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醫(yī)學匯函:全3冊(上)作者名: (明)聶尚恒本章字數: 577字更新時間: 2020-01-10 11:43:00
診四時病五行相克歌
春得秋脈定知死,死在庚辛申酉里。
春時反得秋脈浮短而澀者,肺金克肝木也,期在庚辛、申酉金旺之日必死。
夏得冬脈亦如然,還于壬癸為期爾。
夏時反得冬脈沉細者,腎水克心火也,期在壬癸、亥子水旺之日必死。
嚴冬診得四季脈,戊己辰戌還是厄。
冬時得四季脾脈而緩,是脾土克腎水也,期在戊己、辰戌、丑未土旺之日必死。
秋得夏脈亦同前,為緣丙丁相刑克。
秋時反得夏脈而洪,心火克肺金也,期在丙丁、巳午火旺之日而必死也。
季月季夏得春脈,克在甲寅病應極。
直逢乙卯亦非良,此是五行相鬼賊。
辰戌、丑未之月,皆系季月,重言季夏者何?惟六月正屬脾土旺之候,其余辰戌丑三季月,每月脾土只旺十八日。當此之時,得春脈而弦,是肝木克脾土也,期在甲寅、乙卯日必死。相鬼賊者,乃五行相克,即前所謂“賊脈頻來問五行”也。
春得冬脈只是虛,更兼補腎自然除。
若得夏脈緣心實,還應瀉子自無虞。
夏秋冬脈皆如是,在前為實后為虛。
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
經曰:從后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如春得冬之沉澀脈,水生木,是母來生我,謂之從后而來者為虛邪,虛則補其母,是用補腎水其病自愈。又如春得夏洪心火之脈,木生火,則我去生子,謂之從前來者為實邪,實則瀉其子,須瀉其心火,其病愈矣。又如春得四季脾緩之脈,木克土,是我去克他,是為微邪,此病不治自愈。其余夏秋冬,仿此而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