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墨義三道
第一道
對:欲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其化,使上下合德(3),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調之正味,從逆奈何?岐伯曰:昭乎哉問也,此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淵源,非圣帝孰能窮其至理歟!臣雖不敏,請陳其道,令終不滅,久而不易。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明其正化,可得聞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之可數者,請遂言之。帝曰:太陽之政奈何?謹對。
第二道
對:《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旁。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一本云沖。謹對。
第三道
問:葉名蒚麻。
對:白芷,味辛,溫,無毒。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膏藥面脂,潤顏色。一名芳香(6),一名白芷,一名,一名元,一名符離,一名澤芬。葉名蒚麻,可作浴湯。生河東(7)川谷下澤,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