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脈有提綱

取脈之道,理各不同,名亦非一。如虛軟牢石之類,五臟敗絕之形,種種差別。《脈經(jīng)》論脈,只有二十四種,增長、短,去數(shù)、散,皆非也。《素》《難》、仲景論脈,只別陰陽,初無定數(shù)。如《素問》之鼓、搏、喘、橫,仲景之惵、平、榮、章、綱、損、縱 、橫、逆、順之類是也。況脈之來,又非單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數(shù),或沉而緊、沉而細之類。然其提綱之要,總不外于浮、沉、遲、數(shù)、滑、澀之六脈也。浮、沉二脈,輕手、重手取之也。遲、數(shù)二脈,以呼吸自取之也。滑、澀二脈,則察往來之形也。浮為陽,輕手而得之,即芤、洪、散、大、長、濡、弦,皆可以輕手得之,俱從陽,浮之類也。沉為陰,重手而得之,即伏、實、短、細、牢、石,皆可以重手得之,俱屬陰,沉之類也。遲者,至少而止多也。數(shù)者,至多而止少也。一息六至為數(shù),而疾、促、緊、滑,皆至數(shù)之多也。或曰:滑類乎數(shù),澀類乎遲,何也?然脈雖似而理則殊,何則遲數(shù)之脈,直以呼吸取之?察其至數(shù)之疏數(shù)也。滑澀之脈,往來難易之不同也,察其來去之形狀也。數(shù)為熱,遲為寒。滑為陰氣有余而血多氣少,故曰滑。澀為陽氣有余而氣多血少,故曰澀。所以取義不同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金溪县| 武夷山市| 全南县| 汕头市| 黄平县| 习水县| 巴青县| 双鸭山市| 德保县| 浪卡子县| 奈曼旗| 松溪县| 新蔡县| 安岳县| 武胜县| 黔江区| 绵阳市| 雷州市| 永春县| 本溪| 邢台县| 山东| 临夏县| 临潭县| 安溪县| 凤凰县| 宿州市| 乌鲁木齐县| 正镶白旗| 金昌市| 文山县| 陆河县| 巴塘县| 扬中市| 台中县| 江阴市| 太谷县| 周口市| 达尔|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