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肛腸疾病分冊
- 田振國
- 507字
- 2019-12-27 17:40:21
4 病因病理
西醫學認為,肛裂的發生與解剖、外傷、感染及內括約肌痙攣等因素有關(表2-1),為肛管上皮慢性非特異性放射狀縱形感染性潰瘍,呈梭形或橢圓形。其病理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
表2-1 肛裂的原因

注:其病位主要涉及直腸、肛門。
1.肛管皮膚上見一梭形裂口。
2.裂口下端皮膚因炎癥改變,淺部靜脈和淋巴回流阻礙,引起水腫和纖維變性,形成結締組織外痔。
3.裂口上端肛門瓣和肛乳頭水腫,纖維變性,易形成肥大乳頭。
4.內括約肌常痙攣收縮,裂口供血不足,且受到糞便和肛腺分泌物的刺激、感染,使裂口邊緣增厚,周圍充血、變硬,可見內括約肌環肌纖維。
5.裂口的側緣纖維變硬,周圍組織發生膿腫,破潰到肛管,形成肛瘺。
6.由于裂口底部內括約肌纖維變性明顯,內括約肌呈痙攣狀態,肛管壓力增高。
總之,肛裂可見裂口、結締組織外痔、肛竇炎、肛門梳硬結和瘺管幾種病理改變。顯微鏡下可見肛管皮下肛竇通道、上皮樣囊腫、肛腺、腺管進入平滑肌和纖維變性。
中醫學認為是因陰虛津液不足或臟腑熱結腸燥,而致大便秘結,糞便粗硬,排便努掙,使肛門皮膚裂傷,濕熱蘊阻,染毒而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肛門圍繞、折紋破裂、便結者,火燥也。”中醫辨證在初期多為實證,后期多為本虛標實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