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長沙藥解
  • 黃元御
  • 749字
  • 2019-12-27 17:44:51

升麻

味辛、苦、微甘,性寒,入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經。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腫毒而排膿血。

《金匱》升麻鱉甲湯升麻二兩,鱉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兩,當歸一兩,雄黃五錢,蜀椒一兩。水四升,煎一升,頓服。治陽毒為病,面赤班班[52]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陽毒之病,少陽甲木之克陽明也。手足陽明,皆行于面,少陽甲木,從相火化氣,火之色赤,故面見赤色。足陽明之脈,循喉嚨而入缺盆,膽胃壅迫,相火瘀蒸,故咽喉痛而吐膿血。其病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緩急迫,鱉甲、當歸消凝瘀而排膿血,雄黃、蜀椒泄濕熱而下逆氣也。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升麻二兩,鱉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兩,當歸一兩。治陰毒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陰毒之病,厥陰乙木之克太陰也。厥陰乙木,開竅于目,木之色青,故面目青。脾主肌肉,足太陰之脈,上膈而挾咽,肝脾郁迫,風木沖擊,故身及咽喉皆痛。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緩急迫,鱉甲、當歸破結滯而潤風木也。

陽毒、陰毒,病在肝膽,而起于外邪,非風寒束閉,郁其臟腑,不應毒烈如是。升麻清利咽喉,解毒發汗,表里疏通,是以奏效也。

《傷寒》麻黃升麻湯方在麻黃,用之治厥陰病,咽喉不利,吐膿血,以其清咽喉而排膿血也。

升麻辛涼升散,清利咽喉,解肌發表,善治風寒侵迫,咽喉腫痛,嘔吐膿血之病。最能解毒,一切蠱毒邪穢之物,入口即吐。避疫癘煙瘴之氣,斷泄利遺帶之恙,止吐衄崩淋諸血,消癰疽熱腫,平牙根臭爛,療齒疼,醫口瘡,胥有良效。

手陽明自手走頭,足陽明自頭走足,二經升降不同。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陽明為順,入足陽明為逆。咽喉之病,以及口舌牙齒,其位在上,須用升麻,而加清降之藥,自高下達,引火歸根。若足陽明他病,悉宜降藥,不宜升麻,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后世庸工,以之升提足陽明胃腑清氣,足陽明順下則治,逆上則病,何可升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巨野县| 莒南县| 湘西| 信丰县| 泰来县| 舞钢市| 广东省| 乐至县| 牟定县| 青海省| 吉隆县| 台湾省| 祁连县| 武宣县| 华容县| 民权县| 桦南县| 永靖县| 庆阳市| 乐业县| 龙南县| 铜川市| 巴中市| 洛浦县| 上思县| 晋城| 郑州市| 四川省| 海晏县| 宝坻区| 望奎县| 青岛市| 岳阳市| 图木舒克市| 廊坊市| 长葛市| 康乐县| 玉溪市| 吉木乃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