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卷之一

真中風一

風邪如射,乘虛入中腑,須當審六經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風之中人如射之中的,但有中腑中臟中經之異耳。然風雖外來,未有不乘虛而入。表虛則中腑,里虛則中臟,血虛則中左,氣虛則中右,或上或下,謂之中經。腑者,六腑也。中腑在表,多著四肢,其治恒易。外惡風寒,顯六經形癥,以小續命湯隨經加減汗之,或先服藿香正氣散。汗后有余癥,隨癥治之。然亦不可過汗,恐損其衛氣。九竅不通知在臟,上宣下利可回生臟者五臟也,中臟在里,多滯九竅,其治恒難。痰涎壅盛,口眼?斜,不能言者,皆用宣吐之法稀涎散、瓜蒂散。一吐不已再吐之,吐中即有發散之義。蓋風從上受之,頭面口鼻之風得吐則散,非止出痰而已。若妄投硝黃、礞石等苦寒墜痰之藥,則風邪下陷,多致危困。內有便溺之阻,當用下利之法。便阻者,三化湯或通圣散潤之。然亦不可過下,恐損其榮血,且致內虛風陷。溺澀不通者,五苓散利之。若自汗則津液外亡,不可復利小便,當候熱退汗止,小便自行。吐利后又看余癥治之,或用牛黃清心丸。若無表里尋經絡,標本尤當知重輕若外無六經形癥,內無痰涎便溺之阻,邪中于經絡之中,口眼?斜,手足痿痹,當以祛風之藥天麻、防風、荊芥、薄荷、僵蠶、全蝎之類,隨經使治之。引上,羌活、藁本、威靈仙;引下,牛膝、防己、木瓜。檳榔薄桂,橫行手臂;肉桂附子,直達下焦。又當看氣虛補氣,血虛補血,有痰豁痰,有火降火,有瘀逐瘀,而佐以祛風引經之藥,或先服八味順氣散。左癱血虛,大秦艽湯、姜制四物;右瘓氣虛有痰,順氣導痰湯、竹瀝二陳湯,火盛通圣散。胃虛食少禁涼藥,中腑中臟用三法者,急則治其標也。中經尋痰尋火尋氣血而治者,緩則治其本也,故標本尤當知重輕。初中昏迷求醒法,更防絕癥藥無靈初昏,急掐人中穴或針人中;不醒,用通天散吹鼻,得嚏則醒。如不嚏者,風痹不知痛癢也。牙關緊急,用生姜、烏梅擦牙,或酒磨紫金錠灌(1)之。不語者,稀涎散、六一丹大吐其痰,自能語。更防手撒口開,眼合鼾睡,目瞪直視,搖頭上竄,噴藥悶亂,吐涎遺尿,汗出如珠,喉響拽鋸,發直如麻,面赤如妝,皆危絕之癥,藥無靈也。

通天散

細辛、牙皂(2)等分,細末,入麝少許,小竹管吹鼻中。

稀涎散

明礬五錢,半生半枯 牙皂二條,炙,去皮、弦子

上共為末,每服二三錢,溫水調,灌下,得吐涎出,妙。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各七十五個 人參半兩 甘草三錢

上末,每一錢或五分,空心韲水(3)調下。如無瓜蒂散,六一丹代之。

六一丹吐痰涎食積,治瘧,神效。

明信(4)一錢 甘草末六錢

上研細末,每服四分,小兒三分。冬溫水,夏涼水,一碗調下,再服水一碗,聽吐。治瘧,前二時服。小兒食積,痰涎滯于胸中,昏迷不醒,得此藥一吐即蘇。中風尤神效。

小續命湯治腑中風邪,外惡風寒,顯六經形癥。

防己 桂心 黃芩 杏仁炒,去皮、尖 白芍 炙甘草 川芎 麻黃去節 人參各七分 防風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分半

姜五片,棗一枚,煎服。太陽無汗惡風,倍麻黃、防風、杏仁。有汗惡風,去麻黃,倍桂、杏、芍藥。陽明無汗身熱,不惡寒,加石膏、知母,去附。有汗身熱,不惡寒,倍芩、桂,加葛根去附。少陽寒熱往來,去麻黃加柴胡。太陰無汗身涼,倍附子、甘草,加干姜。如六經混淆,或肢節攣痛,加羌活、連翹。精神恍惚,加茯神、遠志。心煩多驚,加犀角。嘔逆腹脹,加半夏,倍人參。燥悶便秘,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臟寒下痢,去防己、黃芩,倍附子,加白術。自汗,去麻、杏,加白術。腳膝弱,加牛膝、石斛。身痛,加秦艽。腰痛,加桃仁、杜仲。失音,加杏仁。

三化湯治中風便秘。

厚樸 枳實 大黃 羌活各二錢半

水煎溫服,以利為度。

防風通圣散 治中風二便不利,及諸風熱,頭面諸瘡,口耳眼熱。

防風 當歸 川芎 芍藥 薄荷 山梔 黃芩各八分 石膏 白術各一錢 大黃 桔梗 連翹 滑石 芒硝各七分 荊芥 麻黃各六分

姜三片,或蔥一根。

有痰,加半夏。破傷風并小兒驚搐,倍荊芥、大黃,煎,調全蝎、羌活末各一錢。打撲傷損,倍當歸、大黃,加川山甲,煎,調乳沒末各一錢。濁涕,倍薄荷,加黃連。膽移熱于腦則辛img8鼻淵,煎調木香末一錢。口耳眼目之熱,皆去麻黃。本方去麻黃、芒硝,加金銀花,倍連翹,治一切瘡疥。加鼠黏、蟬退,治面瘡。加土茯苓、金銀花,治梅(5)瘡。

八味順氣散

白術 白茯 青皮 陳皮去白 白芷 烏藥 人參各一錢 甘草五分

痰盛,加半夏一錢。姜三片,水煎服。

大秦艽湯 治手足拘攣,語言蹇(6)澀。

秦艽 白茯 酒芍 當歸 石膏 獨活各一錢 熟地 生地 白術 黃芩 羌活 防風 白芷各五分 川芎七分 肉桂 甘草 細辛各三分

姜引。食少,去石膏、黃芩。痰,加橘半、竹瀝。瘦人血虛有火,加芩、連。春加知母。左癱加酒紅花、桃仁、牛膝,右瘓加參、芪。上加威靈仙,下加木通、防己。或少加附子行經。

順氣導痰湯 治肢體疼痛,頑麻痿弱,口眼?斜,痰壅語澀。

烏藥 陳皮 麻黃各一錢,有汗不用 僵蠶七分 川芎 枳殼 桔梗 白芷 黃芩 南星 半夏炮,各八分 甘草三分 干姜五分,有熱不用

生姜三片,煎服。風急,煎,調全蝎末三分。左右上下,依前方加引經藥。

芩連導痰湯治痰火上攻,胸膈不利,語言蹇澀。

南星 半夏 陳皮各二錢 枳實 黃芩 黃連各一錢 白茯一錢五分 甘草三分

姜五片,水煎服。

姜制四物湯 治血虛中風。四物俱姜汁炒。

有痰,加橘半、竹瀝、姜汁。瘦人陰虛火熱,加芩、連、黃檗、牛膝。筋枯舉動便痛,亦加之。

竹瀝二陳湯 治半身不遂,氣虛挾痰在右者。

二陳加參術、竹瀝、姜汁。能食者,用荊瀝生姜引。

許胤宗(7)治王太后病風不能言,用黃耆、防風煎湯數斛,床下熏之。

牛黃清心丸 治諸風癱瘓,語言蹇澀,涎壅恍惚,怔忡驚悸,癲狂。

牛黃一兩□錢 龍腦 麝香另研 羚羊角各一兩 當歸 防風 黃芩 白術 麥冬 白芍各兩半 柴胡 桔梗 白茯 杏仁另研 芎?二兩二錢半 肉桂 大豆黃卷 阿膠各一兩七錢 蒲黃 人參 神曲二兩半 雄黃八錢 甘草五錢 白蘞 干姜各七錢半 犀角末二兩 干山藥七兩 金箔一千四百片,除四百為衣 大棗一百,煮,去核、皮,研成膏

上除金箔、牛黃、片腦、麝香、雄黃另研,入余末,煉蜜、棗糕、杏仁為丸,每兩十丸,金箔為衣,每一丸溫水化下。外用黃蠟固濟(8),不泄。

婦人產后中風,口噤(9)筋攣,用荊芥末,每三錢,童便、酒調服。亦治血暈,八珍湯加疏風藥治之為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义乌市| 凭祥市| 珠海市| 如东县| 仁寿县| 康乐县| 芷江| 蓝田县| 玉树县| 陈巴尔虎旗| 黔西县| 方正县| 枣强县| 西乌珠穆沁旗| 玉门市| 六安市| 乌兰浩特市| 揭东县| 水城县| 贞丰县| 安福县| 西乌珠穆沁旗| 栾城县| 瑞安市| 绥化市| 宣城市| 区。| 永春县| 社旗县| 汕尾市| 磴口县| 深州市| 濉溪县| 米易县| 扎囊县| 丰镇市| 鹰潭市| 琼中| 砀山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