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征續編
- (日)村井椿
- 1143字
- 2020-01-10 11:32:58
校注說明
一、作者簡介及成書年代
《藥征續編》,日本江戶時期醫家村井椿撰。村井椿,字大年,號琴山。生于享保十八年(1733),卒于文化十二年(1815)。肥后(今熊本)人。先后師從古方派醫家香川修庵、山脅東洋、吉益東洞。吉益東洞之子吉益猷為本書作序云:村井“篤信吾先考東洞翁,治舊疴,起廢疾,名聲振西海”。村井自己在“附言”中稱,東洞先生曾對他說,眾弟子雖數百人,有傳方之人,而無傳道之人,故寄希望于村井。
古方派大家吉益東洞著《藥征》,闡述仲景學說,書未完而人先逝,于是村井承其精神,續其未竟,補其未逮,而成此書。
據原書附錄之末款識記載,本書正文成于安永戊戌年(1778)。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本書最早版本為天明五年(1785)刻本。然而“附言”部分卻是天明七年(1787)才寫成。可見,本書經過了一個初成、補充過程,至1787年才臻于完全。
二、主要內容
全書共三卷。卷之上、卷之下為征藥十品,后附“附錄”一卷,論藥78種。前所征藥十品,乃仲景方常用之藥,亦東洞與村井常用之藥,故論證細致而深入;后所附藥物78種,雖亦日常之物,而仲景方用之不多,在諸病治法上不占主導地位,但也不可或缺。又有“附言”,底本裝訂于卷之上前。“附言”雖是后來寫成,卻集中反映了作者及其老師吉益東洞乃至整個日本古方派的主要學術思想。
三、版本研究及選擇
經過查閱《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國內主要圖書館藏書目錄及有關文獻發現①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現存版本并非日本天明五年(1785)刻本,而是文化九年(1812)刻本。②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所藏寬政六年橘尾清刻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文化九年刻本,均已不見。③現存日本寬政八年(1796)刊本(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日本文化九年(1812)刻本(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1924年杭州三三醫社鉛印三三醫書本(藏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1936年世界書局鉛印皇漢醫學叢書本(藏于南京圖書館等)。本次整理,選擇寬政八年本為底本,以三三醫書本(以下簡稱三三本)、皇漢醫學叢書本(以下簡稱皇漢本)為主校本,其他相關文獻作參校。
四、校注細則
1.原書為繁體豎排,現改為簡體橫排,并加現代標點。原書小字夾注為雙行,現改為小字單行。
2.凡底本引用他書,若雖有異文,而含義無變化,而底本文句完整者,不出校記;雖有差異而底本無誤者,不改原文,出校說明;若影響語義者,改后出校。
3.古字、異體字一律徑改,不出注。部分中醫專用異體字,視情形保留,不出注。通假字首見出注,部分中醫習用而含義明確的通假字,不出注。難字、生僻字詞于首見時出注。
4.凡涉及醫家人名、文獻書名,冷僻者于首見時出注。
5.原書序、附言十七則及每卷卷次之前均有“藥征續編”四字,每卷卷次之下均有“肥后醫人村井椿著”字樣,今一并刪去。
6.根據正文編制新目錄,原書總目及分卷目錄均刪去,凡原目錄錯誤或遺漏,新編目錄均據正文改正,不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