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怡情志

“怡,和也”(《說文解字》),“樂也”(《爾雅》),“怡然自樂”(《桃花源記》),和悅、愉快的意思。“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于陰也”(《靈樞·百病始生》)。《黃帝內經》中“喜怒”為“情志”之代稱。五志各傷所對應五臟為病。“怡情志”即是調情志以達五臟和悅之義。
現代社會競爭尤為激烈,社會關系復雜,社會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形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西醫學模式由原來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提及“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恐傷腎”、“思傷脾”等七情致病因素的存在。在臨床中我們發現,很多疾病僅僅依靠藥物治療,效果并不顯著,還需結合“治神”的方法。
歷代醫家多奉《黃帝內經》為圭臬,不論在四診和臨證中,還是在養生保健、針灸等方面均非常注重人的“神”,如《素問·移精變氣論》所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以看出“神”在人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靈樞·九針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靈樞·小針解》“……神者,正氣也”及“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余不足”明確要求高水平的醫師在臨床中需時時顧及患者的“神”。
情志致病與肝的關系最為密切,肝氣和則五志易和,肝氣乖則五志乖。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乘脾克胃。現代工作生活方式常思慮過度,久坐少動,久之則思慮傷脾,久坐傷肉。所以,路老強調“怡情志”多肝脾同治,以條暢氣機為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凯里市| 清苑县| 汉沽区| 长宁县| 边坝县| 漯河市| 公主岭市| 寻甸| 尤溪县| 屏南县| 扶沟县| 宁德市| 库尔勒市| 乌拉特前旗| 乐清市| 拉孜县| 金山区| 洛扎县| 阜康市| 巩义市| 郴州市| 鄯善县| 扶绥县| 志丹县| 堆龙德庆县| 客服| 井研县| 新竹县| 仁寿县| 前郭尔| 襄汾县| 望城县| 资阳市| 集贤县| 大城县| 屏东县| 镇赉县| 景泰县| 永善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