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說明
《宋氏女科撮要》又名《宋氏女科秘書》《四明宋氏女科秘書》,為明朝著名婦科醫家宋林皋(1573—1620)所著。宋林皋,字養吾,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宋氏為婦科世家,他繼承了先輩診治婦科病的經驗,長期從事婦科臨床,積有豐厚的診治經驗。有鑒于婦人雜癥與男子治法不同,于是“采集群書之英粹者”,遂“舉其耳目之所睹,記于生平之所經驗者,筆之于書”,完成了《宋氏女科撮要》的編寫并廣其傳。后學王署香贊曰:“是編務去陳言,獨存精義,意簡詞賅,使學者一覽無余,更不必他求矣。”
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記載,本書現存最早的版本為明萬歷抄本,另有清光緒八年壬午抄本(《精理宋氏女科》,據調研該抄本與本書非同一本書)、1932年上海萬有書局鉛印本、1932年曹炳章抄本、1955年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本次出版以明萬歷抄本為底本,上海萬有書局鉛印本作為主校本(簡稱“萬有書局本”),曹炳章抄本、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簡稱“上海中醫書局本”)為參校本,進行校勘、注釋、標點等整理研究,具體方法如下:
1.上海萬有書局本、上海中醫書局本均更名為《宋氏女科秘書》,本次整理為規范統一,書名全部按底本(明萬歷抄本)律齊為《宋氏女科撮要》。
2.本次校勘,采用“四校”綜合運用的方法,一般以對校、他校為主,輔以本校,理校則慎用之。
3.底本與校本文字不一,若顯系底本錯訛而校本正確者,則據校本改正或增刪底本原文,并出校記;若難以肯定何者為是,但以校本文義較勝而有一定參考價值,或兩者文字均有可取需要并存者,則不改動底本原文,而出異文校記說明互異之處。
4.對難讀難認的字,注明讀音,一般采取拼音和直音相結合的方法標明之,即拼音加同音漢字。
5.對費解的字和詞、成語、典故等,予以訓釋。一般只注首見者,凡重出的,則不重復出注。
6.由于年深代遠,本書最早的版本又為抄本,原著中個別文句難以讀通,限于條件無法予以校正,姑存其舊,有待考證。
7.凡繁體字、異體字、俗字直接改為規范簡化字。底本中因寫刻致誤的明顯錯別字,予以徑改,不出校記。
8.采用現代標點符號對全書進行標點,以利閱讀。值得說明的是,原書引用古代文獻,因其往往不是古籍原文,故引文一般只用冒號而不用引號。
9.原書中有個別地方以“—”作標記置于句首,為避免產生歧義,一律予以刪除。
10.書中個別方劑,藥物劑量底本與校本有異者,出校記說明。
11.原書為豎排版,現改為橫排,故凡指方位的“右”“左”,均相應地徑改為“上”“下”。
12.為了便于讀者查閱,本次整理新增了方名索引附于書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