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用藥佐使

凡非風而有兼證者,則通經佐使之法本不可廢。蓋其脈絡不通,皆由血氣,血氣兼證,各有所因:如因于風者必閉郁,因于寒者必凝澀,因于熱者必干涸,因于濕者必壅滯,因于虛者必不運行。諸如此者,皆能阻塞經絡,此佐使之法所以亦有不同也。凡風閉者,宜散而通之,如麻黃、桂枝、柴胡、羌活、細辛、白芷之屬是也。寒凝者,宜熱而通之,如蔥、椒、桂、附、干姜之屬是也。熱燥者,宜涼而通之,如芩、連、梔、柏、石膏、知母之屬是也。濕滯者,宜溫利而通之,如蒼術、厚樸、茵陳、萆薢、五苓之屬是也。血滯者,宜活而通之,如芎、歸、牛膝、紅花、桃仁、大黃、芒硝之屬是也。氣滯者,宜行而通之,如木香、香附、烏、沉、枳、藿之屬是也。痰滯者,宜開而通之,如南星、半夏、牛黃、天竺黃、朱砂、海石、玄明粉之屬是也。氣血虛弱者,宜溫補而通之,如參、芪、歸、術、熟地、枸杞、杜仲、牛膝之屬是也。凡此通經之法,若乎盡矣,然虛實之異猶當察焉。蓋通實者,各從其類,使無實邪,而妄用通藥,則必傷元氣,反為害矣。通虛者,則或陰或陽,尤當知其要也。如參芪所以補氣,而氣虛之甚者,非姜附之佐,必不能追散失之元陽;歸地所以補精血,而陰虛之極者,非桂附之引,亦不能復無根之生氣。寒邪在經,而客強主弱,非桂附之勇則血脈不行,寒邪不去。痰濕在中,而土寒水泛者,非姜附之暖,則脾腎不健,痰濕不除。此通經之法,大都實者可用寒涼,虛者必宜溫熱也。但附子之性,剛勇而熱,凡陰虛水虧而多熱多燥者,自非所宜;若無燥熱,但涉陽虛,而諸藥有不及者,非此不能達也。古人云:附子與酒同功,義可知矣。今人謂附子有毒,多不敢用,不知制用得宜,何毒之有,此誠奇品,其毋忽之。

按: 用藥佐使,張氏謂凡非風而有兼證者,其脈絡不通,皆由血氣,血氣兼證,各有所因,佐使之法亦有不同,例舉明晰,制用得法之附子,用之得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呈贡县| 遵化市| 伊宁县| 宝鸡市| 长子县| 霍山县| 元江| 察雅县| 芷江| 普定县| 封开县| 赣州市| 平塘县| 囊谦县| 调兵山市| 民和| 都安| 大余县| 金湖县| 邢台市| 兰坪| 黄大仙区| 桑植县| 阿勒泰市| 都兰县| 三河市| 孟津县| 定陶县| 敖汉旗| 五家渠市| 望谟县| 偏关县| 遂川县| 岳普湖县| 铜陵市| 新余市| 成武县| 靖江市| 天等县| 山丹县|