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疼痛的康復治療方法

第一節 常用藥物療法

常用藥物療法是疼痛治療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為了維持治療水平的血漿藥物濃度,患者應定時定量服用相關藥物。常用的鎮痛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消炎藥、麻醉性鎮痛藥、非麻醉性鎮痛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催眠鎮靜藥、糖皮質激素類藥等。

一、非甾體消炎藥

根據其對環加氧酶(COX)作用的選擇性,非甾體消炎藥可分為非選性COX抑制藥和選擇性的COX-2抑制藥;按化學結構又可分為水楊酸類、苯胺類、巴吡唑酮類及其他有機酸類產物。非甾體消炎藥共同特征是具有解熱、鎮痛、抗感染與抗風濕作用,對于輕到中度的疼痛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如骨骼肌功能紊亂、關節痛、頭痛、牙痛、頭痛、術后疼痛、神經痛和癌性疼痛等,長期應用無耐受性和成癮性。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雙氯芬酸鈉、酮洛酸、吡羅昔康、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二、麻醉性鎮痛藥

麻醉性鎮痛藥又稱阿片類鎮痛藥,可通過激動阿片受體產生強烈的鎮痛作用,是中樞性鎮痛藥,能解除或減輕疼痛并改變患者對疼痛的情緒反應。劑量增大時可產生鎮靜和嗜睡的效果,連續使用易產生耐受性和藥物依賴性。在疼痛治療中,麻醉性鎮痛藥主要適用于治療嚴重創傷、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的急性疼痛,以及手術后疼痛和癌性疼痛。按麻醉性鎮痛藥與阿片受體作用的關系麻醉性鎮痛藥可分為阿片受體激動藥、阿片受體激動-阻滯藥和阿片受體阻滯藥。常用的阿片受體激動藥有嗎啡、羥考酮、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哌替啶、丁丙諾啡。

三、非麻醉性鎮痛藥

1.曲馬多  是人工合成的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主要用于中度到重度的各種急性疼痛及手術后疼痛的鎮痛治療,對各種類型的慢性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包括神經源性疼痛均有效。

2.可樂定  在疼痛治療中,可樂定主要用于術后鎮痛和癌性疼痛治療,其給藥途徑可為神經鞘內或椎管內給藥,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抗驚厥、抗休克等作用。血容量不足、心動過緩、心臟傳導系統異常的患者應禁忌使用可樂定。

3.氯胺酮  是一種苯環哌啶類衍生物,系非巴比妥靜脈全麻藥。小劑量氯胺酮用于手術后疼痛、癌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等的治療。

4.維生素  維生素B1是糖代謝中所必需的輔酶,在疼痛治療中主要適用于神經炎和神經痛及慢性疼痛的治療,如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慢性腰腿痛等。維生素B12為細胞合成核酸過程中的重要輔酶,參與體內膽堿、蛋氨酸的合成及脂肪代謝,對保持有髓神經纖維的完整功能、修復神經髓鞘、促進神經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適用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治療。

5.高烏甲素  為非麻醉性鎮痛藥,鎮痛作用強,用于治療各種急、慢性中等程度的疼痛,如關節痛、肩周炎、帶狀皰疹、扭傷、術后痛及癌性疼痛。

四、抗抑郁藥

抗抑郁藥指具有提高情緒、增強活力作用的藥物,用于治療由緊張及焦慮等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疼痛,以及治療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癥狀。其鎮痛作用既有繼發于抗抑郁作用的效應,又具有不依賴其抗抑郁作用的獨立鎮痛效應。抗抑郁藥的鎮痛作用主要通過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遞質功能而實現。常用藥有氟西汀、帕羅西汀、左洛復、多塞平等。

五、抗癲癇藥

抗癲癇藥用于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經痛、幻肢痛等。抗癲癇藥可單用于不能耐受抗抑郁藥治療的患者,亦可用于阿片類藥物引起的肌陣攣者。目前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和加巴噴丁是用于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較常用藥物。

六、催眠鎮靜藥

催眠鎮靜藥以苯二氮img草類最常用,如地西泮和硝西泮等。該類藥物在慢性疼痛治療中多作為輔助用藥,反復應用后可引起藥物依賴和耐藥性,故不應濫用。

七、糖皮質激素類藥

糖皮質激素類藥的藥理作用非常廣泛,具有抗感染、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作用及對代謝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產生明顯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具有顯著的抗感染作用,常用于慢性炎癥性疼痛的治療。常用藥物有地塞米松、甲基潑尼松龍、倍他米松、曲安奈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方正县| 神木县| 陇西县| 南部县| 襄樊市| 逊克县| 广州市| 西安市| 邢台市| 郴州市| 呼图壁县| 新化县| 海晏县| 沈丘县| 平昌县| 改则县| 麻城市| 蕉岭县| 攀枝花市| 楚雄市| 美姑县| 逊克县| 鄂伦春自治旗| 若尔盖县| 于田县| 康保县| 黔西| 沂源县| 兴宁市| 叶城县| 广饶县| 永清县| 泌阳县| 南靖县| 道孚县| 安福县| 舟山市| 阿勒泰市| 白城市|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