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外科學(第2版)
- 楊樹源 張建寧
- 828字
- 2020-06-28 15:38:00
前言
由薛慶澄教授、王忠誠教授和史玉泉教授主編的《神經外科學》于1990年出版,該書邀請了1952~1953年原衛生部在原天津醫學院總醫院舉辦的腦系外科醫師培訓班第一、二期學員中的21人參加編寫,歷時3年。全書較全面地介紹了當時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現狀及我國在神經外科領域所積累的經驗,共14章99萬字。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尚缺乏中文神經外科較系統的參考書,該書出版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并獲得第十屆全國圖書一等獎,對我國神經外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7年過去了,神經外科有了飛速的發展,在診斷、治療和康復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磁共振、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術等神經影像醫學的發展使神經外科疾病的定位診斷更為精確,且很多疾病術前能做出定性診斷。顯微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血管內介入治療技術發展以及神經內鏡和神經導航系統的應用使神經外科疾病的療效明顯提高,病死率及并發癥大幅度下降。為了緬懷我國神經外科先驅者趙以成教授、薛慶澄教授對我國神經外科的創建、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紀念趙以成教授誕辰100周年,我們組織了全國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重新編寫新的神經外科學,并將近年來國內外神經外科學科最新進展納入本書,本書較系統、全面、詳細地闡述了各種神經外科疾病。在注重臨床診療經驗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必要的基礎研究成果,如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流行病學等,以加深讀者對神經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預后的認識。
本書共138章,約400萬字,參編作者共123人,其中有我國老一輩的神經外科開拓者,他們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是我國神經外科發展的舵手;也有目前活躍在臨床第一線的中年骨干,他們是當前我國神經外科的生力軍。作者都根據自己的理論修養、臨床實踐、結合國內外文獻寫出的。在本書編輯過程中,始終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盡量尊重作者的學術思想,不強求一致,但由于每個人的構思方式、寫作風格、知識水平不盡相同,錯誤和不虞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楊樹源 只達石
2007年7月30日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