,行氣通便。
處方:(主)揉小天心3分鐘,清補脾3分鐘,逆運內八卦2分鐘,清四橫紋2分鐘,清肺2分鐘,退六腑1分鐘,揉膊陽池1分鐘,清天河水1分鐘,補腎3分鐘,揉二馬2分鐘。
(配)分陰陽1分鐘,點中脘1分鐘,點天樞1分鐘,分腹陰陽1分鐘,摩腹順逆各1分鐘。
方義:揉小天心、分陰陽通經活絡,安神鎮靜,平衡陰陽,清熱利尿;清補脾、逆運內八卦、清四橫紋可調中行氣,調上下焦之氣,行氣消滯、消脹,促進胃蠕動而降濁止嘔,又能促進胃液酸度增高及胃蛋白酶增加而促進消化吸收,有利改善機體營養代謝;清肺、退六腑可消營衛之熱,涼營通便,退熱除煩,消積滯,通腑氣,又能降逆止嘔,消肚腹脹滿通便;清天河水可清心經之熱,安神鎮靜,清熱利尿;補腎、揉二馬可大補元氣,滋陰清熱,調節水液代謝;點中脘、點天樞、分腹陰陽、摩腹可清中下腹氣熱,通腑瀉便。
3.先天肛門畸形
癥狀:大便不通,腹部膨脹、嘔吐頻作,吐物伴有膽汁及糞便,哭鬧煩躁不安,時久可中毒而亡。
癥狀分析:因肛門閉鎖或狹窄而引起腑氣不通,可見肚腹膨脹,嘔吐頻作,吐物內伴有膽汁及糞便,精神煩躁,哭鬧不安。
治則:轉小兒外科治療。
(二)小便不通
生后48小時無小便,稱為初生兒小便不通。本證除胎兒虛弱、熱蘊膀胱等因素外,亦應注意尿道有無畸形。其治療原則屬元氣虛弱的,應培補元氣;屬熱蘊膀胱的,應清熱利尿;無尿道孔等先天畸形的,應手術治療。小便不通未經治療的,可出現危證,故應抓緊時機治療。
嬰兒出生后有小便,因其他原因致癃閉或其他疾病所致者,則不屬本病討論范圍。
【病因病機】
1.元氣虛弱
由于母體虛弱或早產致嬰兒胎稟不足,元氣虛弱,氣化功能失調則水道不利而致小便不通。
2.熱蘊膀胱
由于感受胎中熱毒,壅結膀胱影響氣化,膀胱不得宣通,則水道受阻,以致小便不通。
3.先天畸形
小兒出生后尿道無孔等先天畸形,致使小便不通。
【辨證論治】
1.元氣虛弱
癥狀:小便不通,面白唇淡,形神怯弱,啼哭聲低,四肢欠溫,腹部脹硬,口舌潤滑。
癥狀分析: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元氣虛弱,氣化失調,水道不利,故小便不通;小腹脹硬,形氣俱虛,故神疲聲低;氣血虛,則面無光澤,故面白唇淡;四肢欠溫,口舌潤滑,均為元氣虛弱之證。
治則:培補元氣,溫化利水。
處方:(主)揉小天心2分鐘,補腎3分鐘,揉二馬3分鐘,補脾3分鐘,推上三關1分鐘,利小腸2分鐘,清天河水1分鐘,推箕門2分鐘。
(配)揉三焦俞1分鐘、脾俞1分鐘、腎俞1分鐘、小腸俞1分鐘等,掐揉三陰交、曲骨5~7次。
方義:揉小天心可通經活絡,清熱利尿,鎮靜安神;補腎、揉二馬可大補元氣,滋陰清熱利尿;補脾、推上三關補虛扶弱,補血生肌,改善機體的虛象,還有助腎陽的作用,改善形神怯弱,四肢欠溫,面白唇淡;利小腸、清天河水可瀉心火,利小便,分別清濁;揉三焦俞、脾俞、腎俞、小腸俞可促進諸臟腑的功能,有利于排便;曲骨在任脈上又在膀胱區,重刺激可提高本經及局部的興奮作用,有利于排尿;掐揉三陰交可興奮肝、腎、脾三經,促進排尿作用;箕門為脾經穴,推之能促排尿。
2.熱蘊膀胱
癥狀:小便不通,小腹脹滿,唇赤口干,煩躁多啼,哭聲粗亮,重者可有胸腹脹滿、喘促煩憂、抽搐昏迷等危急癥。
癥狀分析:由于胎熱蘊結于膀胱,膀胱氣化不宣,故小便不通,小腹脹滿;熱邪在里,灼傷津液,內動心火,故見唇紅口干,煩躁多啼,哭聲粗亮,乃熱邪入里之證;嚴重的,則毒壅中宮,形成胸腹脹滿,喘促煩憂;熱陷厥陰,則引起抽搐昏迷等危象。
治則:清熱利尿、解毒。
處方:(主)揉小天心2分鐘,分陰陽2分鐘,清補脾3分鐘,清天河水1分鐘,利小腸2分鐘,補腎3分鐘,揉二馬2分鐘,退六腑1分鐘,按揉三陰交3~4次、推箕門2分鐘,撥龍頭適量。
癥狀加減:毒壅中宮,加直推膻中到臍上、按弦走搓摩各1分鐘。
方義:揉小天心、分陰陽通瘀散結,通經活絡,清熱利尿,平衡陰陽,調和臟腑,鎮驚止抽;清補脾、清天河水、利小腸可清熱瀉心火,利尿解毒;補腎、揉二馬能大補元氣,滋陰清熱利尿,加強水液代謝;退六腑可清營涼血,解毒;按揉三陰交、推箕門為脾經穴,都有利尿作用。撥龍頭:如膀胱有尿,經撥龍頭即可排尿,如無尿速請西醫治療。邪熱蘊結入里,灼傷津液,內動心火,見唇紅口干,煩躁多啼,啼聲粗亮,故利尿瀉熱,以上癥狀好轉,即可轉危為安。
3.先天畸形
癥狀:生后小便不通,尿道無孔或中端不通。
治則:外科治療。
此外,出生兒有的大、小便均不通,稱“出生兒二便不通”。這類小兒應速請西醫治療,以免誤診。
【預防護理】
1.孕母要按時檢查胎兒情況,避免早產因素。
2.生后低溫兒一定要保溫。這類患兒一定要精心護理,方能轉危為安。
【體會】
1.這類患兒先要排除畸形,再查找原因,有條件的轉院治療,無條件的按上方治療。
2.決定推拿治療,醫者要在患兒周圍觀察治療,隨證加減穴位,更改治療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潭县| 孟州市| 崇礼县| 武清区| 青田县| 巨野县| 内黄县| 义马市| 镇巴县| 台北县| 容城县| 鄂托克前旗| 中方县| 安岳县| 金阳县| 巴东县| 上虞市| 武强县| 宜君县| 蒲江县| 垦利县| 大同县| 兴海县| 新邵县| 太仆寺旗| 新竹市| 淮滨县| 四子王旗| 安龙县| 浙江省| 鲜城| 屯昌县| 精河县| 泰安市| 察雅县| 嘉荫县| 合江县| 保亭| 虹口区| 兴安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