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貼耳豆的步驟

貼耳豆,又叫壓丸法,是在耳穴表面貼敷壓丸的一種簡易療法。這種方法既簡便易行,又安全無痛,無副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不僅能收到毫針、埋針法同樣的療效,而且不易引起耳軟骨膜炎。本法能起到持續刺激的作用,患者可以不定時地在貼敷處按壓以加強刺激。對于一些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膽石癥、遺尿等慢性病患者更為適用。

1.所需材料:壓丸法所選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油菜籽、小米、萊菔子、王不留行籽等,以王不留行籽為最好。并準備膠布、鑷子或止血鉗。

img1

圖1 制作耳豆

2.耳豆的制作方法

(1)應用時,將備用膠布剪成0.7厘米×0.7厘米大小的方塊,把一粒王不留行籽貼附在膠布中央(圖1)。膠布和王不留行籽可在任何一家中藥店買到。王不留行籽是一種中藥,具有行血通經、催生下乳、消腫斂瘡之功效,主治婦女經閉、乳汁不通、難產等病證。但在這里主要是起對耳穴的機械壓迫作用,如果確實買不到或不方便去買,亦可用小米代替。

(2)直接購買已制作好的耳豆板:如果你覺得上述制作耳豆的過程較麻煩,或用的耳豆比較多,也可以到藥店、醫療器械商店或專賣針灸器械的商店甚至網上購買已制作好的耳豆板(圖2)。

img2

圖2 可直接買到的耳豆板

3.耳穴探查: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郭的相應穴區內出現反應,如膽囊病在胰膽穴、肺病在肺區等。針刺時,只有直接刺激這些反應點,才會獲得較好的效果。由于各人耳郭的形狀和大小不一樣,加上前面所介紹的耳穴區域相對較反應點為大,故臨床上使用耳穴時,不能只根據所規定的部位,還要進一步在此部位內探查出反應點的位置。這就叫耳穴探查方法。

耳穴探查法常用的有三種:

(1)直接觀察法: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在自然光線下,觀察耳郭各穴區有無變形、變色的征象,如脫屑、丘疹、硬結等。

(2)壓痛法:先根據病人病情,選取耳穴,然后用毫針柄或彈簧探棒或止血鉗進行探壓。探壓時壓力要均勻,從穴區周圍向中間按壓。當探棒壓迫到痛點時,病人會出現皺眉、眨眼、呼痛或躲閃反應。此時可稍用力按壓一下,做一個標記,以便針刺。少數病人的耳郭上一時找不到壓痛點,可先按摩一下該區域,再行探壓。

(3)電測定法:是以特制的電子儀器測定耳穴皮膚電阻、電位等變化。如電阻值降低,導電量增加,形成良導點者,可作為治療點。

4.貼豆方法:用鑷子或止血鉗夾住耳豆膠布的外緣(圖3),貼敷在選用的耳穴上(圖4)。鑷子或止血鉗在醫療器械商店或一般的藥店均可買到。

img3

圖3 夾耳豆

img4

圖4 貼豆方法

5.按壓耳豆:每日自行按壓3~5次(圖5),每次每穴按壓30~60秒,3~5日更換1次,雙耳交替。

img5

圖5 按壓耳豆

6.注意事項:刺激強度視患者情況而定,一般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衰弱者用輕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證宜用強刺激法。

使用中應防止膠布潮濕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膚炎癥。個別患者可能對膠布過敏,局部出現紅色粟粒樣丘疹并伴有癢感,可加用屏尖穴或改用毫針法治療。耳郭皮膚有炎性病變、凍瘡等不宜采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获嘉县| 固镇县| 桂林市| 白城市| 巩留县| 丹巴县| 克拉玛依市| 平泉县| 页游| 宁波市| 新民市| 奉贤区| 高州市| 花莲市| 铜川市| 黔西县| 桓仁| 宜兰市| 灵宝市| 微山县| 台东市| 鄂州市| 黄骅市| 扎囊县| 富源县| 浮梁县| 宜川县| 临清市| 阜城县| 洛宁县| 山西省| 微博| 石景山区| 滦平县| 新干县| 隆回县| 临泽县| 普洱| 阿拉善右旗|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