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肛腸疾病分冊
- 田振國
- 302字
- 2019-12-27 17:40:31
4 病因病理
肛瘺一般由內口、瘺管和外口組成,也有僅具內口或外口者。內口為原發,大多位于齒線處的肛隱窩內;外口為繼發,位于肛門周圍皮膚上且常不止一個。肛隱窩感染是引起肛瘺的主要誘因之一,并多為肛瘺的內口。當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經手術切開排膿后,膿腔逐漸縮窄成管狀,其遠端開口多位于肛周的皮膚上,即外口。外口易于閉合,導致引流不暢。但腸內的污濁之物仍可不斷地由內口進入管道,引發反復感染,管壁纖維組織增生、管道不能閉合自愈而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即為肛瘺。
中醫學稱本病為“肛漏”,多由肛癰破潰,余毒未盡,蘊結不散,瘡口不合或虛勞久咳,肺、脾、腎虧損,邪乘于下,郁久肉腐成膿,如此經久不愈,常流污水,故稱之為肛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