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通則
-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 603字
- 2019-12-27 17:57:36
引 言
臨床診療指南是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水平,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科學配置醫藥資源和保障患者權益的重要載體。為規范中醫臨床診療行為,保障中醫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發了中醫常見病臨床診療指南。國際上臨床診療指南的制定已有成熟的程序和方法,但如何將其運用到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制定過程,形成既符合中醫臨床診療特點又切合國際規范的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的方法,是形成高質量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關鍵。因此,為規范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方法,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質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11年下達中醫藥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開展《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通則》的研制工作。
在《通則》制定過程中,起草小組以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和符合中醫實際為基本原則,通過開展專題研究,提出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的方法要在借鑒國際上通用的臨床實踐指南制定方法的基礎上,注重中醫特色。指出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各項建議的形成要有充分的證據,并且可溯源。強調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時既要充分考慮現有的臨床證據,又要注重專家經驗。起草小組經過4年多的努力,先后召開5次研討會,征求行業內上百位專家,尤其是具有豐富中醫診療指南編制經驗的專家的意見,再綜合各方面意見,經過反復研討、修訂,最終通過審查,達成行業內共識。
在《通則》編制過程中,得到了劉建平、詹思延、謝雁鳴、唐旭東、沈同、白殿一、毛樹松、武曉冬、李慧等專家的指導,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