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治療內傷發熱的經驗

發熱,有外感內傷之別。一般外感發熱,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必有表證,治療較易;內傷發熱,起病較緩,病程較長,無表證特征,治療或較困難。外感、內傷發熱病因不同,治法迥異。其鑒別以《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說的較清楚:“內傷外感皆發熱。內傷之發熱,熱在肌肉,以手捫之,熱從內泛,不似外感之發熱,熱在皮膚,以手捫之,熱自內輕也。”筆者臨床治療內傷發熱的遣方用藥,介紹如下。

一、清氣化痰

痰熱內結,見咯痰黃稠,胸膈滿悶或疼痛,舌苔黃膩,脈弦或滑。用清氣化痰丸(陳皮、制半夏、杏仁、枳實、黃芩、瓜蔞仁、茯苓、膽南星)。

如頑痰不化,可加橘紅、川貝、海浮石;兼肝火犯肺者加桑白皮、青黛、梔子。

二、滋陰清熱

陰虛生內熱,見頰紅潮熱,心中煩悶。用青蒿鱉甲湯(青蒿、鱉甲、生地、知母、丹皮)。

如熱邪灼傷肺陰,干咳不愈,舌紅少津,形體消瘦,可用清燥救肺湯(桑葉、生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如陰虧火旺,可用丹溪大補陰丸(知母、黃柏、熟地、龜甲、豬脊髓)。

三、補脾益氣

脾胃氣虛,運化失職,見少氣懶言,納谷不香,周身發熱,時便溏,脈細數,用“甘溫除大熱”,以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為首選。夾有濕濁,酌加藿香、佩蘭、蒼術。

見陰寒內盛,格陽于外,高熱面赤,四肢厥冷者,可用當歸四逆湯;兼見下利清谷的脾腎陽虛證,用四君子湯合四神丸。

四、開郁理氣

氣機郁滯,見胸脅脹痛,走竄不定,身熱不揚,納呆,甚則惡心嘔吐,矢氣頻頻,可用柴胡疏肝散。

濕熱熏蒸,見小便如茶色,皮膚發黃,加茵陳、梔子;肝經火旺,脅肋刺痛,嘔吐泛酸者,加炒吳萸、黃連;內有宿食,完谷不化者,加焦三仙、萊菔子。如腑實不通,壯熱不退,大便秘結者,“急下存陰”,以小承氣湯加味。

五、活血化瘀

瘀血停滯,痛處不移,或有瘀塊,口燥欲飲,心中灼熱,唇舌黯,脈沉澀,用桃紅四物湯治之;或據血停著部位不同,分別采用王清任諸逐瘀湯;如婦人“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者,則用小柴胡湯。

另外,由于熱病易傷津液,病程日久,脾胃易虛,“保胃氣,存津液”尤其重要。所以,用藥十分注意苦寒易克伐脾胃,亦忌大劑膩補而滯留熱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泽库县| 余干县| 红安县| 茌平县| 河源市| 南丰县| 乌拉特前旗| 赣州市| 东平县| 桦南县| 大连市| 苗栗县| 九龙县| 南安市| 顺义区| 河源市| 祁东县| 当雄县| 宿迁市| 临邑县| 潮州市| 道真| 武隆县| 卫辉市| 无极县| 竹溪县| 丽水市| 吐鲁番市| 水富县| 清水河县| 潞城市| 昔阳县| 封丘县| 兰西县| 兰考县| 宜兰县| 凤山市| 彭水| 乐东|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